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支教個人工作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現在,大學生支教已經成為比較常見的大學生公益實踐活動。其中,短期支教因時間要求較為靈活,條件要求更為寬鬆,從而更適於在校學生參與,成為大學生支教活動經常選擇的專案。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範文一

  當看到黑板上學生用歪歪斜斜的用粉筆寫著的“我們愛你們,老師!”天知道那一刻我有多感動。看著那一張張純真的臉,所有的疲憊都消失了。我不捨,我捨不得離開這群可愛的孩子,突然發現時間過得好快,一週就這樣過了。我敢肯定這是我十九年來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這是我大學新的征程的重要一步。

  還記得為了“三下鄉”出發前的準備,還記得帶著希望,滿懷激情地從遵義坐了五個小時的客車到達我們實踐活動的地點—餘慶縣花山苗鄉。一路上,我在想未來一週我將怎樣做,我想像花山的樣子。七月十三號下午五點半。終於到達花山。花山和我想象中差別很大,以前看電視上那些支教的地方都是特別貧困的,花山顛覆了這一形象。她的新農村建設非常漂亮,這裡的烤煙。這裡的苦丁茶享譽國內外。這裡的荷花正在盛開。這裡的政府花巨資打造了世界第一長龍——飛龍。

  七月十四號,我們為支教活動進行招生。看著這裡的人好像不是很多,當時就想,要是能招到四五十個就算成功了。經過我們逐戶下去招生,才三個多小時就有五十多個學生來學校登記了,因為告訴過他們如果今天沒時間,可以明天來學校登記直接上課就行了。預計有六七十個學生我們就停止招生了。下午有些同學來到學校和我們的隊員一起,打掃明天要用的教室,然後我們做遊戲,告訴他們明天早上八點半上課。晚上開會決定。還是舉行一個比較正式的開學典禮。大家忙到十二點過才會宿舍休息。

  七月十五號。七點二十我們就來到辦公室,我們都以為夠早了,沒想到的是學生已經來了很多了,有學生還對我說:老師,我六點就起床了。他們的激情真的很高,我也被帶動了。舉行了開學典禮,接下來就是上課,我擔任由四到六年級的學生組成的班主任。我做了自我介紹,還在黑板上寫下了上課時間。講了課程安排,強調了紀律和安全問題。發現我們班大多數學生都很乖很聽話,也有個別男生有點野。我對他們有點嚴格,我怕一鬆懈他們會什麼都收穫不了,我怕結果讓所有人失望。

  接下來這幾天就是上午上課,下午走訪發放從學校帶來的宣傳資料,做問卷調查,向農民學習農業知識,晚上開會,準備第二天的活動。

  早上起床感覺累的骨頭都散架了一樣。但當我走進教室,一個小女生把一個小蛋糕送給我的時候,下午走訪,當把資料發到一個奶奶手裡並給她講解完,離開的時候,她說你們辛苦了!我回饋給她一個笑臉,並告訴她:只要真正能給你們帶來點什麼,我們不辛苦。當看到被我和善良的農民阿姨收完晒乾的木板時,看到她臉上的笑,我知足了。或許,這就就是動力吧。

  十七號下午在師姐的爸爸陳伯伯的帶領下,我們來到飛龍湖,我被這湖邊的世界的一長龍震撼,我被這的荷花吸引,我感嘆新農村的發展。

  十八號,他們給我唱了學生們明天都要去趕香會,所以這是最後一天上課了。他們給我唱了《國家》,唱了《感恩的心》,我給他們唱了《希望》,我通知明天有節目的同學今天下午三點來教室練習一下。放學了,很多同學都留下來和我一起掃教室。掃完就去吃飯了。

  因為通知了他們要來教室,我午覺都沒睡,兩點四十就來了,沒想到這次他們還是比我早,一走進教室小女生就拉著我的手說:老師,我們兩點就來了。她指著黑板對我說:老師那是我們寫的——“我們永遠愛你們,老師!”突然捨不得離開了,我愛這群孩子,我愛這種生活。那一刻,我的眼睛溼了,是感動,是高興,為我這麼久來的努力,為我的付出得到了收穫,付出愛收穫愛。

  就要離開了,但我的心永遠在這裡,親愛的孩子,永遠祝福你們。20xx三下鄉,我的志願者行動邁開了第一步,我知道這只是起點,路還長。選擇了,我就會盡全力。“永遠更黨走,青春獻祖國”。我相信,紅絲帶永不褪色!志願者活動將永無止境。

  範文二

  一、支教目的

  對於我來說,支教的目的在於實現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毫無疑問我們生活在一次環境相對不錯的環境裡,經常會通過各種途徑瞭解到西部土地的貧瘠,教育資源的稀缺,孩子們學習環境的惡劣等等;也經常能看到各種支教的人的付出與努力,包括每年感動中國欄目中那些在偏遠地區堅持教育事業的人的感人故事,我時常覺得,幫助他們是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一種責任。

  奉獻愛心,快樂自己。希望能夠通過支教實習這樣一種形式,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將自己的愛心奉獻出去,告訴他們這個社會有很多很多關注他們的人,有很多很多富有正義感責任感的人願意幫助他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夠給他們一個更加燦爛美好的未來。

  錘鍊精神,鍛鍊品質。毫無疑問支教地區的條件是非常惡劣的,支教工作是繁重而辛苦的,希望能夠通過支教的工作不光給他們帶去溫暖,也能夠鍛鍊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體驗不一樣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珍惜我擁有的一切;錘鍊自己的人格品質,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支教過程及內容

  1、201x年6月20日提交報名表,6月25日參加第一輪面試,提交個人資訊、完成教案設計、完成答卷,6月28日參加第二輪無領導小組面試,7月1日參加第三輪單獨面試。面試通過之後準備相應生活用品、捐贈物資、購買各種教學用品,完成分組。共11支支教隊伍,每個隊伍人數11-14名不等,分別前往西藏、新疆、蘭州、寧夏以及貴州進行支教活動。每隊設隊長一名,一般由往年較有經驗的成員擔任,副隊長兩名,由在面試過程表現優異的隊員擔任。我們隊伍前往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關橋鄉支教,我很榮幸的擔任了副隊長的職務。

  2、2013年7月20日抵達蘭州會和,各自招募而來的支援者們如期到來,相互認識熟悉,為之後緊張的支教工作進行準備。初下火車,蘭州火車站沒有想象中的破舊,沒有想象中的灰暗,蘭州火車站人群川流不息,乾淨整潔,一切顯得井然有序。這裡是蘭州,海拔2000米的地方,我們相聚在這裡,我眼中的每一個隊員洋溢著善意的笑容,我眼中每一寸土地充滿著別樣的生機。這裡是一切開始的地方,我們啟程。

  2013年7月21日,我們出發趕往寧夏海原縣,公交車緩緩前進,城市的縮影的越來越遠,道路的兩旁開始出現奔湧的河流,青翠的山地,開始出現稀落的村莊,鋪滿西瓜的沙地。下午我們抵達關橋鄉,略做休整之後,散往各自隊伍所在小學,關橋、賀堡、方堡……

  3、方堡小學坐落的村莊之中,背靠著田地,遠處是綿延的山,偶爾還能看到山上孤零零的樹影,學校裡面整潔,寬敞,出乎了我們所有人的意料,一切顯得淳樸自然,我們將在這裡度過20天的支教時光,實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這也是我們所有人的想法。

  在來支教之前,我們瞭解到,孩紙們是自願報名上課的,心裡總是十分忐忑,想著孩紙們萬一不願意學習,我來上課,豈不是很尷尬,但是當我真的見到他們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錯了,那是一張張渴望的臉龐,那是一面面燦爛的笑容,那是一雙雙純真的眼睛,在後來的日子裡也十分的明顯的感覺到了不同於城裡孩子的淳樸與自然,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想大概如此。

  在抵達當天的下午我們進行了學生的報名活動,總共報名約300名學生,次日開始上課。

  在教學上,我主要負責的是初中及五年級的教學任務,主授語文、歷史等。為此我準備相當多的資料,根據不同年級的年齡及接受水平準備了不同的內容。初中的班級中包含了初一至初三各個年級段的學生,因此主要教授一些文言文的知識,完成語文閱讀的技巧,以及一些我們常用的典故故事,經典名句進行詳細的講解教學;五年級的學生則秉著寓教於樂的精神,多講故事,通過一個一個的故事豐富他們的知識的同時又教授他們很多的道理。整個過程讓我覺得十分的幸福。

  初上講臺,沒有想念中的緊張與侷促,發揮的不錯,40分鐘悄然而逝我還沒有知覺,讓我覺得欣慰及幸福的事,即使沒有鈴聲即使已經下課,孩子們也沒有打斷我而是認真的聽著,直到下一課的老師進來告訴我下課了,我才知道。他們是如此的淳樸,是如此的讓人溫暖,讓我覺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讓我覺得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散發著陽光。總體來說,這裡的學生都十分的渴望學習渴望知識,他們深深的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才更加的珍惜學習的機會,這讓我欣慰也讓我心酸。有時候會時常拿他們與我們小時候、與現在的小學生中學生做對比,才真正明白何謂“生在福中不知福”。

  當然,在整個支教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也遇到了許多問題。首先,五年級的學生上課紀律較差一直需要糾正,開始的時候非常費勁,即使提醒了他們,一會兒之後又會打回原形,這個問題曾經一度困擾著我,直到我覺得我不能對他們再這麼縱容了,發了幾次火之後,慢慢解決了這個問題。這讓我意識到,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剛柔並濟,陰陽相調,都要把握一個度,該嚴格的時候要嚴格,該放鬆的時候再放鬆,對人對已均是如此。

  其次,由於長期教育資源的稀缺,這裡的孩子幾乎沒有機會學習到英語,甚至連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都只是侷限於課本,很少接觸到課外的一些題目,基礎紮實而有待提高,另外,語文缺乏必要的積累,必要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的作文顯得很不堪,為此我們隊員專門在進城的時候給他們帶回了很多的課外書籍,如經典散文、古詩詞名句賞析等,我也每天給他們佈置一個小篇幅的作文,鍛鍊他們的寫作能力。

  最後,通過我們的瞭解,很多孩子都上不完小學就可能退學,即使在我們的教授過程中也有很多孩子不來上課,原因則是家裡幹活需要幫助,這讓我們心裡十分難受,為此嘆息,為此扼腕。在這裡幾乎每家都至少有3個孩子,最多的有9個,驚歎之於自然十分擔心他們的家庭環境,每年有大量的學生因為家庭原因退學,同樣也因為整體貧困的原因,這裡的學生家裡很多都有人臥病在床失去勞動能力,本著能夠幫助多少幫助多少的原則,我們幫助著他們,甚至有隊員單獨和一些特別困難的家庭建立聯絡,願意資助學生上學,這裡的一切讓人感慨萬千。

  在生活上,我主要負責隊員的飲食起居問題,負責做飯,瞭解隊員的身體狀況及心理狀況等,並將問題及時反饋給隊長;初到寧夏由於水土不服,包括我自己在內有多名隊員患上不同程度的感冒,萬幸的是最終慢慢適應之後都恢復了健康。我們所處的小學由於各處支援條件還不錯,我們住在教室宿舍內,不用打地鋪,不用睡教室,相比於其他隊伍的情況而言已是非常的幸福。平時的用水主是井水,不太澄澈,需要澄一段時間之後才能使用;主要的食物包括雞蛋、土豆、茄子、青椒等。每週進縣城的時候會帶一些肉和青菜回來由於能夠儲存時間不長,通常第一天吃完,之後幾天都過著素食生活,主要靠著雞蛋補充營養。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沒有什麼怨言,在這裡盡心盡力的完成著一份獨特的“事業”。即使生活再艱苦也不能阻擋我們火熱的心,即使天氣再炎熱,也不能停止我們前進的腳步,因為我們看到的遠處更美麗的風景與笑容。因為這裡的一切沒有想象中的美好。我們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力量的微薄,但我們更清楚這並不是放棄的理由,我時常會想起那個小男孩在落潮後的海邊檢小魚扔回海里的故事,誰在乎呢?這條小魚在乎。

  5、支教結束,完成支教總結、安全到家。

  三、支教收穫

  首先,在實習過程中,真正的付出之後實現了自我的價值,也認識到一次的支教僅僅是責任感的體現並非責任感的實現,要真正的實現我們的社會責任,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努力,需要更多的人前赴後繼來到這裡,將支教事業傳遞下去,將愛心留存下去,需要我們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夠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到他們。

  在這裡見到了中國的貧困地區到底有多麼的貧困,無論我們在網上在電視上看到多少都不會比親眼所見更有感觸。體會到了之後才更加懂得對生活對生命的珍惜,才明白什麼有一種幸福叫做知足。

  認識了許多來自全國各自各所高校志願者,我們一起生活,一起歡笑,一起流淚,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相互勉勵,為了更好的完成支教任務而共同奮鬥,攜手共進,建立非常深厚的友誼。同時這段時光,也必將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美好的印象,這份情誼也必將天長地久。

  體驗了人生,提高了自我。艱苦的生活條件,教學任務,我們所面臨的各種困難,讓我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堅定。

  >>>下頁還有更多

校園保安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醫德醫風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相關知識
大學生支教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大學生支教個人工作總結
大學生支教個人工作總結與計劃範例
大學生支教個人工作總結與計劃範例
大學生支教個人實踐總結
大學生村官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精選大學團支書個人工作總結
大學團支書個人工作總結模板
大學生村官個人工作總結
大學生支教實習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