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體質的養生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氣虛質的主要特徵是疲乏、氣短、自汗。這種體質的人常常表現為:語言低微,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性格內向,易感冒,甚至內臟下垂,病後不易康復。那麼,氣虛體質該如何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氣虛體質的表現

  氣虛體質的主要表現是人體的生理功能處於不良狀態,脾肺功能偏弱,體力和精力都明顯缺乏,稍微活動一下或工作、運動就有疲勞及不適的感覺。現代醫學將這種情況歸於亞健康範疇。

  氣虛體質的人身體免疫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往往明顯低於身體健康的人。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容易忽視這種氣虛現象,以為只是身體功能的疲憊,好好休息一下就可以,卻常常背道而馳,越是睡覺就越失去活力和精神。

  總體特徵: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

  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

  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喜冒險。

  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後康復緩慢。

  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溼邪。

  

  氣功鍛鍊:腎為元氣之根,故氣虛宜作養腎功;其功法如下:

  屈時上舉:端坐,兩腿自然分開,雙手屈肘側舉,手指伸直向上,與兩耳平。然後,雙手上舉,以兩脅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隨即復原,可連做十次。本動作對氣短、吸氣困難者,有緩解作用。

  拋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於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拋物動作3~5次,然後,右臂放於腿上,左手做拋空動作,與右手動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蕩腿:端坐,兩腳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轉動身體3次,然後,兩腳懸空,前後擺動十餘次。本動作可以活動腰、膝,具有益腎強腰的功效。

  摩腰:端坐,寬衣,將腰帶鬆開,雙手相搓,以略覺發熱為度;再將雙手置於腰間,上下搓摩腰部,直到腰部感覺發熱為止。搓摩腰部,實際上是對腰部命門穴、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這些穴位大多與腎臟有關。待搓至發熱之時,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溫腎壯腰之作用。

  “吹”字功:直立,雙腳併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後,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心中默唸“吹”字音,可連續做十餘次,屬於“六字訣”中的“吹”字功,常練可固腎氣。

  飲食調養: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秈米、莜麥、馬鈴薯、大棗、胡蘿蔔、香菇、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狗肉、青魚、鰱魚。若氣虛甚,當選用“人蔘蓮肉湯”補養。

  藥物養生:平素氣虛之人宜常服金匱薯蕷丸。脾氣虛,宜選四君子湯,或參苓白朮散;肺氣虛,宜選補肺湯;腎氣虛,多服腎氣丸。

  氣虛體質飲食調養

  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秈米、蕕麥、馬鈴薯、大棗、胡蘿蔔、香菇、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狗肉、青魚、鰱魚。若氣虛甚,當選用“人蔘蓮肉湯”補養。

  氣虛體質氣功鍛鍊方法

  腎為元氣之根,故氣虛宜作養腎功,其功法如下:

  1屈肘上舉:端坐,兩腿自然分開,雙手屈肘時側舉,以兩脅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隨即復原,可連做十次。

  2拋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於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拋物動作3~5次,然後,右臂放於腿上,左手做拋空動作,與右手動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3蕩腿:端坐,兩腳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轉動身體3次,然後,兩腳懸空,前後擺動十餘次。本動作可以活動腰、膝,具有益腎強腰的功效。

  4摩腰:端坐,寬衣,將腰帶鬆開,雙手相搓,以略覺發熱為度;再將雙手置於腰間,上下搓摩腰部,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搓摩腰部,實際上是對命門、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這些穴位大多與腎臟有關。待搓至發熱之時,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溫腎壯腰之作用。

  5“吹”字功:直立,雙腳併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後,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心中默唸“吹”字音,可連續做十餘次,屬於“六字訣”中的“吹”產功,常練可固腎氣。

氣虛體質的飲食養生方法
氣虛體質的養生
相關知識
氣虛體質的養生方法
陽虛體質的養生方法
氣虛體質的養生
痰溼體質的養生方法
氣虛體質的調理方法
不同體質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女性七種體質的養生方法
不同體質的養生方法
夏季溼熱體質的養生方法
女性不同體質的養生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