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紅色之旅心得體會4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井岡山,革命的搖籃,新中國的起源地,是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出處所在。今天小編整理了井岡山紅色之旅的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井岡山紅色之旅心得體會篇一

  經過五天的紅色之旅,不單單是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更是一次心靈的震撼和洗禮,更多的是感慨和收穫。

  一、感受和心得,這次旅行對於我而言不僅使我增長了知識,也更進一步瞭解了歷史,對心靈的又一次洗禮。

  井岡山,革命的搖籃,新中國的起源地,是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出處所在。也瞭解了在艱苦條件下,井岡山在新中國成立中它的地位。

  在歷時兩天的行程中,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和對革命老區崇高的敬意,參觀每一個景點。在井岡山烈士陵園門前的重溫入黨宣誓,更是心潮澎湃,甚至比當年的入黨宣誓更勝一籌。隨後參觀了黃洋界哨口、大井朱毛故居、小井紅軍醫院、造幣廠,瞻仰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等。一路上我感受著道路的蜿蜒崎嶇,雖有山路給身體所帶來的不適,但是所到之處,我無不被每件歷史實物及革命先輩英勇事蹟所感染,一切的不適都煙消雨散,腦海中不斷浮現電影中革命先輩帶領老區人民與敵人浴血奮戰的動人場景;小井紅四軍醫院 舊址是一座古老的二層木樓,十分簡陋,顏色呈灰黑色,如浴火後的殘體。當年,為了改善紅軍傷病員的醫療條件,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決定建設較好的紅軍醫院。紅軍官兵們紛紛將平時發的伙食尾子募捐出來,軍民們自己動手,就地取材,在小井建成了這所杉木皮蓋的屋面、全木質結構、上下兩層共32間的紅軍住院部,取名“紅光醫院”,裡面光線很暗,條件更是無法想象的簡陋,竹子的手術刀、鑷子、山上採的草藥等等可正是這裡,醫治了許許多多將士,使得他們能重上戰場與敵廝殺。

  尤其是在小井紅軍醫院曾志的女兒陶斯亮對她母親一生的評價,對我觸動很大,她說:“您所奉獻的超出一個女人,您所給予的遠遠超出一個母親。”同樣是女人同樣是母親,而烈士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她所做出的貢獻和犧牲,是我們現代女性所不能比的。 她具有常人難於超越的崇高信仰,而我作為新時代女性自愧不如。

  從井岡山開始,星星之火燃遍九州。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 井岡山精神也將激勵我繼續努力! 二、 下步工作打算

  通過此次紅色之旅,使我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我深深感悟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神聖和先烈們的偉大,一次次在心裡經歷了前所未有震撼,井岡山現在一片祥和寧靜,槍聲和炮聲早以不復存在,只有青山依舊,訴說著人間的悲喜。如果沒有先烈們的浴血奮戰,那裡有我們現在優越的生活環境。回顧戰火硝煙的年代我們更應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在今後平凡的工作崗位中,我更加要好好珍惜、求真務實、紮實工作,一定要發揚紅軍的光榮傳統,弘揚井岡山精神,以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做好本職工作,把井岡山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當中。接受了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追憶了井岡山革命先烈英勇抗敵、頑強鬥爭的感人歷史,緬懷了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以“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激發我們的革命熱情,更加堅定了我工作的信心,在今後的工作與生活中,碰到困難在所難免,但就像毛主席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所述: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願為我我所熱愛老齡事業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井岡山紅色之旅心得體會篇二

  11月7至10日,我院組織全體幹警赴井岡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回顧黨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井岡山,1927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親手開創了中國革命第一個農村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因此我院開展的“紅色之旅”思想教育活動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對此次井岡之行也有著深刻的體會。

  首先我們參觀了天下和一山——井岡山,井岡山是我黨創立的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見證中國歷史偉大轉折的一座不朽豐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中國革命開闢了新的道路,在這裡,中國共產黨員擎起了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第一面旗幟,開創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井岡山開始,星星之火燃遍神州大地,到達井岡山後我們首先參觀的是黃洋界哨口工事,毛澤東手書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朱德題寫的“黃洋界”,似乎又使我們隱約聽到“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的隆隆炮響和當年的紅軍的吶喊、廝殺的歡呼,閉目凝思,終於明白井岡山的土地為什麼像血一樣紅,幾十萬革命志士的鮮血煥發出星星之火,點燃了神州大地,照亮了革命前程,壯士的英魂縈繞在山水之間,給巍峨秀麗的井岡山平添了幾分英氣,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參觀了井岡山紅軍造幣廠遺址,井岡山烈士陵園等紅色革命遺址,在井岡山烈士陵園,我感受到當年革命領袖、紅軍戰士和井岡山人民在敵人嚴密封鎖的情況下所進行鬥爭的艱苦。

  我以前都是從書本上了解一些井岡山斗爭的歷史,這次上山才具體地知道了井岡山根據地是在許多山峰中的五塊大小不等的平地上建立的,與山下通過五個哨口的小路相連,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領部隊的七百人上井岡山開始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政權的新民主主義道路,井岡山根據地人數最多時達萬人,由於戰鬥頻繁,敵人封鎖,衣食住行極為困難,紅軍醫院傷員最多時達八百多人,而醫生僅有2人,另外有幾個懂中醫草藥的,許多器械用毛竹製成,手術刀用梭鏢代替,個別領導負傷,只發一包鹽來洗傷口,算是特別照顧,困難之大,鬥爭艱苦,今天想起來真有些難以置信,然而先輩們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開拓創新,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精神,使中國革命沿著井岡山開闢的道路,取得最後的勝利。

  井岡山之行雖然短暫,但井岡山給我們的震撼是井岡山之前無法想象和無法感覺到的,特別是對xx同志概括的井岡山精神內涵:“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勇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我們體會到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是許多革命前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加倍珍惜。

↓↓↓ 下頁更多"井岡山紅色之旅心得體會" ↓↓↓

參觀井岡山心得體會6篇2
參觀江西省博物館心得
相關知識
井岡山紅色之旅心得體會4篇
井岡山紅色之旅心得體會
紅色之旅心得體會範文
紅色之旅心得體會作文精選
關於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作文
參加紅色之旅心得體會作文精選
關於紅色之旅心得體會
黨員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_黨員參加紅色之旅心得體會***2***
井岡山幹部培訓心得體會3篇
井岡山學習培訓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