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個人工作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建設一支穩定、專業、高素質的幼兒園教師隊伍,是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也是我國幼兒教育事業長遠發展的根本保證,關於如何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小班的孩子們對老師的依賴性強,諸如拉拉鍊、扣鈕釦等小事,也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來後,總有一大群孩子圍在身邊,讓我幫他們做這、做那。說實話,有的時候真的感覺有點煩,但當我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充滿懇求的小臉,聽到孩子們稚氣十足的話語:“老師,我脫不下來”,“老師,我不會繫鞋帶”,“老師,請幫幫我……”我還真不忍心不去幫忙。但是往深處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來就很差,如果一味這樣遷就照顧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怎麼能提高呢?於是我和班內的另一位老師及阿姨商量,從下週起,不再單純地幫助他們,而是教他們掌握穿衣、穿鞋、拉拉鍊等的方法。

  週一午睡起床後,能力強的孩子們仍像往常自己穿鞋、入廁、洗手、喝水,但有幾個孩子始終坐在床上不穿鞋,阿姨沉不住氣,又要過去幫他們穿,我制止了,並過去再次一一講解了穿鞋的方法後,就去活動室組織其他孩子活動。過了一會兒,有幾個孩子自己穿好出來了,但還有個別孩子依然不動。我依然不動聲色,裝作沒看見。孩子們準備要吃點心了,沒想到他們竟然也穿“好”了。雖然,有的穿反了,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穿的。我及時表揚了他們,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繼續努力。而對於一些能力特別差的孩子,我們與家長聯絡,讓家長認識到自己的教育誤區。並請家長協助,回家後多教教他們,多給他們練習的機會,同時我們也教育孩子,自己也多練習練習,爭取早日掌握穿衣服,繫鞋帶的方法,孩子們滿懷信心地點了點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絕大多數孩子都能自己做了。不過也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有幾個孩子前段時間在幼兒園已經做得很好了,因為生病在家長時間不來幼兒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包辦了所有的事情,來園後又退步了,不願自己吃飯了,我們細心引導,及時鼓勵,兩三天後又做得很好了。

  對於如何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長時間困擾著我,經過這些小事,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見解。有的時候,我想我們,尤其是小班的老師不妨做一個“懶老師”逼孩子們自己動手,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因為他們不是不會做,而是不肯動手,不想做。

  篇二

  在週一,我執教了一堂健康《好玩的紙棒》。在活動前,我進行了認真的備課、設計課程教案,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活動後,我的第一感受是:成功了,因為在三年前,我也是參加優質課的評比,但不到5分鐘,就被頑皮的孩子“哄”下了臺。今天,在室外,我和孩子們玩了整整一節課,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認真反思這個活動,我覺得主要有以下收穫。

  一、思 教材

  《綱要》指出:為幼兒提供一些廢舊和輔助材料,讓幼兒創造性的開展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對體驗遊戲的興趣,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性。我園依託省級課題“紙趣”的深入和研究,孩子們自己製作了許多可玩的作品,例如紙棍、紙飛機等。紙棍可以擺各種圖案,更可以開展多種活動:跳、鑽、平衡、爬等,因此,我設計了中班活動“好玩的彩棒”。結合幼兒的興趣點,我選擇紙管作為運動的載體,主要是因為紙棒是孩子們自己親自動手製作的,具有一種成功感。還有紙棒材質牢固,玩的變化性大,具有挑戰性。

  二、思 過程

  1、師幼互動是教學基石。

  良好的師幼互動關係能接近師幼的距離,使教與學之間有效連線,讓受教育者得以充分地學習和發展。要實現“師幼互動”教學,就得改變課堂教學機械、沉悶、缺泛生機與樂趣的局面,處理好影響幼兒主動性的各種因素,想方設法引導幼兒參與教學全過程,例如:在孩子的熱身運動中,活動關節部分雖然進行了很認真的編排,但缺少音樂,如果幼兒能配上相應的音樂,效果可能會更好。然後,在示範助跑跨跳動作時,可以把隊形排成半圓型,這樣便於全體孩子們學習。這樣小朋友肯定會很感興趣,後面的師幼互動性也會更強。

  2、尊重幼兒的探索慾望。

  《綱要》中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過程和結果。”在整個活動中都是教師在唱主角,教師不停地拉著孩子隨著自己的思路和問題走,沒有顧及孩子的興趣點和探索慾望,更沒有因為幼兒的問題或思維改變自己的活動過程,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例如:孩子們在探索紙棒的玩法時,有孩子想出了用紙棒拋的方法,有好多小朋友都模仿著,開心地學著拋,這時我只是拼命地阻止,把孩子們拉過來,禁止玩,讓他們繼續下一個環節,這樣小朋友對下面的環節一點也不感興趣扼殺了幼兒的探索慾望。如果我能改變活動計劃,當小朋友想出了新玩法時,我可以說:“你的方法真好,小朋友們都學會了,你再想一個好玩法。”他肯定很高興,也會很樂意完成任務。也保護了孩子的探索慾望。

  3、規則是課堂狀態的保障

  體育遊戲是以遊戲為活動形式,以身體練習為內容,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性情為目的,按照一定規則進行,具有濃厚娛樂氣息的身體練習和思維練習。體育遊戲的這一特點,創造了遊戲井然有序的形式,同時也調節和約束著遊戲者的行為及彼此的關係,從而使遊戲得以安全、公正、須利地進行。例如:在活動前講解活動的規則時,因為在戶外,老師的聲音顯得比較輕,沒有讓全體孩子聽清楚遊戲規則,才會出現個別小朋友不聽指揮,自己一個人先玩了。如果在日常活動中強化遊戲規則,那麼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效果了。

  4.區域設定是玩的延續

  延伸活動中將孩子們探索的玩法巧妙整合成戶外自選區域遊戲,讓意猶未盡的孩子玩個夠!孩子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戲,讓紙棒發揮了更加迷人的魅力!他們在遊戲中運動,在運動中得到鍛鍊和發展,在發展中收穫快樂和幸福!

  三、思 評價

  特級教師孫雙金老師認為:評價活動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一點是看孩子的表現是否“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常舉、小嘴常開”! 從幼兒興趣出發,本節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例如:我班的文藝,在第一次練習跨跳時,是我牽著手跳過的,可第二次是自己勇敢跳過去的。這說明幼兒處於“我想玩”“我要玩”的主動積極狀態。同伴評價:整個活動目標定位準確、具體,過程清晰。

  有人說:“有行動,就有反思;有反思,就有改進;有改進,就有提高。”通過這一堂優質課評比,我在作反思中發現了自己的缺點和失誤,以此告誡自己在今後的幼兒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希望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的積累,使自己的教學更機智,更加新穎,更富有特色與魅力。

  篇三

  不知不覺中,加入幼教中心這個大家庭已經有了一個月的時間。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在剛剛開始的工作中還有些手忙腳亂。對於新的教學環境,新的教學內容還感到有些陌生。有太多的東西等著我去學習,等著我去探討。

  剛剛入園的第一天,張園長帶我熟悉園內的環境,讓我消除了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在我感到力不從心時,園長給我一次次的鼓勵。在我對如何上課感到困惑時,教研組長認真的為我講解。在我面對課堂上不受控制的孩子們時,保健組長耐心的傳授我經驗,如何讓幼兒安全的度過每一天。園內的每一位老師都毫無保留的幫助我這個“新手”。

  漸漸的工作進入了正軌,同事之間也由不認識慢慢變成了好友。從園長到普通的老師,我們總有很多共同的話題,我們是同事更是姐妹。上班了,談談工作;下班了,聊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的生活漸漸有了繽紛的色彩,而對於幼兒園的工作我也有了徹底的新的認識。

  愛是老師最美的語言,每天我都會摸摸他們的頭親親他們的小臉蛋,問問他們早飯吃的是什麼,路上都看到了什麼有趣的事等等。當孩子們親熱的喊著李老師,嘰嘰喳喳的告訴我時,快樂洋溢在孩子們的臉上。我要把這份愛全身心地投入,愛護孩子們,瞭解孩子們,關心孩子們。

  一天又一天,我感到孩子們已經喜歡我了,他們不但尊敬我,而且樂意接近我、親近我。每當我走進幼兒園或走在路上時耳邊總會想起一聲聲的問候,那一聲聲的“老師好”就如一陣陣的暖流湧入我的心田;這使我受到啟示,那就是:誰把愛的種子灑向人間,誰就能得到收穫。想到這些,我下定決心,嚴格按一名優秀幼兒教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相對這些而言我所流的汗水是非常值得的。

  此時此刻寫到這裡,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幼兒工作的核心是“愛”,這是園長常常叮囑我們的話。我想說,我選擇了這個職業,我要投入全部的身心熱愛這個職業,無愧於這個職業。

>>>點選下一頁閱讀更多關於“aa”

教師個人的工作反思
教師期末工作個人總結範文
相關知識
幼兒園個人工作反思總結範文
幼兒園個人工作反思
幼兒園個人工作總結小班
幼兒園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幼兒園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園長幼兒園個人工作述職總結最新範文
幼兒園個人工作總結
幼兒園個人工作總結範文分享
幼兒園個人工作計劃小班上學期
幼兒園個人工作計劃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