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用的抗菌藥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上了年紀之後,身體的各項功能都會慢慢退化,抵抗力也會下降不少。因此,家中有老人,最好備用這些常用藥。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1、青黴素類

  青黴素類是一類重要的 β- 內醯胺類抗生素,由發酵液提取或半合成製造而得。其抗菌作用機制為與細菌細胞膜上的青黴素結合蛋白PBP結合,妨礙細菌細胞壁黏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聯而造成細胞壁的缺損,致使細胞破裂而死亡。本類藥物可分為:

  1主要作用於革蘭陽性細菌的藥物,如青黴素G、普魯卡因青黴素、苄星青黴素、青黴素 V苯氧甲基青黴素。

  2耐青黴素酶青黴素,如甲氧西林現僅用於藥敏試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

  3廣譜青黴素,抗菌譜除革蘭陽性菌外,還包括:對部分腸桿菌科細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對多數革蘭陽性桿菌包括銅綠假單胞

  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青黴素類藥物應用時,較多出現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藥物熱、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型反應、過敏性休克等。在用藥前必須詳細詢問患者有無青黴素類過敏史、其他藥物過敏史及過敏性疾病史,並須先做青黴素面板試驗。

  2、頭孢菌素類

  頭孢菌素類根據其抗菌譜、抗菌活性、對 β- 內醯胺酶的穩定性以及腎毒性的不同,目前分為四代。

  第一代頭孢菌素主要作用於需氧革蘭陽性球菌,僅對少數革蘭陰性桿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的注射劑有頭孢唑林、頭孢噻吩、頭孢拉定等,口服制劑有頭孢拉定、頭孢氨苄和頭孢羥氨苄等。

  第二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陽性球菌的活性與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對部分革蘭陰性桿菌亦具有抗菌活性;注射劑有頭孢呋辛、頭孢替安等,口服制劑有頭孢克洛、頭孢呋辛酯和頭孢丙烯等。

  3、β- 內醯胺類 /β- 內醯胺酶抑制劑

  β- 內醯胺酶抑制劑是一類新的 β- 內醯胺類藥物。病原菌對一些常見的 β- 內醯胺類抗生素耐藥的主要方式是其質粒傳遞產生 β- 內醯胺酶,使一些藥物 β- 內醯胺環水解而失活。

  最易傷害老人的常用藥

  1布洛芬:有肝腎損害風險,忌用量超標

  老年人偶爾有個頭疼腦熱,在所難免。這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對乙醯氨基酚等具有解熱、鎮痛功能的藥物是最常用的。尤其是布洛芬,在百姓心中,幾乎已成了解熱、鎮痛的代名詞。感冒、頭痛、牙疼,吃一片布洛芬,便萬事大吉。

  實際上由於老年人體內代謝較慢,一般服用劑量應為正常劑量的一半,超量服用很有可能會導致肝臟和腎臟的損害。

  另外,布洛芬還有消化道出血或潰瘍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胃痛、便血等。如果飯後再服用布洛芬,則能夠較好地規避此種風險。如果老年患者本身就有胃腸道疾病,則更應該引起注意。

  2胰島素:切忌自行加量,警惕低血糖

  很多老人早上醒來測量血糖,發現空腹血糖較高,便誤以為是前一天胰島素注射的劑量不夠,沒能有效控制血糖,於是便擅自增大了胰島素注射的劑量。其實出現這種情況,除了降糖藥物使用劑量不足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患者夜間血糖過低,擅自加大劑量十分危險。

  如果患者夜間血糖過低,在低血糖的刺激之下,體內的胰升糖素、腎上腺素、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等對胰島素有拮抗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而患者體內又不能相應地增加胰島素分泌量,以對抗這些升糖激素的作用,從而使血糖逐漸升高而導致清晨空腹高血糖。在這個時候,如果再加大胰島素注射劑量,則會使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對於老年人來說,低血糖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夜間,如情況比較嚴重,很有可能會猝死。所以,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劑量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去嚴格調節,一定要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3地高辛:心臟病用藥,提防心律失常

  作為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心力衰竭、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顫動的心功能不全等的處方藥,“地高辛片”的優勢在於其親民的價格。

  然而這種藥治療窗窄,有效劑量和中毒劑量很接近,使用時應留意用法用量,並及時進行藥物血濃度監測。

  地高辛是種強心劑,能有效地增強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但若出現較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則會導致患者心律失常;此外,該藥還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引起視覺改變,如黃視看什麼都是黃色的、綠視看什麼都是綠色的,這很有可能是地高辛中毒的訊號。服藥期間,患者還可能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或眩暈、頭痛等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

  使用地高辛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從小劑量開始,不要一開始就足量,70歲以上老人用藥劑量應為成人劑量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其次要注意個體差異,有的人吃一片作用就很明顯了,有的人卻不行。最後,由於不同廠家不同批號藥物的生物利用度不甚相同,換藥時一定要嚴密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的變化。

  4硝苯地平:低血壓症狀難分辨

  硝苯地平是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藥,由於其對各類高血壓均有療效,與其他藥品相比有很多優勢。然而,高血壓的藥也會導致低血壓危險。

  這種高血壓用藥後造成的低血壓,患者會感覺比高血壓還難受,但是在症狀上和高血壓類似,一般都會有頭暈的表現,最好的辦法是做好自我血壓監測。

  一般每天需要量三次,如果有困難,起碼晨起和晚上必須監測兩次。

  有的高血壓患者用此藥後會有便祕的症狀,可通過飲食調節、多喝水,多運動,如確實不耐受,應聯絡醫生及時換藥。

  5撲爾敏:代謝時間長,老人服用可劑量減半

  除了抗過敏效果外,撲爾敏同時還具有鎮靜的作用,因此其潛在的風險也主要體現在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上,例如鎮靜時間延長、嗜睡、甚至意識不清、譫妄等。這就有可能會讓老人感覺頭昏、視物不清或意識不清,所以如果不是因為感冒而睡不著覺,老年人儘量還是不要吃含有這種成分的感冒藥物。

  除此之外,撲爾敏本身的代謝時間比較長,而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的退化,腎臟、肝臟都有所退化,藥物在體內代謝及排洩時間長在老人身上體現的更為明顯,無形之中便增加了老人的腎臟、肝臟負擔。因此老年患者應尤其注意藥物的使用劑量。

夏季常用的感冒藥有哪些
有哪些常用的煲湯藥材
相關知識
老年人常用的抗菌藥物
常用的抗菌藥物
常見的抗菌藥物分類
常用的抗癌藥物有哪些
老年人常患的眼部疾病與預防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常見的衰老現象
老年人常有的疾病有哪些
老年人常見的婦科病有哪些
老年人常有的疾病與預防
老年人常有的疾病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