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麼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孩子充滿自信,做事就會積極主動,不怕困難,敢於嘗試,勇於挑戰;相反,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則往往不善與人交往,做事被動,畏首畏腦,依賴性強,容易產生悲觀情緒。有這樣傾向的孩子就讓家長擔心了。自信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後天不斷進取中逐漸培養起來的。?以下是blanche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一起來看看怎樣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吧!

  

  1. 學會放手:有的家長對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有的家長生怕孩子在外面吃虧,過分的保護孩子,不讓孩子自己實踐和鍛鍊,什麼事都是父母出頭,和同學發生矛盾不讓孩子自己解決,自己插手干預處理,讓孩子失去了解外面世界的機會,失去鍛鍊能力的機會,失去積累人生經驗的機會。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孩子拿什麼建立自信心呢?越俎代庖、過分保護孩子等於傷害孩子,等於剝奪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機會,這比直接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要嚴重。孩子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父母要學會放手,有時放手是對孩子能力的歷練,更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識、樹立自信心的開端。

  2. 正確引導孩子面對失敗與挫折:當孩子考試不理想,運動會沒為班級增光,孩子遭受失敗和挫折時,父母應該走進孩子的內心,理解安慰孩子,支援鼓勵孩子,而不是生氣不理孩子,甚至訓斥和嘲笑孩子。否則,孩子本來的自信心已遭受打擊,再遭受父母的嘲笑,無疑是雪上加霜,孩子的內心會崩潰,早先建立的自信心也會消失殆盡。正確的做法是,首先,父母要冷靜,要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理解孩子的苦悶和不快,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 愛和理解;其次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鼓勵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要讓孩子明白失敗和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另一種風景,失敗和成功是可以轉換的,“失敗是成功之母”;最後,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還有信心,激發孩子樹立戰勝困難和挫折的信心,從而幫孩子恢復的自信心。

  3. 要確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會有他的閃光點,日常生活中抓住孩子的閃光點,適時用幾句話正確表達出來,會讓孩子自信心大增;一位教育家說過一句話:“父母的眼睛,即父母的注意力焦點,決定著孩子成長的方向”。是的,一個欣賞的目光,一個讚許的眼神,會把孩子的優點無限放大,這是對孩子優點的確認,孩子會高興的記住父母的對他優點的確認,會把下次事情做得更好,自信心在不知不覺建立起來;輕輕拍拍孩子的頭,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知道他在你心中的地位,孩子的安全感無限放大,內心的自我意識上升,自信心也會無限放大。

  4. 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陽光,父母的鼓勵和表揚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武器和法寶,孩子在父母的鼓勵和表揚中,會認為自己在父母心中是那樣的好,即使遇到人生的挫折,父母的鼓勵也會在他的內心會產生一種推動力,不會讓他失去信心;鼓勵和表揚的反面就是批評,批評使用不當,“你怎麼這麼笨呢?這道題都不會做?”、“你看,期中考試對門小樂又考了年級第一名?你怎麼不用功啊”等,不但不會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引發副作用,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是家庭教育中建立孩子自信心的武器和法寶。

  5. 不強逼孩子做事:如果強逼一個成人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他能高興嗎?對他來說,有自信可言嗎?成人都這樣,對孩子來說,這樣做就更糟糕了。週末孩子想出去玩一會兒,父母逼他上午做作業,下午去學電子琴,晚上回來再練習琴譜,你說孩子能在自信中完成你的任務嗎?孩子在被“奴役”、被支配的感覺裡,能高興能自信起來嗎?父母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代價: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傷害,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會讓父母的強逼行為打擊的遍體鱗傷。請各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朋友們銘記,強逼孩子做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孩子為什麼缺乏自信心

  孩子缺乏自信心,必有其形成的原因,只有找到了病根,才能藥到病除。病根從哪裡找呢?還得請家長[微博]反思自己。

  一般說來,孩子缺乏自信心,是源於家長對孩子過度關愛和保護,或是對孩子斥責和批評過多。家長的這兩種教育方法雖然不同,其教育結果都是一樣,那就是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心。

  過度保護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由於“獨苗苗”現象的普遍存在,孩子變成了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也自然成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聚焦中心,六雙眼睛時刻關注著小寶貝的動靜,惟恐有點閃失。加上小孩子的能力本來不足,做任何事情笨手笨腳,動作又慢,很容易產生自信心不足的心理。大人在一旁看著,情不自禁地發急,往往自己動起手來越俎代皰。

  久而久之,孩子什麼也不會幹,於是家裡的六雙手更“有理由”搶著包辦代替,剝奪孩子自己做事的一切權利。孩子無從學習動手做事,他的自信心也越來越沒有了。家長過度保護的另一種表現是恐嚇手段。比如,不讓孩子出家門“闖禍”,偏說什麼“外面有大灰狼”,“有壞人要把你帶走”的謊言,使孩子只能老老實實地呆在家裡。這樣孩子是變得聽話了,可是,他的自信心也嚇得沒有了。

  過多批評

  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總是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攀比,恨不得將所有孩子的優點都集中在自己孩子一人身上。這種脫離實際的幻想,當然實現不了,於是,孩子常常捱罵:“你真笨”,“你怎麼樣樣不如別人”,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髒話,都能從家長的嘴裡噴出來。在這樣的環境下,又怎能培養出有自信心的孩子來呢?

  對每個孩子都要一分為二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因為,孩子特點的形成因素十分複雜,比如,每個孩子的先天遺傳基因不同,後天的家庭經濟狀況、教育環境、生活給養、生存空間、社會關係等各方面千差萬別,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反映到孩子的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可是,許許多多家長忽視了這個事實,總以為別的孩子能行的,我的孩子也能行。千萬不可以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孩子,去為難孩子,給他施加壓力。這樣做必然是自討苦吃,也毀了孩子的自信心。

  尤其是許多家長往往只盯住自己孩子的短處和缺點,所謂“恨鐵不成鋼”,而對於他的長處和優點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說什麼“成績不說跑不了”。人們常常可以聽到孩子的強烈抗議聲:“我什麼優點都沒有嗎?”“為什麼老批評我?”應該承認,孩子也有優點,只是家長沒有說,或是不去注意發現而已。對孩子的批評,也有冤枉或不恰當的地方,只是很少有家長認賬,更少有敢於放下架子認錯的。

  知道原因後,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呢?下面有三條建議:

  一、要客觀看待自己的孩子。

  作為家長,要客觀地看待孩子真的很難。瞭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可是很多家長是以自己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很少深入孩子的內心。從你介紹的情況來看,孩子在數學方面確實比一般的孩子要差,所以母親用了最大的力氣來幫助孩子補數學,效果不理想,所以母親失望了、憤怒了。母親失望和憤怒的原因是不能接受孩子的現狀,不能客觀的看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數學方面的情況一定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沒有哪個孩子會故意把自己的分數考低,如果孩子已經盡力了,母親就要接受這個現實,除了耐心的給予必要的幫助,不要再把失望和憤怒掛在臉上了,因為你的孩子同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孩子,就算有人用一個數學打百分的孩子與你交換你也不會換的。她也許不是為數學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她肯定有更重要的使命,就象姚明是為籃球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一樣。你如果把這個建議想通了,你就再不會為了孩子數學不及格而失望和憤怒了。

  二、成功之道是要最大限度的發揮優勢而不是克服短處。

  這是世界上公認的成功之道,也很容易明白。如果姚明的媽媽發現姚明作文寫得不好拼命幫他補習作文而不讓他打籃球;如果劉翔的媽媽發現劉翔數學不好不准他跨欄天天逼他做奧數;如果馬林的媽媽發現他英語不好不准他打乒乓球要他天天背英語單詞;我看用不著我再舉更多的如果了,你犯了一個簡單的錯誤:你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彌補孩子的短處上了。既然你花了那麼多工夫都沒有一點效果,不妨轉變一個角度來看問題:“長相出眾愛蹦愛跳嘴巴又甜”,也許這正是孩子的最大優勢,為什麼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發展孩子的優勢上呢?你朝這方面引導發展,說不定孩子的藝術天賦就表現出來了,有幾個歌唱家的數學很好呢?建議你從現在起,仔細觀察孩子,看她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她學得最快的是什麼?她最大的優勢是什麼?你找到這個了就努力去發展它,也許就為孩子找到一條陽光大道。如果你還把精力放在數學上,從你介紹的情況看,她累到不睡覺以後也考不上大學數學系啊。

  三、從孩子的長處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從你介紹的情況看,如果你緊緊抓住孩子的數學,會讓她的自信心全部摧毀,孩子也很難體會到快樂。對考不出高分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的長處細心保護他們的自信心。建議你從現在起,每天關注孩子最感興趣的事,大力發展孩子的長處,降低對孩子數學成績的關注度。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知道,雖然我的數學成績不好,但媽媽喜歡我的愛蹦愛跳,我還是媽媽最喜歡的孩子,我會在我感興趣的方面創造成績來讓媽媽感到驕傲。孩子的自信心從哪裡來?從不斷的體驗成功中來。既然你的孩子很難在數學上體驗成功,就讓她在其它方面體驗成功吧,成功是相對的,不同的孩子成功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樣能培養良好的自信心,還有什麼比孩子的充滿自信心、快樂健康的成長更重要呢?


家長怎麼看待孩子玩遊戲
家長怎麼做好榜樣
相關知識
家長怎麼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怎麼建立孩子的自信英語作文
家長怎麼教育孩子的學習的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_培養兒童自信心的方法
家長怎麼教育孩子感言有哪些
小學生家長怎麼教育孩子才好
成功家長怎麼教育孩子
小學三年級家長怎麼教育孩子
德國家長怎麼教育孩子
家長怎麼看待孩子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