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養生功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健康是人類最大的財富,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力和追求目標。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拍手功

  拍手功可以說功效非凡,幾乎所有急慢性疾病都可拍手而愈。尤其感冒的人,拍手拍到流汗為止約二十分鐘,感冒立刻痊癒;喝醉酒的人,拍手拍到流汗,酒醉就會全退;開車愛睏的人,把車子停妥,拍手一陣子,睡意會消除;心臟無力、心律不整的人,拍手二、三個月,就有改善;糖尿病的人拍手,血糖指數會逐漸正常;手指痠麻或顫抖的人,拍手一、二個月就會痊癒;高血壓的人拍手,血壓會下降;低血壓的人拍手,血壓會上升;痛風、頭暈、頭痛、鼻子過敏的人,拍手會逐漸痊癒;精神不振、容易疲勞、火氣大的人,拍手會慢慢改善等等” 。

  拍手為什麼會有這麼神奇的功呢?因為我們的手上有數百個穴位,拍手時可以振盪氣脈,帶動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含任督二脈的迴圈,而且把身上陰寒和汙穢之氣,從十個手指的尖端排山去。中醫說:所有的疾病都是氣血失調所造成的,血氣來引導,因此氣是健康的關鍵。氣的順暢與否會影響生理機能、內外分泌、血液迴圈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拍手既然可以促進氣血的通暢,當然可以改善疑難雜症。

  做拍手功時,由於兩手掌有節奏的強烈拍擊,會震動手上六條經絡井穴的氣血,使之暢通旺盛,井穴帶動了經絡,經絡連線著臟腑,從而使肺經、心經、大腸經、小腸經、心包經與三焦經之氣源源不竭的流向體內,補養心臟、肺臟以及大小腸、三焦。如果一面拍手,一面走路或原地踏步,腳上的肝經、腎經、膽經、膀胱經、胃經、脾經的六條經絡也會受到刺激,從而增強肝膽、脾胃、腎、膀胱之功能。

  :拍腳功

  郭博士指成長過程有兩個按鈕:嬰孩剛出世之後就要撐手撐腳,才能發育成長,這是先天的最原始動力,人體的機能從手腳開始,到年紀大了,腳部會首先衰退,因為它負責承託人體重量,腳部是吠陀醫學中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中地大元素,老人家下行氣不足,前列腺亦缺乏足夠運動,所謂人老腳先老,所以壯健的腳部很重要,宋美玲日日按摩腳部,活到百多歲。香港人太多病,食太多有毒食物,窮人沒錢醫病,常練此功就可取用自然界力量,自己修復自己。

  拍腳功做法:躺下身體,在後頸放一個包著毛巾的酒樽,以壓著頸椎背後的風池穴,然後腳踝互貼,一雙腳掌連續互拍,拍腳時可聽著拉丁或牛仔音樂,隨著節奏拍腳,以每分鐘百餘次的速度,拍十分鐘,有病者,可拍三十分鐘。拍腳初期,可能大小腿內側會感到痠痛,是正常現象。

  :日梳三遍

  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醫經典文獻《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認為:“諸陽之神氣皆上會於頭,諸髓之精氣皆上聚於腦,頭為精明之府。”也就是說,人體的精明活動,完全是靠人體先天和後天的精氣來維持。若有病變,則會出現“頭頸低垂,不能抬起,兩目凹陷無光”的精衰神亂之象。

  頭頂中央即前髮際後5寸與後髮際前7寸處有百會、四神聰、上星、頭維穴,項後枕骨一帶有風池、啞門、醫明、玉枕、翳風穴,兩鬃有太陽、率谷穴,額前還有印堂穴。如以梳子替代小銀針,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鍼灸性”的按摩或刺激,將會起到疏通十二經脈,促進大小週天血液迴圈,使氣血流暢,調節大腦神經功能,增強腦細胞的新陳代謝,延緩腦細胞的衰老,增強記憶力,醒腦提神,還能消除各種勞累疲倦、失眠煩躁、三叉神經痛、偏頭痛以及聰耳明目等多種作用,甚至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美容效果。

  為此,有人主張“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後梳一回,中午休息後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兩分鐘梳60-100次為宜。只要你持之以恆地梳頭,就會感到頭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髮變黑,食慾增加。由此可見,勤梳頭的確是一種保養人體精、氣、神的最簡單經濟的長壽保健方法。

  :常搓湧泉

  腳部乃“三陰交之始,三陽交之終”,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有26塊骨,19塊肌肉,33個關節,50多條韌帶,50多萬條血管,4萬多個汗腺。

  歷代醫學家認為,腳部保健並對全身健康有益的最重要方法是揉搓湧泉穴即腳心中央凹陷處。針炙經典文獻《靈樞·本輸》說:“湧泉屬足少陰腎經”,“腎出於湧泉”。

  意思是說,腎經之經氣猶如水井中泉水一樣,將從這裡源源不斷地湧出,長期不斷,經常以熱水浸泡後搓此穴,既可以溫補腎經,益精填髓,舒筋活絡,平衡陰陽,又可以舒通心腎,滋生腎水,抑制腎臟虛火,排洩體內毒素雜物;既可以促進下肢血液迴圈,禦寒暖體,緩解肌肉緊張,消除各種疲勞,又可以舒肝明目,清肺理氣,祛風溼,助消化,通大便,止瀉痢;同時,還能治療頭頂痛、疝氣、腎炎、性功能衰退、小兒驚風、失眠、高血壓、冠心病、心悸、咽喉腫痛、腳裂以及老年性四肢麻木等幾十種疾病。

  正因為如此,湧泉穴才被中外醫學權威譽為“健身之穴”。

  :扯拉搓揉

  拉耳保健法的操作方法是:以右手從頭上引左耳14下用右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左耳,再用左手從頭上引右耳14下即用左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右耳。

  此法簡便易行,效果良好,如再輔以按、摩、搓、揉、點、捏等手法,則更能強身健體,敷養腎元。現代醫學認為:耳朵上的49個穴位和各部位與體內的五臟六腑等器官以及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絡,因此把它形容為“縮小了的人體身形”。

  臨床實踐證明:採用扯、拉、按、摩、搓、揉、點、捏等手法,實際上就等於對雙耳進行特殊的物理刺激和鍼灸性治療。如果長期不間斷,除了具有良性震盪體位、反饋激發活氣、疏通十二經脈、加快血液迴圈、調理五臟六腑、健脾胃、補腎元和平衡陰陽、扶正祛邪、清肝明目、消疲安神、增強新陳代謝等功能外,還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利於膽道的通暢,防止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的發生發展;增強免疫力,調節肝臟抗病毒的能力,對肝炎的恢復有一定的幫助。

最減肥的養生菜
最簡單的養生方法
相關知識
最簡單的養生功法
女人最簡單的養生方法
最簡單的養生方法
簡單的養生方法
夏季簡單的養生方法
最簡單的養生湯
簡單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最好的養生功法
簡單的養生花茶製作方法
生活中最簡單的減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