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有哪些基本小常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中暑是人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出現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症狀的總稱,是熱平衡機能紊亂而發生的一種急症。以下是由小編整理的夏季防暑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夏季防暑的小常識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外出時,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準備充足的水。外出時的衣服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從事戶外活動的時候要放慢速度。

  2、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可以多喝加淡鹽的溫開水、一些稀釋的電解質飲料。

  3、飲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西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5、謹防情緒中暑

  夏天持續的高溫天氣,使人變得心煩氣躁、情緒低落、食慾不振等。“情緒中暑”的表現有:特別粗心;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動或情緒低落等。

  夏季中暑的表現

  1、先兆中暑:

  ①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

  ②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③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2、輕症中暑:

  ①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②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面板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③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3、重症中暑:

  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①熱痙攣症狀特點:多發生於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

  ②熱衰竭症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於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噁心、嘔吐、面板溼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③日射病症狀特點: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面板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④熱射病症狀特點: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夏季中暑的治療方法

  患者應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飲用涼鹽水等飲料以補充鹽和水分的喪失。有周圍迴圈衰竭者應靜脈補給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鉀。

  1、物理降溫

  將患者浸於4℃水浴中,按摩四肢面板,使面板血管擴張和加速血液迴圈。隨時測量肛溫,將肛溫降至38.5℃時,暫時停止降溫,轉移到室溫25℃以下的環境中,繼續觀察。體溫如有回升,應立即再用4℃水或11℃涼水擦浴,加用風扇吹風,或在頭部、腋窩、腹股溝放置冰袋以免體溫回升。後法亦適用於不能耐受4℃浸浴、昏迷不深、老年、體弱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2、藥物降溫

  氯丙嗪有調節體溫中樞的功能,擴張血管、鬆弛肌肉和降低氧耗的作用。患者出現寒戰時可應用氯丙嗪靜脈輸注,並同時監測血壓。劑量25-50mg加入500ml溶液中靜脈滴注1-2h。用藥過程中觀察血壓。血壓下降時,應減慢滴速或停藥。

  3、對症治療

  昏迷患者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和褥瘡,須加強護理;提供必需的熱量和營養物質以促使患者恢復,保持呼吸道暢通,給予吸氧;積極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鹼平衡;補液速度不宜過快,以免促發心力衰竭,發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應的洋地黃製劑;應用升壓藥糾正休克;甘露醇脫水防治腦水腫。激素對治療肺水腫、腦水腫等有一定療效,但計量過大易併發感染。針對各種併發症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夏季少吃的食物

  1.少吃溫熱性水果

  但在選擇水果的時候要注意,千萬不要選擇一些溫熱性水果,比如荔枝、桂圓、櫻桃、番石榴等,這些水果都屬於溫熱性水果,如果過量食用的話除了不利於人體健康之外,同時還會導致出現上火的情況。

  2.少吃堅果

  無論是在家休息還是外出旅遊,大部分人總喜歡備一些堅果,邊吃邊聊天看電視,看起來的確十分愜意。但你可能不知道,堅果吃多了也會出現上火的現象,比如腰果、松子、瓜子、杏仁、開心果等。因為在堅果中含有較高的熱量,如果不注意過量食用的話,就會使體內產生過量的內熱,從而導致上火。所以夏天吃堅果時一定要保持適當的量,在50克瓜子仁中所含的熱量相當於一大碗米飯,所以堅果也是非常容易導致上火的食物之一,夏季要儘量少食用。

  3.少喝雞湯

  夏季要以清補為主,如果某些菜館還推薦烏雞、老母雞湯這樣溫補的湯,就適得其反了,而應選擇鴨湯或鴿子湯。

  4.少吃冰冷食物

  夏季天氣炎熱,冰冷食物雖可暫時緩解燥熱,但食用冰冷食物會使口腔受冰冷刺激,容易造成唾液腺及舌部味覺神經、牙周神經迅速降溫,有時甚至出現麻痺狀態;會刺激咽喉,引起咽炎或牙痛等不良反應,同時還會刺激脾胃,影響胃液分泌而使食慾減退,造成消化不良、厭食、腹部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


夏季防暑知識“的人還:

科學育兒知識問答
有助於養肝補血的食物
相關知識
夏季防暑有哪些基本小常識
夏季防暑有哪些實用小常識
夏季養生有哪些實用小常識
夏季護膚有哪些相關小常識
夏季養生有哪些相關小常識
夏季養生有哪些相關小常識
夏季飲食有哪些相關小常識
寶寶夏季防暑有哪些方法
夏季防暑有哪些小常識
寶寶夏季防暑有哪些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