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講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對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借鑑。

  

  近日,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併發出通知,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取得明顯成效基礎上,今年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旨在通過學習教育,讓廣大黨員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無論何時何地何事,都牢記黨員身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在“十三五”規劃開局起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中奮發有為、建功立業。

  “兩學一做”,貴在學。對一名共產黨員來說,自覺尊崇黨章、遵守黨規,學習領會黨的創新理論,是最基本的要求。學習黨章黨規,重在明確基本標準、樹立行為規範;學習系列重要講話,重在加強理論武裝、統一思想行動。總體來說,引導黨員通讀熟讀黨章黨規,須堅持正面教育為主,須弄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把握共產黨員為人做事的基準和底線;引導黨員理解掌握系列重要講話,須弄明白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黨在思想、政治、行動上的團結統一夯實基礎。

  “兩學一做”,貴在做。黨員合格的標準是具體的、明確的。利用學習教育的著眼點和落腳點,真正引導廣大黨員做合格共產黨員。突出問題導向,著力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理想信念動搖、黨的意識淡化、宗旨觀念淡薄、組織紀律渙散等問題。切實在做中學、學中做,達到 “學有所得”、“做有所用”的目的。

  “兩學一做”,貴在改。突出問題導向,聚焦問題查、對照問題改,端正思想作風,解決突出問題。弄清主次和輕重,什麼問題百姓反映最強烈,就先著重整改什麼問題,對要解決的問題排出任務書、列出時間表、明確責任人,細化整改內容、整改步驟、整改措施,確保整改一絲不苟落實;對出現一個問題要用“壯士斷腕”的勇氣、“刮骨療傷” 的氣魄,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進行整治。

  “兩學一做”,貴在幹。把學習教育著眼點、落腳點放在做合格共產黨員上,教育引導黨員具備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從而把開展學習教育與做好當前決勝同步小康、推進“四個全面”、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堅持幹字當頭、實幹興省,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幹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兩學一做”不是一次活動。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學習教育的內容安排、方法措施等都需從實際出發,注重分類指導,給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開展學習教育留出空間,發揮黨支部自我淨化、自我提高的主動性。黨委黨組要堅持兩手抓,防止“兩張皮”,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和全黨工作大局組織開展學習教育,把廣大黨員奮發進取、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激發出來,爭取成為“四講四有”優秀黨員,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講道德、有品行”其關鍵詞就在於道德品行。那麼什麼是道德呢?讓我們簡單地瞭解一下。

  一什麼是道德?道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繫,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範和行為活動的總和。有時專指道德品質或道德行為。這麼說很抽象,舉一個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父母子女很多,卻沒有人贍養老人的現象。對於這種現象,我們都會從道德的角度來評價。先是判斷這種不贍養老人的行為是不道德的,是不對的。評判的標準來自哪裡?一是傳統習俗,百善孝為先,孝敬和贍養老人是為人子女天經地義的事情。二是社會輿論,社會普遍對這種不贍養老人的行為持否定態度。三是發自內心熱愛父母的向上向善的本能,就是所謂的良心或良知。所以說基於以上三點,人們就對社會上不贍養老人的行為做出一種善惡的判斷。道德包含著品行,道德和品行我們經常聯在一起說,因為人的行為受思想的支配,有什麼樣的道德標準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品行。那麼道德有什麼用處呢?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道德通過確立一定的善惡標準和行為準則,來約束人們的相互關係和個人行為,調節社會關係,並與法一起對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2000年6月,《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法律與道德作為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都是維護社會秩序、規範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它們互相聯絡、互相補充。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範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由此可見,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主要有兩種調節方式,一種是道德,另一種是法律。道德和法律之間是什麼關係呢?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範社會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法規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規。我理解,法律是他律,道德是一個人的內心自律。道德是對人提出的一種高要求。而法律是對人的一種底線要求,一個人如果道德滑坡,而不能自我調控剎住車,遲早會突破法律的底線,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在社會生活中,一般情況下我們首先是靠道德來調節社會關係,最突出的表現是人們會普遍遵守對約定俗成的秩序或規則。比如說,公共場所不能吸菸,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開車要遵守紅綠燈的規則。如果在人們社會輿論譴責之下,依然無效,就會上升到法律層面來調節。所以說道德的主要功能在於約束個人行為,調節社會關係。

  在人類社會交往中,在人的能力、智慧和道德同樣重要,但在這三個方面,人們往往把道德品行擺在首要位置,成為評價一個人的為人處事的主要標準。義大利詩人但丁有一句格言: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望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美國前總統林肯有一名言:能力將你帶上巔峰,但德行讓你常駐那兒。中國老百姓常說:“有德有才是精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我們黨的用人原則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一般的人才使用原則是有德有才提拔重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使用。由此可見一個人道德品行對一個黨員幹部的影響有多麼大。

  三共產黨員的道德品行包括哪些方面?

  要求,黨員幹部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作為黨員首先要明大德。明大德對於共產黨員來說,講政治品德。政治品德主要包括共產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態度、政治紀律、黨性原則等方面的表現。指出,忠誠是共產黨人政治品質的本質和核心,入了黨,就要一輩子一心一意跟黨走,對就要知恩感恩報恩。佛家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意思是說一個人做事情,始終如一的保持當初的信念,最後就一定能得到成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常想一想,當初為什麼要向黨組織遞交申請書?時常想一想,在鮮紅的黨旗面前,自己作出了什麼莊嚴宣誓?時常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還保留著那份對黨的赤誠之心?對黨忠誠、永不叛黨是寫在入黨誓詞裡的。如果一個黨員,身在黨內,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對黨的事業不聞不問,黨安排什麼工作也不幹,黨說往東,你偏往西,百姓對黨有誤解的地方,你也跟說人云亦云,說三道四,那麼黨要你這樣的黨員幹啥?作為共產黨員就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這是最基本的政治品德。

  守公德即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共產黨員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全體公民約定俗成的最起碼的道德準則。比如要使用文明語言,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保護生態環境,遵紀守法。行有行規,從事具體職業的黨員也要模範遵守行業操守、行業紀律規定。比如教師這個職業的道德要求是教書育人,誨人不倦,這是職業操守。如果違背了職業操守,將受到人們的非議。醫生的職業道德是實行人道主義,救死扶傷,如果有某個大夫見死不救,吃拿卡要,就突破了醫生的道德底線,就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黨章中規定,共產黨員永遠是普通勞動人民的一員,不得搞特權。所以共產黨員要模範地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嚴私德中的私德即指個人品德和家庭美德。俗話說:正人先正己。共產黨員在品德修養上首先要管住自己,管好家人。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的起點,如果一個黨員幹部連自己和家人都管不住怎麼能治理國家呢?現在很多領導幹部犯錯誤都與自己的家人有關係。當然,他自己和他家人,誰把誰拖下水,還不太好說。蘇榮的腐敗是典型的家族式腐敗,蘇榮在悔過書中說:我家成了“權錢交易所”我是“所長”,老婆是“收款員”。一家老小几乎都參與其中。真是腐敗摟錢全家總動員!不僅自己滑向深淵,家人也去監獄裡“團聚”了,這是很悲哀的。

  通過講解,我們不難發現,公德包括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私德包括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合起來就是我們黨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四個方面。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這是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也是面向全體黨員從集中性教育活動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

  方案中提及“合格黨員”標準,即做到“四講四有”: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筆者以為,做一名合格黨員,“知行合一”很關鍵。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要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通俗地講,“知”是指思想,行指一個人的實踐。具體到一名合格黨員的“知行合一”,就是通過學習提高思想認識,並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用思想錘鍊自身品行、指導自身行為,踐行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那麼,怎樣做到“知行合一”,做合格黨員呢?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深學真信,做到“有信念”、“有紀律”。知為行之始,開展“兩學一做”,思想建設要放在首位,基礎在學。學什麼?一要學習黨章黨規,學習黨的歷史、革命先輩和先進典型,從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訓;二要學系列講話,學習關於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重要思想,以及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只有深刻學習領會黨規黨紀和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才能進一步堅定自身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政治和大局意識,樹立風清氣正的情懷,真信並敬畏黨規黨紀,做到心中“有信念”“有紀律”。

  細改善規,做到“有品行”“有作為”。深學真信讓黨員“有信念”“有紀律”,是做一名合格黨員的基礎,但歸根到底還要看怎樣做,“做”是對思想認知和領會的檢驗。因此,“做”是關鍵。具體到每一名黨員同志,就是要看是否用思想指導自身行為,對照理想信念動搖、黨的意識淡化、宗旨觀念淡漠、精神不振、道德行為不端等問題整改規範自身言行,是否在實踐中對標黨章黨規自覺“看齊”,將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當作幹事創業的指引,用行動去落實、向實踐要成效,做到“有品行”“有作為”。

  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一名黨員同志,只有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思想和行動步調一致、互為印證,方可稱為“合格黨員”,才算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和期盼。

兩學一做講道德重品行做表率心得體會
黨員政治理論學習心得體會3篇
相關知識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心得體會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主持詞3篇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會議記錄
關於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
領導幹部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
幹部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
教師黨員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
教師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
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總結
幹部關於講道德有品行專題討論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