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具備的素養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著力培養當代中學生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尤為重要,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自知意識

  體現在對自身的相貌、體型、體質、生理特點、健康狀況和心理動機、興趣、態度、情感,情緒、能力、氣質、性格、品德以及智慧等有比較全面的認知,能滿意地接受自己,努力發展自我,主動進行自我教育。對無法補救的生理缺陷,能坦然接受,不怨天尤人,自尋煩惱。

  在教學實踐中,常會遇到個別有語言障礙的學生,如何抓住他們各自的特點,對症下藥,是幫助他們排除障礙的關鍵。對於這類學生,我認為可用語言障礙能自糾也能成才的例項教育他們,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例如,有一個學生莫楊梅,口吃很嚴重,回答問題的時候口吃半天,臉漲得通紅也說不出一個字。我沒有逼她說,而是課後給她講上海青年馬志華的故事,以此鼓勵她。馬志華①上中學時,讀課文仍結結巴巴,斷斷續續的。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他在課餘時間下苦功高聲誦讀範文和詩歌悟出語感,稍有起色再在課堂上以朗誦的語調回答問題以鍛鍊膽量。淺淺地,他不僅擺脫了語言障礙,還順利地考上了復旦大學哲學系。在畢業論文的答辯會上,他那流暢,富有韻味的答辯贏得了一片掌聲。這個故事給這個學生很大的啟發,她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戰勝口吃。經過一個多學期的鍛鍊,她回答問題已應對自如,後來又主動報名參加了校際辯論賽,並取得辯論賽的冠軍。這就是中學生要努力發展自我,主動進行自我教育的好榜樣。

  :自強意識

  體現在有理想,有生活目標,確信自己的存在對社會,對人類有價值,有意義。確立遠大理想,為了實現理想,能給自己確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中學生正處在成長階段,主要任務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以及增強自己的道德修養。在學習文化知識過程中,沒有一種不用吃苦就能學習好的方法。學習,是件苦事。如果不覺得它苦,那麼,只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渡過了苦的階段,學出了興趣,學出了滋味,學出了甜頭。一種是根本沒有走進學習的門檻。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年輕的時候,是學習的最佳時段。要知道:“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有理想,有作為,是每個中學生應有的願望,也是中學生應有的自強意識。

  :自制意識

  體現在有道德和法制觀念,遵守社會公德,行為規範及法令,遵守學校紀律,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改正缺點,使行為規範化,社會化。

  以中學生不能談戀愛為例,說明中學生要有自制意識的重要性。我們把中學時代叫做“花季”,花兒綻放的時候,正是吸收知識的營養,享受教育的陽光的時候。如果讓花兒過早凋謝,結出的果必定是酸澀的。況且中學生對愛情的含義未必真懂,學識不足,事業未成,過早陷入愛情中不能自拔,豈不影響身心健康誤了光明前途?因此,中學生在學習階段要約束自己的行為,遵守學校的紀律,具有較強的自制意識。

  :自尊意識

  體現在樂於和別人交往,能和同學、老師、朋友建立良好的關係,對長輩尊敬、有禮貌;對同學信任、友愛。對兒童和殘疾人同情、尊重和愛憐之心。

  記得《易經》中有“厚德載物”②的說法。闡明瞭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在做人和處世時,心胸開闊,意志高遠,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因此,“厚德載物”要求一個人有高尚的道德,能夠關心人,愛護人,以正直和與人為善的態度處理好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總之尊重別人是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一種最有效的方式。

  :自持意識

  體現在情緒穩定,樂觀,不為一時衝動而違反紀律,不因學習困難而焦慮,心境保持活潑,開朗,充滿朝氣。

  有個別中學生由於性情暴躁,思想滯後,行為散漫,容易做出違反紀律行為。尤其是有“江湖哥兒們義氣”,“男子漢”等錯誤思想傾向的中學生,一時衝動就容易做出違反法規,法令的行為,自毀前程。

智慧教師具備的素養
主持人的專業素養
相關知識
中學生具備的素養
優秀大學生具備的素養
學生具備的素養
中學生應具備的素養
大學生應具備的素養
中學語文教師具備的素養
中學語文老師具備的素養
中學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素養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該具備的素養
學團幹部應具備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