如何鼓勵孩子做家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自信的孩子是勝任的孩子。過去經驗教會他們相信自己能成功。發展勝任感的一個方法是給孩子機會,讓孩子幫忙做家務。不需要給孩子過重的工作,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合理分配,那該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保持真實

  孩子能夠覺察到你給了他們一些工作讓他們變得忙碌。確保你分配給孩子的工作能夠對家庭有貢獻。

  2、平衡個人雜事和家務

  家庭雜務分為兩類。讓臥室整潔的工作對孩子有利,而佈置餐桌的工作對家庭有利。通過做這兩類事,孩子能夠學會對家庭做積極貢獻。

  3、在勤務簿中加入費力或困難的工作

  孩子可以查閱有哪些工作要做,這樣你就可以解脫,也不需要提醒他們。要經常更換令人不愉快的工作。

  4、用奶奶的方法確保工作完成

  奶奶的方法是在吃飯前,或者在有意思的活動前,比如看電視之前,完成不開心的工作。

  5、避免為孩子工作

  這很滑稽,當你為孩子做他們的工作時,你就奪走了屬於他們的責任。最好把分配好的工作留給他們,即便你會感到不便。例如,你可以選擇某晚不做晚飯,直到碗洗乾淨,洗碗也是孩子的工作。有時短暫的痛楚會帶來長遠的回報。

  6、欣賞孩子所做的貢獻

  當他們幫忙的時候,不要小題大做,讓他們知道所做的事情是有效的。如果你常常這樣做,他們也會感激你為他們做的事。

  7、保持高標準

  不要接受半成品。如果你覺得孩子能夠將貓糧放回冰箱,能把勺子放入洗碗機,那麼堅持住,讓孩子做完,而不是把貓糧放一邊,把勺子放在洗滌槽。做完一項工作才是有效的。

  8、把“家務”變為“幫助”

  家務的定義是家庭生活事務,如果換成幫助,就好聽了,而且也表明了你對孩子的要求。

  兒童做家務的好處

  1、成就感。人類在解決溫飽問題過後,都需要有一種成就感,儘管這種需求的多少因人而異,但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客觀存在的。成就感對有些人來說是登上了一座高峰,一個學走路的孩子,冒著被摔痛的風險,一搖一擺地學習走路,這也是成就感;再大一些的孩子,儘管努力了好幾次,自己擺的積木還是沒有達到預想的高度,但是他還是在堅持…這同樣是成就感使然。成就感能讓人內心感到說不出來的愉悅,對培養人的自信心有相當積極的作用,當孩子會做或做好了一件家務事,孩子內心中就會產生成就感,自己也會得到積極的暗示:我能行。

  2、責任心。會做家務事,會讓孩子產生成就感,但是,要讓孩子堅持做家務事,成就感就沒有那麼大的作用了,因為孩子一旦認為自己會做了,成就感和征服感就會產生,下次再做已經征服過了的事情,可能就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了,這時就要告訴孩子,作為家裡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那麼做,簡單重複的勞動不會再次點燃孩子的成就感,但是責任心又將支援著孩子堅持下去。

  3、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的人生活會更幸福,認為別人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人,會逐漸失去他人的幫助,變得“得道寡助”,所謂“貴人”更難以出現在他的生活當中。孩子也不例外,當孩子做家務時,孩子會從親身經歷中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感恩之心油然而生,這個道理猶如中國的那句老話:不養兒不懂父母恩。沒有同樣的經歷,很難產生感激的共鳴,做家務就是給孩子這個機會來經歷真實生活的不容易,這種教育勝過千言萬語。

  4、助人的習慣。有時讓孩子做家務,我們也可以用請孩子幫忙的口吻來說,例如,“幫媽媽把飯桌擦了吧!”這樣做的主要好處就是孩子很容易接受這種說法,因為孩子認為:我是去幫助別人啊!不是別人命令我,我才去做的啊!慢慢地也會讓孩子養成幫助別人的習慣。

家務用品應該如何收納
收拾房間的小技巧有哪些
相關知識
如何鼓勵孩子做家務
父母該如何提高孩子做家務的興趣
如何養成孩子做家務的習慣
如何養成孩子做家務的習慣
家長如何鼓勵孩子努力學習
如何鼓勵孩子好好學習
如何鼓勵孩子學習信心
如何培養引導孩子做家務
如何合理安排孩子做家務
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做家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