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我們都是時間的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無論光陰之外,或光陰之裡,我們都是時間的孩子。它牽著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帶給我們歡欣喜悅,也帶給我們逼仄疼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一:

  開啟衣櫃,著實吃了一驚。不知什麼時候,衣服基本都變成深色系了,以一片肅穆寡慾為主,即便帶點顏色,也是偏向暗沉的濁色。

  以前的我,從來不是那種簡素派,衣服顏色要多明亮有多明亮。鮮豔的紅,扎眼的黃,翠翠的綠,俏俏的粉,穿在身上,張揚極了。

  可不知什麼時候,慢慢戀上了素色。每次買衣服,似乎唯有灰色,黑色,藏藍才入得了我的眼。或棉或麻的質地,樸素,低調,內斂中帶著一份厚重的力量。

  我喜歡這種感覺,像儲存了好多年的酒,慢慢品,才品得出它醇香的味道。

  這應該是生活本來的樣子吧。

  口味也是一樣。

  以前最喜味道強烈的飲料,芬達,可樂,雪碧。咕咚咕咚喝下,一片酣暢淋漓,痛快不已。如今,最愛喝的都是很淡的東西,白開水,綠茶,花茶,白茶。隨著一股淡淡的甜或苦,覺得日子就這麼安安靜靜地走過去了,很美,很好。

  淡中得味,這是歲月所賜。

  二:

  有些女人帶著熱烘烘的肉慾,膩歪的氣息,粗鄙乏味;有些女人像A4紙,素白的規範,說不出哪好,又說不出哪不好;有些女人帶著自命的清高勁,認為周圍人都比她矮一截,大家都得圍著她轉,跟著她走。還有些女人除了錢一無所有,生活中只有花錢一件事 – 買衣服,做美容,用名牌,一擲千金,可是仍然空虛,寂寞,無聊。

  我喜歡植物般的女子,歲月綿長中凝透出貞靜的氣息。愛花愛草,愛原汁原味的生活。姿態裡不張不揚,眉眼間自行清明。

  閨蜜敏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像朵樸素的小花,有著明確的生長姿勢,不大眾,不隨波逐流,也不過於小眾,不落落寡歡。

  每次去北京,喜歡找她待會兒。飽滿的貞靜,不浮,不躁,不膩。嫻靜淡然地坐在那裡,有著驚天動地的靜氣。

  我喜歡看她說話,她一說話的認真模樣,像嬰孩,乾淨,純真。她笑起來也好看,有一種樸素的明媚,她沉靜時又如靜影沉璧, 可是最打動我的還是每個剎那,一顰一笑,全是清靜與自然。

  她喜歡花草,看她家陽臺裡的那些花花草草,茂盛動人地生長在各類罈罈罐罐中,全是生命的喜悅。她也自己扦插或移植,看著它們活下來,一天天長出嫩芽,心中滿滿的成就感。

  她喜歡畫畫,喜歡收集小物件,喜歡日常的瑣瑣碎碎,動人地溫暖著活著。

  是日,她旅行回來,郵寄給我一個在旅行中選的小本子。精巧的做工,超棒的紙質,只看一樣,就深深的喜歡上了。我告訴她,我最喜歡裡面書籤裡的那個古銅色的小墜子。她大呼,這也是她的最愛。

  是的,同類,連嗅覺都一樣,愛花草,愛生活。

  生活很美,我們不能丟了它。

  三:

  喜歡慢慢地過日子, 把日子過成詩。彷彿與世隔絕,但分明又感覺到內在的力量,飽滿,生動,豐盈。

  清麗的晨光透過窗戶,斜斜地照進來。熱了牛奶,煮了雞蛋,與家人一起慢慢地吃著聊著,心裡充滿了喜悅。

  和了玉米麵,放點糖,加點葡萄乾,在鍋裡烙著,旁邊的寶貝坐在灶臺上,和我一起聊著,歡快著,看著玉米餅慢慢烙上了一層誘人的金黃,這是我的柴米油鹽。

  經常一邊洗碗,一邊聽歌,以前喜歡聽古典音樂,輕緩的流行歌曲,現在也喜歡聽崔健的搖滾,荒涼,滄桑,有時候聽一首歌會想起一段光陰來。

  越來越少聊天,有時寧願沉默,或選擇閱讀。閱讀也變得挑剔,一本書,入手,翻閱兩頁便知氣息。朋友也一樣,雜雜碎碎,閒談是非的聊天內容甚覺乏味,空洞。

  可是卻要命地喜歡跟走進心的朋友拉家常。不多,三五知己。他們都是些與自己一起走過青蔥歲月,走過悠悠時光的紅顏,藍顏。

  我們看著對方從青澀到厚重。

  如我瞭解他們一樣,他們知道我的好,我的不好,我的堅強,我的軟弱,我的快樂,我的落寞。

  我們喜歡看著對方認認真真過生活的樣子。我們開始懂得放棄一些東西,刪繁就簡去偽存真,那些不必要的人,東西會毫不猶豫地從精神硬碟中清除。

  我們相互溫暖著,深情地活著,一步一步地走在時光裡。

  我們一起把自己活成一種屬於自己的方式。

  四:

  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波瀾不驚,小橋流水。

  喜歡睜開眼看到身邊有老公和孩子,睡眼惺忪中享受他們甜蜜一吻。喜歡在晨光中開始自己瑣碎的一天,上班時把每一件該做的事情做好,回到家和家人一起在歡樂中柴米油鹽。

  喜歡在閒散的時候,讀著歡喜的書,寫著散淡的字。

  喜歡在歲月綿長中歷練自己的剛柔並濟,凝練沉著。吃得了苦,擔得了雨,也享得了彩虹,始終保持對自然的厚朴之心,從不炫耀自己所有,也不羨慕別人所擁,踏實過好每一天,到老都有赤子之心。

  喜歡把光陰與歲月的耐心加進去,把挫折與傷痛加進去,去掉浮躁,保持天真,保持獨立的思想,人格,情懷,不攀附,不矯情,不做作,依靠自己的精神強度,不依賴那些空洞無物的外在來裝修內心,保持自己的精神圖騰。

  喜歡生活中的世事打磨,時光裡的千錘百煉,喜歡一步一步走在光陰裡,一針一線過自己的日子。

  五:

  撮上一點綠茶,放進白瓷杯中,隨心隨性,守著自己的拙樸淡然,聞著它的餘香嫋嫋,品嚐著世間一點點的好,一段段的光陰。

  洗淨鉛華,見了真味,更知人生的茶杯裡乾坤最大。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時光公車二

  我們,總要學著長大,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去旅行。我們早已習慣了一個人,每一天漫無目地的,從一個終點到另一個起點,來來去去,兜兜轉轉,像一場無奈的輪迴。時間,卻依然堅定地、緩慢的走著,留下我在原地徘徊。不願回頭,也不敢向前。不願回頭是怕看見曾經天真的自己;不敢向前,是怕前路茫茫,不辨方向。

  曾經,愛上了坐公車的感覺。一群不認識的人,搖搖晃晃的擠在同一輛車上,忙亂的擁擠,低聲的抱怨。為了同一條線路上不同的地點,短暫的相遇又分離。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冷淡和疏離。更多的人還是願意注視著窗外,在那裡,有和他們一樣忙碌奔走,為了生活的人們。孩子揹著沉重的書包,為了成績努力;大人揹著沉重的責任,為了生活奔波。他們的臉上都是一樣的神情,焦躁而急迫。在窗外閃過,我們,都沒有時間,為了誰而停留。

  常常搭上公車,在那一小塊玻璃裡看外面的人群。看他們臉上的表情,看他們匆匆的背影。玻璃窗上倒映出我的影子,淡淡的看不出表情。但我知道,窗裡窗外,我們都是一樣的神情,一樣的行色匆匆。直到有一天,當我無意中望出去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孩子。他與別的孩子沒什麼不同,只是年歲較小,更加的活潑好動。我看到他的時候正是車將要開動的時候。那個孩子在路邊奔跑,他將公車作為了賽跑的物件。他緊張的小跑著,不時回頭看公車是否有追上來。他略顯瘦小的身體套在寬大的校服裡,隨著他的跑動,紅領巾也歪在一邊。但他對此毫不在意。看到這一幕,我猛然的笑了,為這孩子的可愛和天真。但公車很快發動,只是幾瞬就將那孩子遠遠落在後面。我努力向後的張望,卻只看到他快速縮小的身影。行進的公車帶著我走向了下一個風景,我知道,下一站會是一樣人潮洶湧。卻再也沒有了那樣的純真可愛的孩子。

  那樣的孩子,恍然讓我覺得他是從我們失落的童年歲月中奔跑出來的。提醒我們那些遺失在角落裡的純真年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總是感慨時間的變化,歲月的流逝。我們更多的是懷念過去。似乎時間越久遠,記憶越是清楚明白。我們記得小時候一塊糖的甜美,一朵花的芳香,一隻冰淇淋的滑糯……對於現在的事情,我們總是選擇忘記。我們總是會為此找尋各種藉口,卻從不承認其實我們都不願長大。我們的心裡其實一直都住著一個孩子——走失在歲月裡純真的自己。

  曾經我們渴望長大,渴望成熟。想一個人去旅行,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有一天,當我們真的走出來了,真的長大了,卻也真的失去了曾經的自己。我們看遍了世上的風景,卻再也找不回當初的自己。其實,我們的生活也像公車一樣,載著我們的,是時間的公車。在耳邊呼嘯而過的不是風,是時間。時間的公車載著我們走過人生的四季,從初生走到死亡。

  在那以後的日子裡,我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他們都長著一樣的面孔,朦朧著,紗似的看不真切。我也見過很多孩子,活潑的,快樂的。但再也不曾見到像那樣的孩子,會傻傻的和車賽跑。再也不曾有過那樣的心境,有點好笑,又有點傷感。那樣頑皮而天真的孩子,又豈會不知他的速度與車無法相比,但追逐的一剎那,他是快樂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不是用玩具和美味堆砌出來的,油膩膩,黏答答的快樂,這種快樂是純粹的,透明的。

  或許,在那以後,在他長大的日子裡,他再也不會做出這樣的舉動。他會和周遭的人一樣,帶著模糊的面容,擠上那一塊鐵盒子,搖晃著走向人生的終點。那時候,他自己都不會發覺,他已悲哀的長大。

  但我無論何時,從視窗望去,總會想起那一個孩子。緊張的,擔憂的,而又努力地想超越一輛行駛中的公車。那時候,在他眼中,車只是用來比賽的物件,而不只是代步的工具,死亡的牽引者。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牽掛的滋味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時光公車
相關知識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我們都是時間的孩子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一日之計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心態決定未來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何必浮躁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禪房花木深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悲涼否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遲到的愛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這一刻我都懂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溢滿幸福的眼睛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一點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