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練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目前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怎樣輔導孩子練好字也是很多家長重視的一個問題,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練字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練字方法篇一

  第一:如何讓孩子從小掌握練字的基礎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小開始都是處於一個發展的階段,那麼家長輔導孩子練字是要講科學講規律的,而不是盲目的,隨意的指導。要知道在發展的階段:孩子的思想、性格、行為、習慣及能力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學書練字的最佳時期,抓住這一時機,讓孩子從小能夠打好練字基礎,從而慢慢提高他們的書寫水平,一朝學就,終身受用。

  那麼如何讓孩子大學堅實的寫字基礎呢,為什麼家長從小給孩子買字帖,孩子寫的字還是沒有好轉呢?

  在我們培訓班的孩子一般都是有家長買字帖從小讓孩子練字、臨帖,把買的字帖寫完了,家長見孩子的字不見好轉,我們的總結就是孩子練字根本沒有掌握寫字的結構,沒有掌握練字的方法,沒有掌握練字的節奏,我們要知道書寫動作要有節奏,即要有傳統文化的節奏以及快慢的節奏,另外,寫好字還應該做到書寫動作勻稱、舒展、清楚,這一點,主要指結構搭配的動作間距要大小一樣、撇捺的動作為長弧線、以及橫、豎、撇、捺長、點、鉤、提、折短。歸納起來,寫好字的標準為書寫動作應有節奏,有筆風,有立度,勻稱,舒展,清楚。所以讓孩子練字一定要讓他們有一套自己的書寫習慣、有規律、節奏的寫字。

  第二:很多人認為練字需要“筆鋒”和“力度”

  筆鋒的本意是指毛筆的筆尖,力度的本意則是物理概念中的力度,這些與寫好字並沒有什麼本質的關聯,真正寫好字的筆鋒應為筆風,指書寫動作像風一樣,寫出的字流暢,靈活,而不是寫出的字筆畫外形象毛筆的筆尖;力度應為立度,指書寫動作規範橫平豎直,寫出的字平穩,端正,像人一樣站立好了才會有精神,而不是要使勁用力頓,再說,用多大力頓才為好呢?誰也不清楚,那就不能鑽牛角尖。所以我們讓孩子寫字的時候讓他們拿筆力量適度,能夠靈活的寫字就行。

  第三:培養孩子的練字興趣和時間上的控制!

  孩子在寫字的時候家長在輔導孩子的話,要經常的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比如比之前字寫的好的話,那麼家長可以說出好在哪裡;如果孩子寫字哪裡寫的不足的話,那麼幫助分析指導。孩子的練字時間不宜過長。從孩子的年齡特點考慮,習字時間不宜過長,以到20-30分鐘為好。如何孩子一時來勁想繼續練字可以適當延長時間,但是千萬不要超過太長的時間!

  教育孩子練字方法篇二

  一、孩子的小手發育情況。

  關於這個問題,我並不具備專業的兒童生長髮育知識,只是從自己的經驗上來說。讀研的時候,我做個家教。曾經帶過一個一年級的小女孩。我記得上學期她寫字特別費勁,根本不是寫,而是“畫”,寫字對她來說,就像畫畫。每次寫作業,我都得一個字一個字、一個筆畫一個筆畫教她,還得示範給她看。

  過了一個寒假,再開學,我發現她寫字的感覺好多了。不再倒拉筆畫了,也不再“畫”字了,對字的間架結構都有了更好的把握。

  這時候我才忽然明白:原來孩子剛入學的時候,可能由於年齡小,或者發育還不夠成熟,控制筆不夠靈活。同時由於大腦的發育,也導致她對空間的結構、佈局,不能考慮全面,所以寫字不好。

  二、握筆姿勢。

  其實很多人的握筆姿勢都不是十分準確,包括我自己。但是握筆姿勢對於寫字究竟有多大的影響,我也是在工作中有一點經驗。

  這裡還要涉及到“左撇子”的問題。

  我教過幾個學生,是左撇子。當時我的看法是,順其自然,強行糾正並不一定適合孩子的成長,所以沒有強迫孩子換右手。但是在後來的實際學習中,我發現,由於大部分人都是使用右手,所以教學中,包括字形分析、筆畫書寫,都是預設按照使用右手的規律來講解的,這樣一來,左撇子寫字正好和所教的相反。比如:橫,正常是從左往右寫,左撇子就得從右往左寫。另一點,寫起字來,左手總是擋住眼睛的視線,這些原因導致孩子寫字速度很慢,經常擦改。時間長了,對學習有很大影響。

  當然,也有老師認為,左撇子如果強行糾正過來,孩子也許會出其他的問題。所以,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並沒有什麼絕對的標準。

  另一個孩子,是握筆姿勢錯誤的極端例子。這個孩子從一年級,我就發現握筆姿勢“特別”錯誤。就是說,很多人握筆姿勢都不標準,但是不至於偏差太多,這個孩子整個就是幾根手指抱住筆,姿勢十分怪異,這麼多年我從沒見過。所以我就和家長溝通,並且建議他使用握筆器,我還自己開了握筆器送給他。結果他的家長並不重視,連我給他的握筆器都經常忘帶、最後弄丟。後來他的寫字速度一直在全班倒數,直到幾年後,他升入中高年級,我問他的班主任,還說他的寫字速度很慢、字很差,學習成績也不夠好。

  三、寫字方法。

  其實寫字並不只是寫字這麼簡單。有經驗的低年級教師,在寫字的起始階段,是有一套方法的。

  比如:先練習筆畫。怎麼寫,什麼順序,怎麼用力,老師都會教。

  其次,每個字在寫的時候,先要從整體把握字形。這就利於孩子寫字的時候做到間架結構合適。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寫字很認真,筆畫很漂亮,但是整個字看起來不舒服,就是因為間架結構掌握不好。

  比如:“森”這個字就是三角形結構,“打”就是正方形,“下”就是倒三角形。

  再次,還要把握每個字的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關係。比如:“朋”字就是左右一樣大,“清”就是左窄右寬,“彩”就是左寬右窄。

  最後,在田字格里,一個字的每個筆畫都應該從哪裡開始寫,哪裡開始收,老師都會示範、講解。

  有的孩子總以為自己認識了,急於寫字,不聽講,自己寫的時候又不耐心觀察、模仿,所以字寫不好。

  四、書寫的態度。

  我曾教過的班級,印象十分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一年級開始學寫字的時候,我分不清學生的字型。漸漸地,從二年級開始,誰寫的字,我不用看名字,就知道是誰,說明孩子的字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有一些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好,但是態度不認真。經常是老師嚴格要求,就能寫好一點兒,在課堂上寫,質量就高一些,一篇作業,前面寫得比後面好。這樣的孩子,時間長了,字越來越差。可以說,即使他想認真寫,卯足了勁兒,也達不到最初的那種漂亮字型了。因為,由於一貫的不認真,他的書寫感覺越來越差,寫字的實力也越來越低了。

  再舉一例。我初中一位學霸同學,大學是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和博士在微軟中國。他的字寫得非常好。他是怎麼練的呢?據他自己說,小學的時候,寫字都是蒙在教科書上,就這麼寫出來的。

  五、多練習。

  我國古代大書法家刻苦練習的故事很多。最出名的,比如王羲之、王獻之,據說寫字的時候把磨當成醬蘸了吃,把多少個池子裡的水寫黑。其實,無非就是一個“練”字。

  教育孩子練字方法篇三

  1、基本筆畫。

  每一個字都由基本筆畫構成。因此,寫好一個字,就要寫好它的每一個基本筆畫。而每一個筆畫都須經歷起筆、運筆、收筆幾個過程。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在認識基本筆畫的同時,還應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畫指導,讓學生打下紮實的基本功,為今後的寫字教學開一個好頭。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漢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這些偏旁的書寫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了這個偏旁的書寫,就可以運用到帶有這些偏旁的字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字的結構安排更為合理。

  3、字的結構。

  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由於低段學生的生字都寫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學生藉助田字格來學好寫字。漢字的形體特點為方塊形,獨體字比較少,左右結構的字數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寬窄有別,要注意具體分類,如: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結構的字各部分長短寬窄也要留心。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特殊結構的字,偏旁的高低、寬窄變化比較多樣,在教學中要提示學生注意。在每一次寫字中,我都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佔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這 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覆的訓練,根據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終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構。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就可以讓學生一筆一畫寫,也就是手到。字要寫得規範、準確,並與範字進行比較。眼到,手到的同時,還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專心致志。在這方面也可以講一些書法家的心得體會,讓學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靜氣和,內心深處對字的結構、形體有一個大體的把握,對寫字規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才能把字寫好,最終練成一手具有個人特點的漢字。

  4,使用好的字帖

  中華好字成包含有楷書,行楷,規範書寫,而且反覆利用,環保材料所制,遇水就消失。凹槽設計,價格親民,適合每個普通家庭。

許銀川對局集續集
如何教育孩子講誠信
相關知識
如何教育孩子練字
如何教育孩子學習寫字
如何教育孩子學習認字
如何教育孩子學毛筆字
名人如何教育孩子
家長會發言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感言有哪些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好
家長分享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
暑假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