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有健康心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心理平衡不等於心理健康,怎樣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心理健康的標準:

  1.要有生活的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2.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挫折感。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豐富自己的生活。

  5.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以便更新知識結構,少走彎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愉快的情緒必須釋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發洩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於身心健康無益。

  8.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但不能妨礙他人利益,不能損害團體利益。

  維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心理平衡不等於心理健康

  人們通常認為心理平衡就代表著心理的健康,其實心理健康並不是一種平衡與適應的狀態,它是心理兩極中的中間位置。如果說“平衡”就是健康,那麼一個滿足現狀,沒有追求,不思進取的人,內部就很平衡,因為他不會有挫折感,也沒有衝突,但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如果說“適應”就是健康,那麼現在社會上有的人見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話,也不能算心理健康。其實,這兩種人只能叫沒有靈魂的軀殼,或者叫做有教養的市儈。

  心理健康說到底是一種人生態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圍的事物。

  摘下有色眼鏡揮別憂傷情緒

  壓力和焦慮所帶來的自律神經失調也困擾著許多人,頭痛頭暈、全身痠痛無力、脖子僵硬、不易入睡、容易做夢、口乾舌燥、胸口鬱悶、有時心跳很快好像喘不過氣、有時則是腹脹、胃酸過多、食慾不好、有時燥熱、有時則是手腳冰冷、習慣性拉肚子或頻尿。如果有這些症狀,卻又找不出什麼原因,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心理學家埃默提出了“三A法”:

  明白:首先要承認自己精神上抑鬱;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言行舉止有無異常,以及感覺思維的差別和身體反應等。

  回答:要學會每當產生一個錯誤時,及時地予以識別並記錄下來。詢問自己:“這會是真的嗎?”然後再問自己:“從另一個方面該怎樣看呢?”

  行動:如果你感到不被人注意,那你就換一個新方式;如果你在工作中不能得心應手,則應修一門課程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或者尋找新的工作。還要多計劃一些活動,使自己的生活規律化。

  健康女性的心理特徵:

  熱愛生活:心理健康的女性,對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常常是滿懷著希望起床,含著微笑入睡,經常感受到自己對社會、對家庭都是有價值。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能夠把勞動的成果和事業的成功視為最高價值。在現實生活中的,不管環境優劣,條件好壞,都能從實際出發,應付自如。在困難面前不畏懼,不逃避。正視現實,改造現實,具有協調多重角色的能力。

  悅納他人:心理健康的女性,善與人友好相處,喜歡他人,容納他人,既有知己朋友,又能與周圍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待人寬厚慈善、誠實尊重信任謙虛,不仇恨、不嫉妒、不苛刻、不卑不亢,富有同情心,能客觀的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感情。

  自知自愛:有正確的“自我觀”,自我意識明確,能正確的評價自己。對自身的優點、缺點有清醒的認識對自己的體態、相貌、情緒狀態、氣質、性格、智力和能力等方面均有較全面的瞭解。不僅有勇氣承認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而且願意努力自我完善。

  情緒穩定:心理健康、情緒穩定的女性總是積極的、樂觀的情緒占主導地位。能夠在焦慮、緊張及恐懼等消極情緒狀態中自我調節,不為一時衝動而惡語傷人,也不會因困難和挫折而憂心忡忡。

  意志健全:人的意志品質是衡量意志健全的主要依據。意志品質包括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與自制力。意志健全的女性,能夠主動的支配自己的行動,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善於明辨是非,當機立斷,並在執行決斷時,堅持不懈,不達目的不罷休。善於調整自己的情緒,有效控制自己的語言與行為。

看過的人會看:

如何擁有健康牙齒
如何擁有健康的牙齒
相關知識
如何擁有健康心理
男人如何擁有健康膚色
如何擁有健康牙齒
如何擁有健康的牙齒
如何擁有健康的體魄
男性如何擁有健康的身體
熬夜族如何擁有健康的面板
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心理
兒童如何培養健康心理
如何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如何擁有健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