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春節習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春節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舊時,三十暝晡是債主討債的日子,故稱年關。舊時欠債不能過年。家住城外的債戶跑到後洲尚書廟,家住城內的則跑到城隍廟看戲躲債。

  初一。早上要放鞭炮,然後祈年、飲屠蘇一種藥酒、序拜即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則給以壓歲錢或糖果、桔子。有的人家還要卻葷食吃素。早餐大多吃太平面線面加倆蛋,以象徵一年太平。這天不煮新飯,吃昨晚做好的“隔年飯”。人們見面要互道"恭喜發財,閤家平安"等語。這天忌掃地倒垃圾、掃地、洗澡、用刀具、講晦氣話,一般也不吃稀飯,不出遠門,晚上要早睡,俗稱“鬥夜燈”,比誰睡得早。

  清人吳繼筠《福州歲時竹枝詞》:“簇新衣服趨人前,禮數謙謙喜連連;路上相逢共作揖,發財恭喜賀新年。”

  初二。福州俗稱“女婿日”,是女兒女婿回孃家拜年的日子,並在女方家裡吃飯。

  初三。親族鄰里間互相拜年。

  初四。開假日,迎接灶君迴鑾視事,也稱“接神日”,店鋪都在這天放鞭炮,開門迎業。

  初五。入學日,舊時入學弟子在這一天拜見老師,稱“上齋門”。

  初七。人日,福州俗稱“人補命”,民間要取七種菜做羹,叫“七寶羹”,晚上要共食年糕,煮太平面,以表延年益壽。

  送燈。初七送燈日以後,大街小巷都能見到親家舅扛著甘蔗,蔗上掛著花燈,往姐姐婆家送燈的情景。福州地區一般從正月初十至元宵節都進行與花燈有關的活動。做父母的把花燈送給出嫁的女兒。花燈由小舅子送去,所以稱"親家舅送燈"。春節親家舅小舅子送燈,在福州城鄉十分流行。送燈即送"丁"方言,外婆給外甥送燈,就是祝福女兒生子添丁.人丁興旺。孃家給婆家送燈,大多由親家舅小舅子送。

  福建廈門的過年習俗

  廈門的民俗很多,隨著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為了入鄉隨俗,特介紹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

  正月初三,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弔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福建泉州春節習俗

  “敬天公、賀正”泉州過新年風俗

  正月初一,常稱為“過年”、“過新年”,可見“年”既是時間單位,也是節日名稱,是年與年之間的大節。年是我國民間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堯舜時稱“載”,夏代稱“歲”,商代稱“祀”,周代起稱“年”,沿用至今其間只有唐玄宗、唐肅宗二帝時一度稱“載”。過年的時間自漢武帝時確定正月為歲首,即以正月初一為新年,又稱“元日”;又因此日始於旦,也稱“元旦”。辛亥革命後改行公曆,以1月1日為元旦,於是原稱為“元旦”的農曆正月初一即改稱為“春節”,但仍習稱為“年”。

  過年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稱為“過年”,要待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了。民謠雲:

  “初一場,初二場,初三無姿娘姿娘意為婦女,此日婦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從天上彙報回來;初五舀肥掏糞便,農事開始;初六隔機整理織布機,隔開經線與緯線,婦女們開始織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樣做‘七寶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氣寒冷宜在家飲酒;十一請女婿;十二倒去覓婦女再回孃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連日吃膩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媽'生;十七‘那怎生'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敬天公

  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開正

  除夕之夜守歲至深夜12點鐘響,迎來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賀正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閤家吃麵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黴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團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風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載雲:“元正賀禮,鄉老相約聚拜,省往復之煩。郡守、縣令率僚屬會焉。舊於貢闈,後於承天寺,至淳祐間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宮。鄰里則各於側近庵宇,會集齒長,歲推一人,具酒果為禮。今此禮廢。”解放後又恢復。

  壓歲錢

  未成年晚輩給上輩拜年,上輩給一“紅包”作為壓歲錢。
 

福建省春節習俗
春節中的傳統年俗
相關知識
福州春節習俗
福建春節習俗具體包括哪些
福建春節習俗
杭州春節習俗作文
貴州春節習俗作文
福建春節習俗有什麼
湖南郴州春節習俗
河北滄州春節習俗
溫州春節習俗介紹
溫州春節習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