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是什麼病的預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手抖是預示著什麼病嗎?手部抖動暗示身體得了什麼病?這個問題由小編來為您解答!

  手部抖動暗示身體了什麼病

  1.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

  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

  導致這一病理改變的確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中老年人出現一側手腳不能控制地抖動,並且靜止時明顯,活動時減輕,則要警惕患上帕金森病。該病最為典型的表現是出現拇指與食指每秒3~4次的對合動作,像是“搓丸樣”的動作。該病可隨病程的延長出現肢體僵硬、動作減少、行走不穩等症狀。

  2.特發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具有相互矛盾的臨床本質,一方面這是一種輕微的單症狀疾病,另一方面,又是常見的進展性疾病,有顯著的臨床變異。

  本病的震顫,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緊張、疲勞、飢餓時加重,多數病例在飲酒後暫時消失,次日加重,這也是特發性震顫的臨床特徵。特發性震顫病因並不清楚,易與其他疾病產生的震顫混淆。

  特發性震顫也稱家族性震顫及原發性震顫。此類疾病的症狀與帕金森病正好相反,抖動以肢體活動時明顯,靜止時減輕或消失為主要特徵。家族中有相似患者,有些人少量飲酒後抖動減輕。

  3.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是由於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造成機體代謝亢進和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心悸、出汗、進食和便次增多和體重減少的病症。多數患者還常常同時有突眼、眼瞼水腫、視力減退等症狀。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

  甲亢亦是引起肢體抖動的常見原因。如果手抖同時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速等症狀,則應到醫院及時做血清甲狀腺素及甲狀腺B超檢查。

  4.酒精戒斷症狀

  長期酗酒者停止飲酒一般會在12~48小時後出現一系列症狀和體徵。輕度戒斷綜合徵表現為震顫,乏力,出汗,反射亢進以及胃腸道症狀。有些人還會發生癲癇大發作,但一般不會在短期內發作2次以上酒精性癲癇或酒痙攣。

  如果有長期大量的飲酒史,此時因主動或被動原因處於酒精戒斷期間,那麼出現肢體抖動震顫很可能為戒斷症狀。該種抖動多為全身性,動作幅度大且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礙、精神異常、幻覺等表現。

  5.小腦病變

  脊髓小腦變性症是以運動失調為主要症狀,病理學上是以小腦及其傳入、傳出途徑的變性為主的疾病,臨床主要特徵為肢體共濟失調和構音障礙。

  該類患者可出現意向性震顫,即患者越接近目標物體,其抖動越明顯。此外,還可出現眼球震顫、言語改變以及站立行走不穩等共濟失調的表現。

  6.心因性震顫

  該種肢體震顫多見於中老年婦女,最顯著的特點為發作性抖動,尤其多見於不良生活事件刺激後發生,當情緒平復後減輕。診斷此病前需要排除器質性病變。

  7.藥物性震顫

  很多藥物都可引起肢體抖動,故在服藥前應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如該藥有引起錐體外系症狀副作用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服用,且不可擅自加量、停用及延長服藥療程。一旦出現了該種副作用,也不必過分驚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停用該類藥物或換藥。

  病例舉例

  病例1病人D,現年41歲。因恐懼症找醫生求治。他的症狀為不能在人面前書寫,或在人面前他不能有效地進行機械操作。在很長的時間裡,如果有人在周圍,他就不能籤支票。

  在眾人面前發言時,也十分緊張。醫生告訴他遇到恐懼的情形時,不要回避,而是立即進入這一狀態。在眾人面前努力顯示出自己是一個多麼好的發抖者。他要向人們顯示自己的病症,盡力去表現出發抖的樣子。

  病人照醫生的話作了,他取得了成功。他說:我不再發抖了,我不再到恐懼了,無論我如何讓自己發抖,我都做不到。病例2另一個例子是有一個醫學院的大學生,實習階段出現了一個毛病。

  每當走進手術室,當他的指導教師出現時,他的手都開始發抖。無論如何也不能控制。有一次他恰巧聽了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講座。

  他告訴自己:他來了,我要向他表明我是一個多麼出色的手發抖的人,我要向他表明我的手抖的多麼優美。但令他驚奇的是,無論他多麼想抖,他也無法抖動了。

  心慌手抖又噁心 竟是喝咖啡惹的禍

  忙加班,喝下大杯特濃咖啡

  心跳加速外帶頭痛胸悶睡不著

  25歲的小婷是下沙一家企業的文案策劃,平時工作比較忙,常常加班。

  前天晚上,由於趕一份客戶急要的策劃案,小婷買了一杯約800毫升的特濃咖啡來提神,一直忙到11點半,小婷才下班回家。

  她躺到床上後,始終輾轉難眠,心臟也開始砰砰砰地加速跳起來,一直無法入睡。

  大約半個多小時後,小婷開始全身冒汗,感覺胸悶心慌,一直折騰到凌晨1點多,才迷迷糊糊睡著。“可是我睡得很不踏實,始終能聽見窗外的狗叫還有路人走過的聲音。”凌晨五點,小婷早早就醒了,發現自己心跳加速,還出現噁心、頭痛、手抖的症狀。

  “一整天都感覺不舒服,極度虛弱,精神很恍惚。”小婷說。

  一開始以為是因為失眠,但同事告訴她,可能是咖啡惹的禍。

  小婷的同事告訴記者,她也曾出現過類似情況,最近都不大敢喝咖啡,因為一喝咖啡就會不舒服。“但上週,聞到別人咖啡的香味沒忍住,‘作死’又喝了一杯,結果感覺胸悶心慌噁心,非常難受,半夜去掛了急診。當時心跳110次/分鐘,醫生說是心動過速,應是‘咖啡因中毒’。”

  聽了同事的經歷,小婷很是不解:“以前我喝咖啡怎麼沒出現這麼嚴重的症狀呀?我真的是咖啡因中毒了嗎?”

  過量飲用咖啡會誘發不良反應

  為此,記者諮詢了專家。

  專家告訴記者:“在我接觸的患者中,像小婷這樣因過度飲咖啡而出現症狀在臨床中是很常見的,說‘咖啡因中毒’有點嚴重了,但確實是由於咖啡因導致的。發生這種情況,其實是身體給你敲警鐘了,說明身體處在一個亞健康的狀態,可以說是出現了咖啡因不耐受。”

  記者查詢相關資料得知,咖啡中含有一種叫做咖啡因的物質,是一種黃嘌呤生物鹼化合物,有興奮中樞神經,暫時驅走睡意並恢復精力的作用,當喝較大量的咖啡後,咖啡因在身體聚集過多,就會出現咖啡因的不良反應,如心慌、頭昏、手腳無力、心神恍惚。

  “太過繁忙、高壓緊張的工作,會不斷刺激人的交感神經。如果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交感神經系統長期太過興奮,則會導致心臟負擔過大,心率增快,甚至產生心律失常。長此以往,如果不及時調整,心臟會受到損害。部分突發性心臟病患者猝死就是因為連續熬夜、情緒激動、緊張狀態,誘發了神經功能失調、冠狀動脈痙攣,心臟突然間缺血而猝死。”

  專家解釋,也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有些年輕人本來就處於亞健康狀態,再熬夜加班,為了提神而過量喝咖啡,本身對咖啡敏感性很高,只要喝一杯咖啡就會影響睡眠,刺激了交感神經,再加上過度疲勞,誘發了各種不良反應。她提醒大家,喝咖啡也要因人而異、適度飲用。

手抖是什麼病

熬夜喝酒對人體的危害
傷感人生的個性簽名
相關知識
手抖是什麼病的預兆
老人手抖是什麼疾病預兆
老人手抖為什麼經常手抖是什麼原因
有貴人相助的手相是什麼樣的
財運旺的女人手相是什麼樣的
成功人的手相是什麼樣的
中年人手抖是什麼原因
手抖是什麼原因
年輕人手抖是什麼原因怎麼辦
心慌手抖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