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險基本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大多數破壞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動只是一瞬間,只有強烈的地震才能有長達一分鐘的感覺,而絕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只延續幾秒鐘。為此,只有保持鎮定,採取果斷措施來保護自己,才能夠減少你所遭遇災害的損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供大家參閱。

  一、地震時避險和自救互救方法

  一地震時,在家中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當你感到地面或建築物晃動時,切記最大的危害是來自掉下來的碎片,此刻你要動作機靈的躲避。

  1.在房屋裡,趕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書桌、工作臺、床底下。單元樓內,可選擇面積小的衛生間、牆角,減小傷亡。對於戶外開闊,住平房的居民,震時可頭頂被子、枕頭或安全帽逃出戶外,來不及時,最好在室內避震,要注意遠離窗戶,趴下時頭靠牆,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著離開。

  2.地震時,門框會因變形而打不開,所以,在防震期間最好不要關門。

  3.地震時,如已被砸傷或埋在倒塌物下面,應先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想辦法出去。若無通道,則要儲存體力,靜聽外面的動靜,可敲擊鐵管或牆壁使聲音傳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時,室外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1.地震時在戶外的人,千萬不能冒著大地的震動進屋去救親人,只能等地震過後,再對他們及時搶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樓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樓的門口處,以防碎片掉下來砸傷。

  3.汽車司機要就地剎車。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發生,千萬不要跟著滾石往山下跑,應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後,同時要遠離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脅。

  5.在海邊,如發現海水突然後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嘯的突然襲擊,儘快向高處轉移。

  三地震時,在工作崗位上工作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一旦地震發生,在工作、生產崗位上的人員,首先應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的閥門,個人根據所處的環境,當機立斷迅速避震。

  1.地震時,在辦公樓的工作人員,要趕緊躲在辦公桌下面。

  2.在廠區上班的工人,地震時,要立即關閉機器、斷掉電源,迅速躲到車床、機床及高大的裝置下。

  四地震時,在公共場所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1.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要沉著冷靜,特別是斷電時,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

  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

  3.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二、地震後的個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發生後,在沒有外來人員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項與死神爭分奪秒的鬥爭。地震對人身的傷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壓後,要做到:

  1.被埋壓在廢墟下時,不能在精神上發生崩潰,要有勇氣和毅力。

  2.被壓埋後,注意用溼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頭部,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儘量消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擴大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條件允許時設法逃避險境。

  3.被埋壓後,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無法爬出去時,不要大聲呼喊,當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叫,或敲擊出聲,向外界傳資訊求救。

  4.無法脫險時,儘量減少體力消耗,想辦法與外面援救人員取得聯絡。 地震有先兆

  一次地震,特別是一次強烈地震之前,大都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這些與地震的發生有密切聯絡的異常現象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都表現為自然界突然發生的某種與地震發生有關的變異,是地震前大自然的訊號警告。

  地面傾斜、伸縮、海平面的升降等,反應地球物理學現象變化的地磁、地電、地溫、電磁波、重力、水氡、水質成分等的變化,這些現象就是所謂的微觀前兆現象。

  大的地震發生過程中,每次大震前都有一些異常現象,特別是有豐富的巨集觀前兆現象。例如井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陡漲、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湧出;動物習性異常反應;地聲、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開花結果等。由此群眾總結了如下諺語:

  群測群防搞預報 巨集觀異常很重要

  井水忽高又忽低 變色變味冒氣泡

  果樹提前把花開 植物反季發芽早

  騾馬牛驢不進圈 狗上房屋狂吠嚎

  老鼠蛇子和家兔 紛紛出洞向外逃

  鳥不進窩鵝鴨飛 家養金魚上下跳

  地聲地光很怪異 這是它們來預報

  巨集觀異常排干擾 方法簡單效果好

  在大地震發生前動物的異常變化特別豐富和突出。人們對震前動物異常現象,在很早以前就有所認識。據資料和近40年來我國所發生的強震震例統計,震前有異常反應的動物已有100多種。一般說來,動物在地震前大多為驚恐反應,像遇到敵害,極度緊張,少數表現為抑制型,表現為委靡不振。我國曆次震例表明,動物異常超前時間多數在24小時左右,震前11小時動物異常的頻率會有所增高,震前2~3小時達到高潮。

  有些大震有地聲、地光現象,地聲、地光現象比較複雜,很難做出確切描述。一般而言,與人看慣的光象、聽慣的聲音不一樣,讓人感到怪異甚至恐懼。地光的特點:一般出現在臨震前或震時,也有出現於震前數小時或更早的。它形狀各異,有帶狀光、球狀光、片形光、火樣光、柱狀光等,顏色多樣,呈紅、白、紫、橙等色。地聲的特點:多數出現在震前或震時,但也有出現在震前幾小時甚至幾天的,聲音類似於機器轟鳴聲、雷聲、炮聲、狂風呼嘯聲、撕布聲、石頭相互摩擦聲等。另外還可能有天氣驟冷或驟熱,出現大風、大雨、大雪等變化。

  1986年2月9日至8月16日,我省德都發生的中強震群,2005年7月25日,大慶市林甸縣發生的5.1級地震,震前都出現過狗狂叫、叼狗崽搬家,雞鴨晚上不進窩、驚叫、亂飛;老鼠不怕人、驚恐亂竄等動物習性異常的現象。因此,發現這些巨集觀異常現象的群測群防人員要及時上報,對實現地震的短臨預報至關重要。

  三、地震發生時的自救措施

  當人們在遇到突如其來的地震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採取應急措施。在來不及逃出房屋的情況下,住平房的人可就近躲避在堅固的寫字檯下、炕沿下、床板下等。

  住樓房的人應儘快從大房間躲避到廁所、廚房等小房間處;當來不及逃離大房間時,應躲在內牆牆角下、傢俱與門框附近等處,並保護頭部和呼吸安全;不要躲在樓房的外牆角,以防外牆震裂倒塌而跌出牆外。不可躲在陽臺上、窗戶旁與擁在樓梯口,更不可盲目跳樓以防摔傷。

  當主震約在20秒鐘過去後,要立即撤出房間,以防接著而來的餘震造成傷害。住高層樓房的人不可乘電梯逃離。為防地震造成停電和火災,可沿樓梯撤出。逃出室外或己在室外的人應保護頭部,以防止被瓦礫等物砸傷,並迅速往廣場、操場、公園等空曠安全處疏散,要躲開狹窄街道、高樓、影壁、女兒牆、煙囪、橋樑、高壓線、變壓器、河堤,水壩等危險地段。

  若地震時在立交橋上,司機和乘客應迅速步行下橋躲避。若地震時正在車間、影劇院、商場、學校等公共場所,若時間允許可依次迅速撤離;在來不及時,可就近躲在車床下、桌子下、舞臺下、椅子下、櫃檯兩側等處。大地震後還有多次餘震,此時不能回到尚未倒塌的建築物內;倒塌的建築物如發主火災應迅速撲滅,以救出被困往其中倖存的人。

  被埋在廢墟中的人,應儘可能加固自己同圍的支撐物,並用連續有規律的敲擊聲和呼喊聲求救。

地震自救互救基本常識
地震的三大安全知識
相關知識
地震避險基本常識
地震自救互救基本常識
地震避險的自救常識有哪些
地震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識有哪些
地震避險的知識
壘球的基本常識
急救與醫學基本常識
中醫基本常識
使用膝上型電腦基本常識
雅思閱讀備考需要了解的基本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