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醫患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醫患溝通是對醫學理解的一種資訊傳遞過程,是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進行的,使醫患雙方能充分、有效地表達對醫療活動的理解、意願和要求。下面小編整理了促進醫患溝通的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促進醫患溝通的技巧一、儀表、言談、行為規範

  醫生在工作期間應該用一定的行為規範來約束自己,如:著裝得體,衣服潔淨,佩戴胸牌,女士飾物簡單,不宜濃妝,嚴禁穿拖鞋等不雅之行為;面對自己每天的工作應抱著熱忱的態度,而不應萎靡不振,給病人不信任的感覺;醫生的診室應該保持整潔、乾淨,桌上的各類文書、紙張擺放有序,反之則會給病人留下此醫生辦事條理不清、很凌亂的印象;在跟病人交談時應吐詞清晰,語調親切,用語文明,傾聽認真,談吐高雅,熱情耐心等;在診室就坐應端莊大方,站立儀態高雅,行走穩健輕盈;病人來時有迎聲,走時有送聲,應該站立迎送,多使用禮貌用語如:“您好”、“請坐,請稍候!”、“請問您感覺哪兒不舒服?”、“我將為您做一下身體檢查,請您配合一下!”、“謝謝您的合作”、“祝您早日康復!”等等。在日常工作中應做到接診每一位病人時主動問候,微笑服務,愛心相助,應用規範的儀表、言談、行為來溝通。只有這樣才充分詮釋了醫院圖示中四個心形的意義:“熱心、愛心、真心、關心、”。

  促進醫患溝通的技巧二、最初與病人接觸的神情

  每個人在別人心目中總會有最初的第一印象,決定性的七秒鐘就是最初接觸的那一刻,可以讓認識你的人馬上做出反應。病人來醫院一般是帶著期盼的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焦慮和不安的情緒,此時來到醫生面前最希望看到的是:醫生禮貌而適度的熱情迎接,自然輕鬆的真誠神情,而最忌醫生對病人的全身打量、表情淡漠或藐視的神情,此時應該多一些真誠的發自內心的關心和問候,對病人關注的神情,給病人一種真正被重視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讓病人在最初與你接觸的一瞬間對你產生信任感與好感。我們應該時刻想著:病人也是充滿感情的人物,對於初診的病人尤其應該注意這一點。當你知道這位病人的姓名後,你應該輕念他她的名字,因為對別人來說,他她的名字是任何語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聲音。記住對方的名字,並把它叫出來,等於給對方一個很巧妙的讚美。也許這個病人下次來醫院複診時,他就會很自然的找到你。因此,如果你要別人喜歡你,請記住這條規則:“牢記他人的名字”。

  促進醫患溝通的技巧三、積極的聆聽

  曾經聽很多病人這樣抱怨過上醫院看病難:排隊要三小時,看病也就兩三分鐘,醫生會給你開一堆的化驗單,看完化驗就下診斷、讓你吃藥,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聽都不會聽你說完,最後出了醫院什麼都不明白,我想這樣的事情大家應該不會感到陌生,普通的醫療就是這樣一種現狀,可能醫生還會說:“這是患者的挑剔,我們每天要看那麼多的病人,哪有時間聽他們嘮叨呀?”確實我們有太多的臨床工作,相比之下病人的交流和溝通顯得那麼的渺小和不重要,可是我們能否認溝通在臨床中的作用嗎?不能,病人首先也是人,是活生生的有感覺、有情緒、有心理反應的人,我們能簡單的將病和人一分為二嗎?儘量讓對方說話吧,他對自己的問題,瞭解得比你多。只有當你認真、耐心地聆聽完病人的訴說後,你才能更準確地判斷疾病的發展過程,才能做出更明確的診斷,積極耐心聆聽病人的訴說,對於病人心理上來說也是一種釋放和安慰。所以我們應該在日常的工作中除了是一名醫生外,也是一名耐心的聆聽者,在聆聽中正確引導病人去講出與疾病相關的重要的內容。

  促進醫患溝通的技巧四、微笑是最好的語言

  英國詩人雪萊曾經說:“微笑是仁愛的象徵、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微笑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是人們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在醫療服務和醫患溝通中是否需要微笑?答案是明確的,醫患關係是一種人際關係,而且是需要更多的關懷、更多溫馨的人際關係。

  世界上什麼樣的微笑最甜美呢?答案是嬰兒般的微笑。日本的推銷之神原一平在建立起他的銷售王國之前不過是個穿左口袋西裝的農民之子,他從虛心聽取別人的批評,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開始,每日對鏡訓練自己嬰兒般的微笑,逐漸得到別人的信任,最終而成為推銷之神。那麼在與病人接觸之中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微笑呢?一些醫務人員在患者及其家人面前會有親切、溫馨、又可愛的微笑。總結他們的經驗,可以歸納出醫患溝通中醫者不同的微笑,對於首診病人,醫者會有表示熱情的——輕輕地、和藹的微笑與毫無表情的冷漠面孔截然不同,對於受到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患者,醫者會因為有充滿同情關愛的心態而流露出溫馨的微笑——淡淡的、淺淺的、真誠的微笑。在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時,醫者會因意識到肩負著崇高的社會職責,掌握著醫療護理的技術而展現出自信的、堅定的微笑,從而鼓勵患者在疾病痛苦面前堅強起來,並與醫者積極配合,而對在醫療過程中,病人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患者身體迅速康復時,醫者讚許鼓勵的微笑,無疑是一劑更有效的“良藥”。醫藥並不是萬能的,醫療風險也是客觀存在,當醫療服務中醫者出現了某些失誤、某種“回天乏術”的無奈時,除了在語言中向患者及其家屬做出必要的說明、解釋、坦誠自己的內疚和無奈之外,不要忘記表示歉意、請求寬容與諒解的微笑,這可以獲得相互理解。

  可見,醫療服務中的微笑完全源於醫者健康積極的心態,源於醫者認真負責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追求,美國成人教育學家戴爾卡耐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過烏雲的太陽,帶給人們溫暖。”微笑的魅力可見一般。

  促進醫患溝通的技巧五、具體的告知和耐心的解惑

  隨著醫療服務理念的進一步發展,患者不再是被動的醫療行為接受者,而成為醫療活動的共同參與者。因此尊重病人的權利,完善各種知情同意書,使醫患溝通具體化顯得尤其重要。在整個醫療行為過程中,你必須尊重病人的各種權利,讓患者明白診斷、預後、檢查、治療、用藥等,並尊重病人的選擇權,詳細提供各種不同的診療方案的優劣點及所需費用,允許病人做適當的選擇。病患者畢竟不是醫學工作者,他們對於醫學知識不可能全面、正確地認識和了解,所以對於醫療過程中要進行的比較複雜的治療或檢查技術,是完全陌生的。醫生在向他們講解其目的或注意事項時,應把握好準確、通俗和容易讓病人接受的語言,不易閃爍其詞,避免不恰當的解釋讓病人感到害怕而退縮;也不易過於輕描淡寫,造成病人對特殊治療或檢查過於輕視,而致發生不良反應後抱怨醫生。對病人提出的每一個疑惑應本著實事求是、科學、認真的態度耐心細緻地解釋,讓病人做出正確的認知和選擇。

  為此,醫療機構中必須履行各種知情同意書、執行談話簽字制度、特殊檢查、特殊用藥同意書、輸血同意書、麻醉、術前談話記錄、病危通知書等。患者自動放棄治療要求出院或拒絕搶救等均在詳細寫明後果的前提下要求患方簽字。這些知情同意書及談話簽字制度,是醫患溝通的一種檔案形式,一方面能使患者行使自己的知情權、選擇權,另一方面也使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得到有效保護,保證了醫療安全。

  醫患溝通是互動的、雙向的,病人也會因為社會背景、文化素養的不同而在醫生面前有不同的表現,所以在要求醫生的同時,我們的病患者也應該做到真誠的配合、理解,不隱瞞病情,真實主訴,不能因為自己是病人就有意誇大自己的病痛而為難醫生,只有在醫患雙方共同、友好的參與下才能達到和諧溝通的目的。

  總之,醫患溝通是醫療安全的需要,也是醫療市場的需要,良好的醫患溝通可確保醫療質量安全,降低醫療糾紛,同時還可以保證醫院的經營管理,為醫院帶來最大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溝通其實很簡單,一點微笑的面容、一絲關注的神情、幾句平等的對話、幾點從患者出發的考慮,一切都會讓你的工作變得很自然、順暢。然而溝通是一門藝術,如何掌握溝通技巧,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只有學會了心理學知識,深入地瞭解患者的心理,把心理學知識運用到工作中,才能達到更加和諧狀態。
 

1.醫患行為與醫患溝通技巧 心得體會

2.醫患溝通技巧心得體會

3.醫患行為與醫患溝通技巧心得3篇

4.學習醫患溝通技巧心得3篇

5.門診醫患溝通經典案例

6.如何建立良好的護患溝通技巧

7.護士溝通交流技巧

8.醫院崗前培訓學習心得3篇

9.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

10.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是什麼

兒科醫患溝通技巧
醫院文化建設與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重要性和途徑
相關知識
促進醫患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醫患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團隊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上行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與客戶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有效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人際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大學生人際交往中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與同事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平行溝通的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