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際交往口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人際交往是每個人的必修課。愉悅的人際關係是每個人的嚮往。我們討厭面具、虛偽和險惡,我們渴望別人都對自己友善、理解、寬容,希望與每一個人相處都融洽、快樂。這並不是奢望,前提是你先學會友善、理解和寬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一、懂得感恩、懂得回報

  不管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應該培養自己的感恩之心,回報之心。

  自己所獲得的一切 、所享受到一切,不是憑白無故的,而是許多其他人所創造、所奉獻的。他們或直接或間接,構成了今日我們的"喜緣"。

  因此,應該培養這樣的胸懷:不管你對世界的貢獻有多大,在相當程度上,也是為你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上付"利息",是為給予了你許多幫助的他人進行回報。

  有一次,國王安諾斯奇萬在自己王國中旅行,看見一位老人,正滿頭大汗地幹活。國王問他幹什麼,老人告訴他:"我在種果樹。"

  國王驚奇地問:"你的年紀已很大了,你為什麼要種這些樹呢?你既不能觀賞到這些樹的葉子,也不能坐在樹蔭下乘涼,更別說吃到樹上的果子了。"

  老人答道:"那些已長成的樹,是我們的先人們栽的,使我們現在得以享用;現在,我也栽樹,為的是讓我們的後人也能從這些樹上得到收穫。"

  每個人既然享受了前人給我們創造的幸福,這是感恩,也有責任讓後來者享受我們奉獻的成果,這是回報。

  二、理性與人生

  過去了已經過去了,忘了就是了,不要去想才是超脫。這個世界太大了也太久遠了,我們都無回天之力。和大宇宙比起來,人生如電光石火,轉瞬即逝時不再來,絕沒有輪迴那回事。我主張無慾無我但又絕非坐吃等死,“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追求天人合一的大化境界,追求理性的人生。

  美麗仍是美麗,淺薄依舊淺薄,驕者自驕,老者自老,忙者自忙,生者自生,死者自死,天黑天亮,花開花落,自然而然,關你我何事,傻子才去悲去喜。人生如夢夢非真,我們曾經人生百味紛紛世相時有困惑,只是須記著在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中一定還會有第三種選擇。有了那麼多的過去竟又那麼快地過去,有時回味虛無中的過去知道並沒有輝煌,就不屑一顧了。經歷多了,看得多了,就覺得什麼都無所謂了,什麼都那麼自然,似乎一切都本該如此。出現了是前事之果是後事之因,消失了是後事之果前事之因。這種迴圈以至無窮,人大概正是因為這徹悟,才不去爭也不去求,因而也就沒了奮鬥總帶有沉沉死氣讓人討厭。人還忌好為人師,尤其別在年輕人面前賣弄昨日黃花,也別去盡解惑人生的“義務”,那可就煩死人了。不管年輕年老總應經常想著人貴有自知之明萬勿以為自己是別人的最愛,這好像永遠也不會。心裡面沒有才不累,都沒有就都不累,你不想得到什麼,才活得輕鬆。人累就累在慾壑難填,生而欲,欲而貪,貪而死,欲是生門亦是死門。

  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人總要付出的,或多或少或遲或早或彼或此,就如養花總要時時澆水,不然就一定看不到美麗。當然投入太大可能失去也太大,換回來空白和無奈。這是痛苦是磨難,可於人生也並不無益。人生有許多規則光靠讀書一定不行,要自己慢慢地悟。不遵守遊戲規則就會受到懲罰,少碰一些壁好。把握機會很難,因為我們常常做出十分錯誤的判斷和選擇,誰都知道人生機會就那麼幾回,“失”不再來呀!

  我的那些“情詩”其實不過是拾來的一束花,在自己心裡生髮開來,抽象出一種美麗,並非實有其人,是影子是心像是理想吧。絕不曾想與屈原先生比,但面對“路漫漫其修遠兮”自然會想到求索。誠然儘管人與人總會有感動和被感動,但對牛彈高山流水是一種悲哀則無疑也,恰是這種悲哀激發了我的詩的靈感。別人有別人的生活,自己眼看著一天天老去,靜下心來養心健身讀書做事大概更好一些。交往交際亦當有度,過了就是對別人的一種打擾或者騷擾也是不自尊自愛,不也有點兒無聊了嗎?世界很大要做的事還很多,而我們面對的三教九流常常不免有些小市民、小女人即那些地道的庸人俗人甚至還有小人!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異化的人群裡應當學會和自己和宇宙對話,自己去圓自己的夢。我們常說“寧可人負我我不負人”,但當真的人負我了我該怎麼辦?我想先是什麼也不要說,儘量早點忘掉,否則自己也是沒有理性的小人。

  三、快樂方程式

  想快樂就快樂嗎?時下,快樂、快活、快感一類的詞可謂熱得發燙,要快樂不要壓抑、要快活不要苦惱、要快感不要清淡的宣言甚囂塵上,“及時行樂”、“自由行樂”“只要快樂”“我要快樂我顧誰”、“我要快樂我管誰”、“我要快樂我怕誰”的思潮漸成一種概念,都市、鄉間崛起“自我”的快樂一族。


內向的人如何與陌生人交流的技巧
怎麼才能破除溝通的障礙
相關知識
大學生人際交往口才
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調適
如何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主要心理障礙因素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有哪些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和型別
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大學生人際交往中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大學生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的文章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