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粟的功效與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板栗學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慄、板栗、栗子、風慄,是殼鬥科慄屬植物,原產於中國,分佈於越南、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生長於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多見於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板粟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板粟的功效和作用

  中醫學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

  栗子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栗子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大有好處。

  栗子的用法很多,可用來加水熬湯食用,用於病後體虛、四肢痠軟;可用栗子煮粥加白糖食用,具有補腎氣、壯筋骨的功效;可每日早晚食用風乾栗子數顆,也可用鮮栗子煨熟食用,用於老人腎虛;跌打損傷、淤血腫痛時,可用生栗子肉碾成泥狀,塗於患處。須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難於消化,熟食時易滯氣,故不可食用太多,且消化不良、溫熱甚者不宜食用。

  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栗子含有核黃素,常吃栗子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板粟的小常識:

  在懷中揣一紙袋剛起鍋的栗子,伴著秋風爽爽,邊吃邊走。這是秋天最愜意的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板栗生、熟都能吃,且益處不同。

  栗子性味甘溫,入脾、胃、腎三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等功效。由於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較多的熱量,有利於機體抵禦寒冷。其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豐富的核黃素有助於預防和加速口腔潰瘍的癒合。

  我國民間用板栗補養、治病的方法有很多。醫藥學家孫思邈就強調了“生吃”這一用法。中老年人若養成每日吃風乾的生板栗的習慣,可達到有效預防和治療腎虛、腰痠腿疼的目的。

  建議中老年人每日早晚,各吃生板栗三四枚。把栗子放在口中細細嚼碎,至口感無渣成為漿液時,一點點嚥下去,能使保健效果最大化。

  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緩解脾虛。將板栗仁蒸熟、磨粉,製成糕餅,適用於飲食少、身體瘦弱的兒童,以增加食慾,調理腸胃。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於脾胃虛寒所致的慢性腹瀉患者早日康復,又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氣虛乏力的食療驗方。若買糖炒栗子,一天吃7—10個即可,最好是在兩餐間當零食。否則生吃過多,難以消化,熟食過多,易阻滯腸胃,每天別超過10枚。栗子要挑外殼完整,顏色自然,不是特別油亮的。發黴的陳栗子千萬別吃,易引起食物中毒。由於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最好對栗子“敬而遠之”。上火嚴重、發燒、食積停滯、脘腹脹滿者不宜多食。

  板粟的形態特徵

  板栗是殼鬥科山毛櫸科慄屬中的喬木或灌木總稱,約有7-9種。 我國一般分為2種:野生板栗和雜交改良板栗。我國普遍種植的是雜交培養後的改良品種,因個大、味甜、抗病性強被我國廣泛種植。板栗原生於北半球溫帶地區,大部分板栗樹高20~40米,為落葉喬木,只有少數是灌木。各種板栗樹都結有可食用的堅果,單葉、橢圓或長橢圓狀,長10~30釐米,寬4~10釐米,邊緣有刺毛狀齒。雌雄同株,雄花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單獨或數朵生於總苞內。堅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總苞內,總苞直徑5~11釐米,一個總苞內有1~7個堅果。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栗子,落葉喬木,高15~20m。樹皮深灰色;小枝有短毛或散生長絨毛;無頂芽。葉互生,排成2列,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8cm,寬4~7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鋸齒,齒端芒狀,下面有灰白色星狀短絨毛或長單毛,側脈10~18對,中脈有毛;葉柄長1~1.5cm,有毛;托葉早落。

  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狀,直立,長15~20cm,雄花萼6裂,雄蕊10~12;雌花集生於枝條上部的雄花序基部,2~3朵生於一有刺的總苞內。雌花萼6裂,子房下位,6室,每室1~2枚胚珠,僅1枚發育,柱頭頂生,點狀。

  殼鬥球形,直徑3~5cm,內藏堅果2~3個,成熟時裂為4瓣;堅果半球形或扁球形,暗褐色,直徑2~3cm。花期5月,果期8~10月。

貝母的功效與作用
紅薯有什麼功效
相關知識
板粟的功效與作用
板栗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板栗的功效與作用及營養價值
板栗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龜板膠的功效與作用
龜板膠的功效與作用
生板栗的功效與作用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板藍根的功效與作用及簡介
龜板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