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洲事蹟心得體會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要學習楊善洲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先人後己的高尚情操。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楊善洲事蹟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楊善洲事蹟心得體會範文1:

  我是一名普通的鄉鎮幹部,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女兒,鄉鎮工作千頭萬緒,錯綜複雜,面對著最為普通的老百姓,她們受教育程度不同,文化水平低,法律觀念淡薄,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不會有太大的報復,只想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想一家人平平安安,當秋收糧食豐收時就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候。屬於即得利益群體。近幾年來,國家的惠農,利農政策相繼出臺,資金扶持,專案支援等足以說明我們黨的心中是有百姓的,可是在具體專案的實施過程中總是千差萬錯,總有一種好心辦壞事的現象發生。這是為什麼呢?就拿現在搞的節水專案膜下滴灌來說吧,幾年的乾旱,使我們的地下水位明顯下降,對於我們這個以山坡地為主的鄉鎮,更能體會水的重要性。

  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搞節水膜下滴灌,按道理說應該能得到老百姓的積極響應,可是事實上卻相反,而是我們的幹部把它當成是一項硬性任務,天天蹲點,幫助老百姓去完成,農時不等人,種了這麼多年地的老百姓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嗎?那這又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這件事是政府部門牽頭組織的,多年的來的事例,讓我們的老百姓怕了,失去了信心了,所以只要是政府組織的事就心不甘,情不怨,那是怎麼立上項的呢,是我們的村幹部報上來,鄉里覺的行,就上報了呀,以往的專案都是這樣的呀,缺少民意基礎,我們的領導幹部不搞調研嗎,搞,只是通過召開村幹部座談會,種養大戶,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座談會來決定一個村的經濟發展,或是要求村幹部報一下自己村的發展,可是我們的村幹部也是為了自己的那一點利益,在那漫無邊際的吹噓著報,真的缺少事實基礎的,再加上我們的村幹部素質有限。

  讀了楊善洲的事我才明白,只有沉下去,真正的聽一聽老百姓的心聲,才能取得民心,只有更深入一步的調研,才能找對發展本鄉經濟的支撐點。那時我們的工作可能就好乾了。楊善洲在接到原地待命,有重要領導來訪時還能深入田間地頭,這樣的官,老百姓能不記的嗎?我們的黨能不記得嗎?所以才有了“心為人民原不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

  的提詞,誠然幸福一詞被寫入十二五,成為兩會的熱點,要想老百姓幸福,只有讓他們心服口服,真正感到黨和政府是為他們著想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幹部常深入基層,真正沉下心去了解百姓的心聲呀!我們中有的幹部說“只要集中精力幹好手裡的活,其它時間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去吧??試問這和鐘點工有什麼區別,那還要這一級組織做什麼呀?這也不能怨我們的幹部,是我們的組織體系,工作模式所決定的,所以都爭先恐後的當官或是往旗裡調,當然我個人也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我們普通,所以在百姓面前說話也沒有什麼份量,想幹點事,也是空頭支票,紙上談兵呀。“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真希望多一些像楊善洲這樣能沉的下去的幹部呀。

  楊善洲事蹟心得體會範文2:

  4月18日下午,我校全體教職工認真聽取了楊善洲事蹟報告,通過報告,讓我們認識了楊善洲老書記的生平事蹟,也讓我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有了深刻的體會,通過這次報告學習,我們對學習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變被動為主動,通過深刻反思和認真領悟,我有如下體會:

  一、要學習楊善洲用畢生精力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忠貞不渝地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不為權力所累、不為地位所累、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私情所累,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公僕本色。作為新時期的黨員,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要學習楊善洲艱苦樸素、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楊善洲同志出身貧寒、經歷坎坷,但他憑著一腔熱誠、腳踏實地的奮鬥一步一步成長為領導幹部後,始終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潔、艱苦樸素、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他一生艱苦樸素,時常是頭戴竹葉帽、腳穿草鞋以普通群眾的心態往來其間,始終如一地踐行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通過學習,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黨性修養,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赤誠之心對待群眾,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同時,時刻提醒自己任何時候不能因為身份地位的改變而忘本變質。

  三、要學習楊善洲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先人後己的高尚情操。他“為官”多年沒有為家人安置工作,連組織上給予的正常政策照顧也被他婉言拒絕了。他也沒有給家裡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卻把個人大量的積蓄投入到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上,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人民政府,縣裡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獻給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這正是楊善洲老書記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鍥而不捨的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廣大黨員學習的楷模。

  四、要學習他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他幾十年如一日,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退休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把畢生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獻給了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

  楊善洲老書記的一生是艱苦奮鬥、大公無私、一心為民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他身體力行“俯首甘為孺子牛”,創造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要求的業績。通過學習他的事蹟使我體會到,做好事業必須先做好人,必須端正心態,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不能好高騖遠,必須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勤勉敬業。我們在財務工作上要不斷創新工作作風,培養刻苦鑽研、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鍊意志,承擔挑戰性工作加強業務能力,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新創造,養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考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作為一名黨員,同時作為學校的財務人員,面對學校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我們要隨時謹記自己身上的責任,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教育我們身邊的人,促使他們端正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面對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績,以達到黨員“創先爭優”學習的目的,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楊善洲事蹟心得體會範文3:

  “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當官一場手空空,退休又鑽山溝溝;二十多年綠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場,創造資產幾個億,分文不取樂悠悠……”這首流傳於滇西保山市施甸縣的民謠,不僅唱出了當地群眾對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的敬重,還生動地向世人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60年如一日對理想信念的堅守。

  當一個老人悄然離去,魂歸故里,去擁抱屬於他的那塊熱土、那座青山時;當胡錦濤牽掛他、肯定他、全國各地在稱讚他、學習他時;當人們觸控著他栽下的樹,望著他20年披綠的林海時;當人們走進他棲身的油毛氈棚、掂量著那簡陋的栽樹工具時……。這些無不引發我們太多的思緒。

  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楊善洲老書記的於人之大誠,於黨之大忠,於民之大愛,這些也成就成就了他的大善,而他的這種大善是骨子裡固有的,更是後天在實際工作熔鍊出來的。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的我們更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範、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孩子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關心、熱愛孩子是教師最基本的天職。在活動中,以尊重孩子、熱愛孩子為出發點,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使孩子們愉快茁壯地成長。

  總之,只要每位教師都負起應負的責任,遵循教師規章制度,多奉獻一點愛心,像善洲老書記一樣,甘於清貧,經受考驗,我們的教育事業,一切都將美好起來。我堅信只要承擔了我所承擔的責任,就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楊善洲事蹟心得體會的人還:

楊善洲事蹟心得3篇
學習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蹟心得體會3篇
相關知識
楊善洲事蹟心得體會3篇
學習楊善洲心得體會_楊善洲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3篇
學習楊善洲先進事蹟心得體會3篇
學習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蹟心得體會3篇
學習先進教師事蹟心得體會3篇
教師學習先進事蹟心得體會3篇
學習優秀共產黨員事蹟心得體會3篇
學習抗震救災英雄事蹟心得體會3篇
教師學習抗震救災英雄事蹟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