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溺水時如何自救與互救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你知道嗎?溺水者很多時候是站在水裡安靜的死去,沒有掙扎,有時連在身邊的人也可能渾然不知。溺水也並不像影視劇中那樣的戲劇性,而是沒有掙扎,沒有呼叫,也沒有平躺。因此,當我們在游泳中遭遇到意外事件時,如抽筋、疲乏、漩渦、急浪等,這時,要沉著冷靜,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自我救護,同時,發出呼救訊號。

  溺水自救方法

  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溺水後不要試圖通過掙扎使自己浮出水面,那樣只能適得其反。此時最重要的是屏住呼吸,放鬆全身,同時去除身上的重物。因水有浮力,身體沉到一定程度,沒有負重的人體就會向上浮起。等待救援時,學會“水母漂”:吸氣後全身放鬆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靜靜漂浮,待需要吸氣時,雙手向下向外壓划水,順勢抬頭吐吸氣,隨即低頭閉氣恢復漂浮姿勢。而四肢亂動,拼命掙扎,大喊大叫,會浪費體力、導致溺亡。上浮時雙臂像鳥飛一樣順勢向下划水,向下劃要快,抬上臂要慢。同時採取頭向後仰、口向上方的姿勢,先將口鼻露出水面,並立即呼吸。呼氣要淺,吸氣宜深,儘可能使身體浮於水面,以等待他人救護。

  水中抽筋自救法。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時手指、腳趾及胃部等部位也會抽筋。游泳時發生抽筋,千萬不要驚慌,一定要保持鎮靜,停止遊動,先吸一口氣,仰面浮於水面,並根據不同部位採取不同方法進行自救。若因水溫過低而疲勞產生小腿抽筋,則可使身體成仰臥姿勢。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腳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並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幫助身體上浮,這樣連續多次即可恢復正常。上岸後用中、食指尖掐承山穴或委中穴,進行按摩。要是大腿抽筋的話,可同樣採用拉長抽筋肌肉的辦法解決。兩手抽筋時,應迅速握緊拳頭,再用力伸直,反覆多次,直至復原。如單手抽筋,除做上述動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內關穴、外關穴。上腹部肌肉抽筋,可掐中脘穴在臍上四寸,配合掐足三裡穴,還可仰臥水裡,把雙腿向腹壁彎收,再行伸直,重複幾次。抽過筋後,改用別種游泳姿勢游回岸邊。如果不得不仍採用同一游泳姿勢時,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水草纏身自救法。首先要鎮靜,切不可踩水或手腳亂動,否則就會使肢體被纏得更難解脫,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用仰泳方式兩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順原路慢慢退回。或平臥水面,使兩腿分開,用手解脫。如隨身攜帶小刀,可把水草割斷,不然試試把水草踢開,或像脫襪那樣把水草從手腳上捋下來。自己無法擺脫時,應及時呼救。擺脫水草後,輕輕踢腿而遊,並儘快離開水草叢生的地方。

  身陷漩渦自救法。有漩渦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樹葉雜物在漩渦處打轉,只要注意就可早發現,應儘量避免接近。如果已經接近,切勿踩水,應立刻平臥水面,沿著漩渦邊,用爬泳快速地遊過。因為漩渦邊緣處吸引力較弱,不容易捲入面積較大的物體,所以身體必須平臥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潛入水中。

  疲勞過度自救法。覺得寒冷或疲勞,應馬上游回岸邊。如果離岸甚遠,或過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氣。舉起一隻手,放鬆身體,讓對方拯救。不要緊抱著拯救者不放。如果沒有人來,就繼續浮在水上,等到體力恢復後再游回岸邊。

  判斷是否溺水的八種跡象

  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溺水者總是雙手亂揮、大聲呼救,然後咕咕地吞水。然而,真正的溺水可不是這樣!水中安全專家指出,溺水者並不像多數人以為的那樣,會猛烈拍水求救;相反的,溺水幾乎總是悄然發生。調查顯示,90%的孩童發生溺水事故時,均有成人或青少年在旁看顧。但由於溺水者“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溺水”,照顧者往往以下8大跡象察覺。

  1.溺水者不會呼救,他們必須先能呼吸才能說話。人溺水時嘴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間沒有時間呼氣吸氣和呼救。

  2.溺水者也無法揮手求救。他們會本能地將雙臂伸到兩側,向下壓,好讓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則可能將手臂前伸。總之,他們無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動,或把手伸向救援裝置。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沒有踢腿動作,他們只能掙扎20~60秒,之後下沉。

  4.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頭髮可能蓋在額頭或眼睛上。

  6.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頭後仰,嘴巴張開。小孩的頭可能前傾。

  7.有時,溺水最重要的跡象就是看起來不像溺水。他們看起來可能像抬頭在看天或岸邊,這時你要問:“你還好嗎?”如果他們能回答,大概就沒事。如果眼神渙散,則需立即施以援手。

  8.小孩在戲水時會發出很多聲音。當發現孩子安靜無聲時,就該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溺水互救方法

  若發現溺水者,施救者一定要冷靜,選擇最正確的方法來救人。首先,要確定自己會游泳,才能跳進水裡救人。其次,善於觀察和利用周圍的環境條件,例如可優先考慮用竹竿、繩子等來救人。第三,跳進水裡前,先要看清楚落水者的位置。入水的方式有多種,假如水淺的話可以採取直立式,水深的話可採取淺跳式。

  當施救者遊向溺水者時,必須注意,在接近時應與其保持3米的安全距離,並在接近後儘可能從溺水者背後做動作,以確保自身安全。此時,施救者用右手託溺水者的右腋,另一隻手從溺水者的左肩處夾胸託右腋或雙手拖腋。

  需要謹記的是,下水救助溺水者時,應從溺水者背後拖著溺水者的頭頸與上背使其成直線儘量不動,避免被溺水者抱住,並使其臉朝上並露出水面,以利於呼吸,兩人均採用仰泳姿態,再將其帶到平安處。

  一旦施救上岸,要抓緊採取急救措施。將溺水者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汙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後抱起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同時應迅速檢查溺水者是否存在心跳和呼吸。若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因為心肺復甦的黃金時間只有4至6分鐘。

關於車禍的急救處理方法
溺水急救措施有哪些
相關知識
遇到溺水時如何自救與互救
遇到洪水時如何避難
遇到溺水者如何施救
遇到火災時如何逃生自救
大學生遇到火災時如何逃生自救
遇到問題時如何與同事溝通
火災發生時遇到濃煙時如何逃生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時如何避險
遇到地震及重大災害時如何自救
如果遇到溺水者該如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