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九大體質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中醫認為,所謂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父母遺傳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在人類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個體差異。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中醫體質養生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體質養生的方法

  陽虛質

  時感手腳發涼,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喜靜,易大便稀溏。

  養生法:平時可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薑等溫陽之品。平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出汗過多,運動時要避風寒。可做一些舒緩柔和的運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

  適宜藥膳:當歸生薑羊肉湯。

  陰虛質

  體形多瘦長,常感到手腳心發熱,面頰潮紅或偏紅,眼睛乾澀,口乾咽燥,易失眠,性情急躁,舌質偏紅,苔少。

  養生法:多食瘦豬肉、鴨肉、綠豆、冬瓜等甘涼滋潤之品,少食羊肉、韭菜等性溫燥烈之品。適合做有氧運動,可選擇太極拳、太極劍、氣功等健身專案。

  適宜藥膳:蓮子百合煲瘦肉。

  血瘀質

  面色偏暗,嘴脣顏色偏暗,舌下的靜脈淤紫,牙齦易出血。易煩躁、健忘。

  養生法:多食山楂、醋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鬱作用的食物。宜早睡早起多鍛鍊,可進行舞蹈、步行等。

  適宜藥膳:山楂紅糖湯。

  痰溼質

  體形肥胖,易出汗,且多黏膩。常感肢體酸困沉重。面常出油,嘴裡常有黏或甜膩的感覺,嗓子老有痰,舌苔較厚。

  養生法: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的食物。衣著應透氣散溼,經常晒太陽或進行日光浴。可長期堅持鍛鍊,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適宜藥膳:山藥冬瓜湯。

  溼熱質

  臉上易生粉刺,面板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大便黏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脾氣較急躁。

  養生法:可多食赤小豆、芹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適合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鍊,如中長跑、游泳、武術等。

  適宜藥膳:泥鰍燉豆腐。

  氣鬱質

  體形偏瘦,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常感到乳房及兩脅部脹痛,常有胸悶的感覺,容易失眠。

  養生法:多食黃花菜、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氣、解鬱、消食作用的食物。儘量增加戶外活動,如跑步、登山等。

  適宜藥膳:菊花雞肝湯。

  特稟質

  體質特殊的人群。過敏體質的人,有的即使不感冒也常鼻塞、打噴嚏易患哮喘,易對藥物、食物、花粉、季節過敏。

  養生法:多食益氣固表的食物,少食辛辣之品、腥羶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起居避免過敏原,保持室內清潔。

  適宜藥膳:固表粥。

  平和質

  該體質人群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食慾好,平時患病少。

  養生法: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睡眠。堅持鍛鍊,年輕人可適當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適當散步、打太極拳等。

  氣虛質

  該體質人群聲音低弱,易感氣不夠用,易累,容易感冒,發病後難以痊癒。

  養生法:宜食益氣健脾的食物。平時注意保暖。可做一些柔緩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操等,並持之以恆。

  適宜藥膳:黃芪童子雞和山藥粥。

  氣虛體質的精神養生方法

  起居調攝

  提倡勞逸結合,不要過於勞作,以免損傷正氣。平時應避免汗出受風。居室環境應採用明亮的暖色調。

  運動保健

  宜選擇比較柔和的傳統健身專案,如八段錦。在做完全套八段錦動作後,將“兩手攀足固腎腰”和“攢拳怒目增力氣”各加做1~3遍。避免劇烈運動。

  還可採用提肛法防止臟器下垂,提肛法:全身放鬆,注意力集中在會陰肛門部。首先吸氣收腹,收縮並提升肛門,停頓2~3秒之後,再緩慢放鬆呼氣,如此反覆10~15次。

  穴位保健

  1選穴:氣海、關元。

  2定位:氣海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關元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3寸。

  3操作:用掌根著力於穴位,做輕柔緩和的環旋活動,每個穴位按揉2~3分鐘,每天操作1~2次。

  還可以採用艾條溫和灸,增加溫陽益氣的作用。點燃艾條或藉助溫灸盒,對穴位進行溫灸,每次10分鐘。艾條溫和灸點燃端要與面板保持2~3釐米的距離,不要燙傷面板。溫和灸可每週操作1次。

  氣虛體質常用的中藥方是“黃芪桂枝五物湯”,只有黃芪、桂枝、芍藥、生薑、大棗五味藥,沒什麼副作用,還可用於治療糖尿病、頸椎病、周圍神經損傷、便祕、坐骨神經痛、痤瘡等病。另一個方子“玉屏風散”含三味藥——黃芪、防風、白朮,每天適當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氣虛體質,還能治療和預防氣虛感冒。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認為氣虛要用人蔘,這其實是個誤區。人蔘更適用於消耗性疾病後期的病人,他們體質十分虛弱,屬於元氣虛衰,即虛在裡。而黃芪治療的氣虛是虛在肌膚,二者大不相同。

  情志調攝

  宜保持穩定樂觀的心態,不可過度勞神。

  宜欣賞節奏明快的音樂,如笛子曲《喜相逢》等。

  飲食調養

  宜選用性平偏溫、健脾益氣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蘿蔔、山藥、大棗、香菇、蓮子、白扁豆、黃豆、豆腐、雞肉、雞蛋、鵪鶉蛋、牛肉等。儘量少吃或不吃檳榔、生蘿蔔等耗氣的食物。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熱的食物。

  參考食療方:1山藥粥:山藥、粳米,具有補中益氣功效,適合氣虛體質者食用。2黃芪童子雞:童子雞、生黃芪,具有益氣補虛功效,適合氣虛體質易自汗者食用。本方補氣力量較強,對氣虛表現比較明顯者,可每隔半個月食用一次,不宜長期連續服用。

冬至中醫有哪些養生的方法
中醫老年養生
相關知識
中醫九大體質養生
新時代國珍九種體質養生學知識
中醫九種體質分類及調理有哪些
九種體質養生方法
中醫養生體質養生
中醫不同體質怎麼養生保健
中醫不同體質怎麼養生
中醫體質養生
大寒體質養生
大寒體質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