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孩子青春期一封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孩子處於青少年階段,從青春期開始,是一個人的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學校促進孩子“文明化,成為社會的良性個體”的重要時期。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一

  兒子:

  你一過14歲生日,甚至還沒到14歲,一定會有人會告訴你,說你的青春期到了。其實,“青春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西方人杜撰的一個概念。這個奇怪的概念在各地逐漸流行,僅有60來年的歷史。我們的祖祖輩輩在沒有這個概念的時候,都順利地從少年過渡到了成人。

  我的爺爺也就是你的曾祖父14歲結婚,15歲有孩子,承擔起家庭責任後哪裡還有什麼青春叛逆期?我的父親你的爺爺也沒有經歷過所謂的青春期。他因為家庭出身問題無法在家安生,13歲就外出打工挖鎢礦,14歲開始寄錢回家,幫著我的爺爺奶奶養活我那些年幼的叔叔和姑媽。至於我,上中學時雖然時常被一些謳歌青春的詩篇忽悠得豪情萬丈,但感覺自己也沒有經歷過青春期。

  我11歲上中學,一直住讀。在校園裡和同學們一塊讀書,一塊玩耍。一天天成長,一年年長大,不知不覺就進入了所謂的“青春期”,但絲毫沒有感受到與老師父輩們有什麼強烈的衝突。暑假、寒假、農忙假,回到家裡,我就是一個強勞力。除了像成年男子一樣下地幹活,還得上山砍柴,翻山越嶺把柴火挑下山,用牛角車把柴火推回家。

  12歲時,我和我弟跟著村子裡的叔伯長途步行到山腳下,給上山打柴的母親接擔子。母親從山上挑下來四捆松枝松葉,一頭兩捆。兄弟倆分擔一頭,一頭一捆,一路走走停停,最終把柴火挑回了家。從那時起,我的母親就沒再把我們當小屁孩。從那時起,我們就覺得自己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家裡不或缺的成員了。

  13歲我讀初三。一天中午我在教室裡看書,有鄉親捎來母親的口信,讓我放學後去葉屋姑父家牽一頭牛回家耕田。我趕到姑父家已近黃昏,從姑父家到我家還有十幾里路。預計要摸黑走路,生怕傷著水牛,就不敢走小道抄近路。我牽著壯實的水牛,慢吞吞地走在公路上。天色漸漸暗淡下來,蛙聲四起,人聲漸息,一片漆黑,越走越害怕……

  不是怕黑,也不是怕鬼,而是怕牛跑走。那是一頭非常溫順的水牛,一直低著頭乖乖地跟著我沿著公路前行。可怕的是,偶然經過的汽車又是燈光照射,又是喇叭鳴叫。牛一受驚,就試圖掙脫韁繩逃走。

  牛跑了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在我當時的認知裡,耕牛就是家庭成員,是全家最強的勞力,一頭耕牛甚至比一個小孩子還重要。我死死地拽住韁繩,不讓水牛掙脫。可我心裡清楚,我那點力氣根本制服不了一頭水牛。我打定主意,就算水牛發了瘋似地狂跑,我也不放繩子。

  車燈下,水牛奮力揚起頭,我看到水牛的目光中流露出比我還害怕的神色。這種目光鼓起了我的勇氣。我大膽地收緊韁繩,靠近它,騰出左手,擼擼它的脖子,摸摸它的頭,擋住車燈,不讓強光直接照射它的眼睛。水牛得到安撫,稍稍安穩,但喇叭聲還是讓它心驚肉跳,試圖逃脫。無助的我只能死死牽制它,不停地說話詛咒過往的車輛,溫和地安撫它。

  每過一輛車,就是一次考驗,一次折磨。到最後,我忘記了恐懼,專注於不讓水牛受驚。就像哄自己的妹妹一樣,一路呵護著,不停地跟它講話,不時地用手撫摸它。車快來時,就停下來,引導它提前調整好姿勢,讓牛屁股對準車燈,這樣它就不那麼害怕了……

  九點多,我終於把耕牛牽回了家。母親很高興,張羅著讓我趕緊吃晚飯。我全身發軟,臉色肯定也不好看。我不想讓我媽覺察我的異常,就說“我想先洗個澡”。

  我躲進洗澡間,發現自己的上衣溼透了,內褲也全溼了。我清楚一路上自己給嚇出了一場又一場的冷汗,但沒有注意到居然嚇得尿了褲子。我心有餘悸,暗自想:假如牛被嚇跑了,我都不知道自己會在哪裡。我還會回家嗎?我還會在這裡洗澡嗎?我有些怨我媽——怎麼可以讓這麼小的我一個人摸黑走這麼遠的路去辦這麼大的事?

  我一邊洗頭,一邊想心事。我明白母親的難處,她是沒有辦法才讓我去牽牛的。但我還是覺得委曲,雙眼就不爭氣地酸了起來。我使勁地洗頭,暗暗地流淚。直到把委曲全哭走了,才想到自己畢竟還是把牛平安地牽回來了,把事給辦成了!以後再幹這種事就不會害怕了。

  我一下子釋然了,換好衣服,走出洗澡間,坐在桌旁,一邊吃飯,一邊接受母親的讚美。母親問我:路好不好走?我說:好走。母親問我:路上有沒有出什麼事?我說:沒有。母親問我:怕不怕?我說:不怕。母親笑了,我也笑了。

  我的媽媽直到去世都不知道她的長子經受了平生最嚴峻的一次考驗,但從那時起媽媽就很少叫我的乳名了。當我意識到媽媽改叫我的大名時,我就明白了媽媽徹底地不再把我看成是小孩了。

  當你不被視如小孩子時,意味著你得幹成年人的活,承擔成年人的責任。於是,農忙時你得在像蒸籠一樣的水田裡踩打穀機,給水稻脫粒。你得把笨重的打穀機從田頭拖到田尾,從一丘田扛到另一丘田。你得把脫粒下來的一擔擔一百多斤重的稻穀挑起來,沿著蜿蜒狹窄的田埂挑上晒場。你得駕馭水牛犁田,耙田,滾田,精耕細作。

  你辛苦了一個白天之後,晚上還得出工,看護水路,把渠水引來灌溉自家的稻田。有的時候,你得堅守到凌晨,才能把渠水引進自家的稻田。回家睡幾小時,天剛矇矇亮,你又得起床,開始又一天的農活……

  當你這樣參與家庭事務和生產勞動時,沒有人會小看你,輕視你。你的情緒、態度、立場、意見、行動,會和成年人高度一致。如有不一致,定會受到尊重。記得我剛剛學犁田時才15歲,犁太重,把持不住,鐵犁經常會走飄跳行。在一旁觀看指點的父親罵我沒用,弄得我心煩意亂,六神無主,出的差錯更多。老爹還在嚕嗦,我火氣大了,忍不住停了下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說:那你來犁!我娘趕緊勸我爹:你在這裡指手劃腳,兒子更做不好。我爹只好灰溜溜回家涼快去了。我的“青春期”好像還沒有開始就這樣結束了!

  兒子,你呢?你已經年過14。你的爺爺13歲就外出自謀生路,14歲開始掙錢養家,那是爺爺的成人禮。你的爸爸13歲像你一樣在讀初中,獨自牽回一頭水牛之後立即就驕傲地宣佈獨立了,那是爸爸的成人禮。你在14歲裡會經歷什麼樣的人生考驗呢?如果沒有考驗,沒有擔當,那你是不是會像戰後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學家描繪的那樣經歷若干年漫長的“青春期”呢?

  XXX

  XXXX.X.X

  篇二

  親愛的孩子:

  你好!因為我是你爸爸媽媽的高中時的老師,所以我今天非常想和你說些心裡話,並希望你能夠用心地去思考、去選擇、去行動。

  人的一生要經歷幾個階段:嬰兒階段——幼兒階段——少兒階段——少年階段——青少年階段青春期階段——青年階段——中年階段——老年階段60週歲以上為老年也可稱晚年,這其中,青少年階段是最最重要的發展階段。也就是你現在所處的階段。 今天我想與交流我對“玩”、“學”、“思”這三個字的理解。

  首先說“玩”。“玩”包含在人的天性中,但是人生的一點“調料”。“玩”與休閒相關,“玩”是對我們人的機體和生活的一種調節、一種暫時的放鬆,但“玩”的內容非常有講究。比如“玩”的內容專案的選擇、“玩”的時間的選擇、“玩”的場所的選擇、“玩”的夥伴的選擇等。如果選擇的正確適當,則“玩”的有益;如果玩的失當,則會影響個人的正事,甚至對個人會產生不良影響或危害。如果有害,首先是害自己,其次是害家人或害他人。因此,你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校外,應該做到“玩”得健康有益,“玩”得適當——上課時一點兒都不能玩兒且得專心聽講;作業沒有完成時不能玩;總之不能因為“玩”而影響學習。必須記住:“玩”是對我們人的機體和生活的一種調節、一種暫時的放鬆,而不是我們的主要活動。比如,有少數同學,沉迷於“網遊”或每天無所事事。一有空就想玩,根本沒有把課程學習當成自己的本職任務對待——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到後來學習成績是一塌糊塗,精神思想是一片空白。這實際上是自己在給自己挖了個苦坑!“貪”是“玩”之大忌!還有少數同學,小小年紀就學起抽菸,這種行為就是“越位”行為。一箇中學生抽菸,對自己精神的摧殘比對身體的傷害更厲害。

  你作為一名初中學生,首先應該明白:文化知識學習是你目前的最重要任務。你今天上初中了,只要你勤奮盡力、自覺學習、善於思考,不斷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那麼在你初中畢業時就一定會有一個理想的考試成績,反之不然!今天我覺得你已經是個懂事的孩子了。但你現在還不完全懂。我很想告訴你,初中階段是你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任務必須認真完成。你必須記住一句話:“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人生任務,處在每一個階段的你,一定要把這個階段的任務完成好,並從中享受相應的人生樂趣。絕不能越位、錯位和耽誤!”學生時代,就是要以“快樂成長,勤奮學習”為己任,為人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明天的騰飛生長豐羽力翅,為人生的幸福尋找源頭活水。如果這個階段你缺失了或者虛度了,那麼你以後想補,就會影響下一階段的任務,就會影響你這個階段的幸福。

  人在自己人生的各個階段中,是有各種各樣內容的。它們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價值都是同樣的珍貴和巨大。幼年時父母的慈愛、童年時好奇心的滿足、少年時榮譽心的樹立、青年時愛情的熱戀、壯年時奮鬥的激情、中年時成功的喜悅、老年時受到晚輩敬重的尊嚴,以及暮年時回顧全部人生毫無悔恨與羞愧的那種安詳而滿足的心情,這一切,構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它們都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歡樂,都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留下珍貴的回憶。

  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是青少年時期。這一階段的人生任務完成與否,對未來的影響非常大。一個人進步的快還是慢,不在於老師和家長、領導和同事對他提出了多少要求和多高的要求,最關鍵的取決於他自己給自己提出了多少要求和多高的要求!!!

  另外,一個人的角色身份不是唯一的。每種角色身份都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和義務。比如,我在單位裡是個職員,我在家庭裡是父親、丈夫,可能還是女兒兒子等等。你在學校裡是名學生,在家庭裡是我們的孩子。我認為,好孩子,意味著他們只能以自己的努力給家庭帶來和睦、安寧、歡樂和幸福;意味著他們會盡自己的努力去做好屬於他們該做的事情。

  你現在正處於青少年階段,從青少年期開始,是一個人的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學校促進你們“文明化,成為社會的良性個體”的重要時期。少年期是從童年期向青年期發展的過渡時期,你們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獨立性和依賴性、衝動性和自覺性等交錯發展著的人,因而在生理和心理社會化方面都有巨大的變化。因此,你們應該記住,自己還是一個半幼稚和半成熟、獨立性和依賴性、衝動性和自覺性等交錯發展著的人,你們做事情絕對不能任性、倔強,應該虛心聽取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和指導。

  我想對你說,人進入少年階段後,出現了生理本能和社會規範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你應該學會如何將不斷湧現的情緒衝動進行化解,學會冷靜、學著三思而後行;將尋找異性伴侶的渴望轉化為正常社交關係的建立,學會在初中這個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學習對自身日常生活行為進行反省以及調整自己身心發展,促使自己心智的成熟!

  我衷心祝願你,一天比一天真正的成熟起來!初中階段只有這非常短暫的三年,你一定得加倍努力、自覺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這樣的話,你初中畢業時就會考個好學校! 為將來的起飛奠定良好的基礎!

  此致

  祝你開心快樂、自覺地學習!祝你學習進步!

  XXX

  XXXX.X.X

  篇三

  親愛的兒子:

  你好!從來沒有這麼正式的給你寫過信。在你成長的過程中,爸媽一直儘量在你身邊陪伴你的成長,不曾久遠的離開過你。即使是當年搬遷北京,也只是將你在老家留了半個月,就帶你來京,那個小小的破舊的出租屋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儘管當時於爸媽來說,初來北京的生活焦頭爛額,但在爸媽的陪伴下,你的快樂和淘氣種種卻是依然的,那些趣事,都給你講過的。

  那時媽媽和爸爸的工作壓力很大,當時寄宿機械部幼兒園的你,曾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晚上接我,你下班晚,八點來接我都可以,我等你。”那樣的話語一度令媽媽心碎。所以後來請了姥姥來照顧你,並調整了工作。那一年很忙很累,冬天出租屋很冷,當晚上七八點回到家看到一老一小在門口孤單單翹首企盼我歸家的樣子,心中很是不忍,甚至有了再回內蒙的想法。當爸媽問你是留是回的時候,你稚氣堅定地說:“留北京,北京好。”於是爸媽就想,我們要更努力的讓生活步入正軌,我們要努力用自己的行動去承載起我們共同的願望,為小小的你撐起一片天。事實上,這一切很快就做到了。

  那年的你身體卻很是多病,不間斷的罹患各種疾病,令爸媽心疼不已,當時只想你一定要健康。這段往事與你鮮有提起,如今提起,我只是想,當初那個多病的孩子現在居然可以長跑出很好的成績。於是感慨:有什麼困難都是可以過去的,而每個人又是有很多潛力可以開發的。

  再後來小學的生活你有很多記憶,從上學起你遇到了困難,學前準備不足,又上了知名小學,壓力那麼大,一個字也不認識的你,從學校歸來羨慕的說:“媽媽,他們居然連冰棒的棒都認識。”當時只有拼命的給你補識字量,幾多艱辛,你是記得的。可誰又能想到,當初那個作業總被老師擦掉哭著重寫的小男孩如今是寫的一手好文章的少年呢。

  可是,爸媽也承認,學校的學習給你留下了不愉快的體驗,這種體驗到目前為止可能一直影響著你。你知道,爸媽少有因學習成績的事情責怪你,是因為我們相信,這種不愉快的體驗是會隨著時間慢慢消褪的。不遠的你一定會展現那個小時候的樣子:對世界充滿好奇與探索的精神,熱情好學,積極體驗,勤于思考,勤於動手。因為那是你的本性,渴望學習,渴望成長,積極樂觀,不畏困難,積極解決問題,就是本來的你。 但媽媽也是時有擔心,就是那種不好的體驗還會跟隨你多久。如果把我們人生的學習比做去搜集種子,無論課內還是課外的知識,比做很多種子,只要你努力去搜集去貯存了,我們不知道這些種子是不是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有了適宜的環境和溫度就可以發芽,可以長大,可以開花,可以結果,是什麼時候我們僅是現在不確定,但一定會。可是,當內心不好的體驗去給這些種子貼上標籤,認為是不好的種子而有意不去擷取而冷落它,有沒有失去很多好種子的可能呢。就象是如果我們給孩子貼上“好”與“不好”的的標籤,將來我們又會失去多少好孩子呢。

  兒子,爸爸媽媽很愛你,我想,你是感受的到的。很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我們的信任,我們相處愉快,一起感受你成長的快樂。對於你的成長,爸媽一直是謹慎地快樂著,就是謹慎地盡著父母的一份責任,謹慎地幫助你按照你的方式成長,幫助你積攢更多生活和學習的經驗,幫助你多做對未來影響好的事情,幫助你逐漸承擔起自己成長的責任。而你也的確是快樂且健康的成長著。

  如果說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有期望的話,我們亦如是。我們希望在你人生接收能力最強的這個階段,你可以接收更多的知識,把這些知識積攢和整合,終將學以致用。我們也希望你的胸懷更寬廣,可以容納更多的不同的事和人,容納更多,包容更多。接納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同樣接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容納的越多,就越豐富,終將匯江河以成大海。

  記得去年你有一篇文章裡說:“無論再陽光的地方,也是有陰影的。”今年你的文章又說:“我會向著陽光的方向奔跑。”我們想無論怎樣,光明將一直是你內心的主旋律。你也一定會朝著陽光成長的偉岸。

  我們愛你!

  XXX

  XXXX.X.X
 

寫給孩子青春期的一封信
寫給孩子生日的信
相關知識
寫給孩子青春期一封信
父母寫給孩子青春期一封信
寫給孩子青春期的一封信
父母寫給孩子軍訓的一封信
關於寫給孩子生日的一封信
寫給孩子軍訓的一封信
寫給孩子勵志的一封信
寫給孩子十八歲一封信
關於寫給孩子未來的一封信
爸爸媽媽寫給孩子的畢業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