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無人駕駛汽車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全球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正迎來新一輪熱潮,無人駕駛正在成為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急先鋒。這也是中國國內無人駕駛汽車領域迄今為止進行的最接近真實路況的開放道路測試之一。

  據瞭解,目前主要發達國家都已採取多種措施支援企業開展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和測試,通過包括批准無人駕駛汽車路測、建成無人駕駛汽車測試路段等方式促進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的發展。但是,我國現有的大部分政策法規與無人車發展還不相適應,無人駕駛汽車該由誰來監管,路上測試與應用應該如何規範,這些問題還尚未得到解決。

  一、無人汽車時代,國外的交通法律在幹什麼?

  對於無人駕駛汽車,責任歸屬問題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如果無人駕駛汽車遭遇交通事故,是由汽車製造商還是無人駕駛系統供應商承擔責任?再有,無人駕駛汽車的汽車保險適用何種法律?

  未來無人駕駛的汽車應該誰來承擔責任呢?美國交通法規規定,只要是律師提出來都可能成為被告,包括計算機的程式設計員、計算機廠商、設計人員、製造商、地圖公司、州政府都應該承擔責任。雖然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出來以後,交通事故大大減少。但事故發生後,不知道責任是誰,查不清,必定會影響消費者權益。畢竟消費者更擔心的是,一旦出了事故,誰來承擔責任的問題。

  法律學術界他們提出來,沒有人願意因自己無力阻止的交通事故被起訴或被逮捕。現行的美國法律是判例法,判例法當中沒有類似的東西,要建立一個新的判例需要時間。現在大部分人認為,美國州里面的立法可能會率先於聯邦的立法出現,加州可能是被第一個看好出臺無人駕駛汽車法規的。

  還有就國外企業對這類法規問題的關注點。德國和日本三菱做的無人駕駛概念車,企業提出來的觀點是要消除消費者對購買這種車的擔憂。像賓士宣佈為了消除使用者的擔憂,購買者的擔憂,直接宣佈無人駕駛汽車將會由汽車廠商承擔事故責任。但企業做出的承諾,主要還是為了推動銷售,並不是嚴格的法律規定。不過能看出來,大部分人都在積極推動交通的立法。

  二、無人駕駛汽車到了中國,中國的法律能幹什麼?

  如果這個汽車到達以後,必須解決三個擔心的問題,一是發生事故能否定罪?二是發生事故有沒有人賠?三是能不能上路通行?通行的話,如何通行?

  首先是定罪。根據《刑法修正案九》,交通事故的認定主要是交通肇事罪和危險駕駛罪。交通肇事罪是發生事故以後定罪的,危險駕駛罪是沒有出現事故也定罪。其他相關交通法規裡沒有類似無人駕駛汽車的規定。在無人汽車發生事故後,可以參考刑法相關規定,量刑定罪。

  其次,發生事故有沒有人賠償?這是民事訴訟的場景。大家是平等主體,解決民事問題的。目前現有中國的法律對車不合格、機動車產品缺陷造成事故已經明確規定,生產商、銷售商承擔責任。因此無人駕駛汽車,只要製造有缺陷,現有法律就能解決問題。剩下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對於人的搶救部分現有法律不會阻礙,能解決問題。可能出現的問題是機動車的保險賠付,機動車一方責任如何認定,給無人駕駛汽車怎麼確定,這需要細細斟酌。不過這些並不會影響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

  再次,《道路交通安全法》,這是核心問題。現有法律裡面,機動車登記、檢驗是否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能不能通過檢驗,目前沒有法律規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當中的駕駛人,目前規定的培訓、考試、記分對無人駕駛汽車部分沒有規定,是否能夠解決這部分問題,有待發展。

  最後,是通行規定,現有的法律裡面,安全速度、距離、載客、裝載量、停讓等等都是對機動車的,一般機動車不包含無人駕駛汽車,這部分沒有規定。在沒有現行法律規定的基礎情況下,推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立法,就成了當務之急。畢竟車輛無法登記,是難以上路的。

  三、兩會呼籲加快制定完善無人汽車相關政策法規

  兩會期間,李彥巨集委員建議應從國家層面對無人駕駛予以重視,國家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做好頂層設計和科學規劃,加大資金支援力度,鼓勵中國汽車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研發、協同創新。他建議儘快修訂和完善無人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測試和商業化應用提供製度保障;同時加快推進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技術標準的建立和完善,積極組織開展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的試點工作。

  相關專家也表示,中國需加快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技術標準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前瞻性研究,加快規劃智慧交通系統等基礎配套設施,為將來制定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的國際標準爭取更多主動權。

雨天駕駛技巧
什麼人不能坐副駕駛
相關知識
中國的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汽車的介紹和技術介紹
無人駕駛汽車上必須有人嗎閱讀題答案
無人駕駛汽車超速智慧攝像頭或於年內商用
無證駕駛汽車怎麼處罰
無證駕駛汽車有什麼處罰
無人駕駛現狀和實現的可能性
駕駛汽車需要哪些基礎的知識
出自中國的名人名言
安全駕駛汽車駕駛人不應該穿哪種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