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導論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在機械專業教學中,以不借助電腦、投影儀和幕布等多媒體裝置而進行教學的這種傳統教學方式中的弊端已經日益凸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機械工程導論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農機安全風險評析

  1農業機械安全風險評價過程

  農業機械安全風險評價是採用科學的方法和程式識別、分析農業機械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針對原因採取措施以消除或減少農業機械在安裝、使用、維修等環節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預防安全事故,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安全。其過程包括風險分析產品限制的確定、危險識別、安全風險評估、安全風險評定和風險減少。安全風險評價為迭代過程。通過安全風險評定,對不可接受的安全風險,應採取消除或減少風險的措施,並重新進行風險包括再生風險分析和評定,直至安全風險降到可接受的程度。

  2農業機械危險識別

  在對危險識別前,首先應確定機械的限制。即描述產品作業功能、預定使用範圍、可預期的誤用、使用和維修環境,以確定危險識別範圍。一般可根據產品功能及使用操作來描述。如拖拉機加油、加水、上車、啟動、前進、轉向、倒退、制動、停車、駐車、下車、懸掛、牽引、提升、維修等。危險是指潛在的傷害源。農業機械產品存在的主要危險包括:機械危險如擠壓、剪下、衝擊、纏繞、吸入或捲入、切割、高壓流體噴射等、電氣危險如與帶電部件接觸、熱危險如與高溫物體接觸、熱輻射等、噪聲危險、振動危險如座椅、手把振動、材料和物質產生的危險如人體與農藥接觸及滑落、絆倒及跌落危險。不同農業機械產品,可能產生危險的形式及多少各異。危險識別目的是在機械限制範圍內確定並形成危險、危險狀態和危險事件的清單。危險識別應在農業機械的壽命期間內系統地識別所有階段如運輸、安裝、使用、停用、維修等的全部相關任務中可預見的危險。危險識別一般採用至上而下及至下而上兩種方法。至上而下法是以潛在的後果如擠壓、燒傷清單為起點,確定造成傷害的危險。至下而上法是以檢查所有的危險為起點,考慮確定的危險狀態下所有可能出錯的途徑如制動功能失效、人為差錯及其導致傷害的方式。相比而言,至下而上法更為全面徹底,但過程較複雜。

  3農業機械安全風險評估

  安全風險為傷害發生的概率及傷害造成嚴重程度的綜合。農業機械安全風險評估是依據農業機械產品的危險識別結果,確定各種傷害發生概率及傷害造成嚴重程度的過程。目的是確定每個危險狀態或事故的最高安全風險。通常用等級、指數、或分數表示安全風險的大小。評估傷害發生概率應在考慮暴露危險區人員、危險事件發生可能性產品特徵、產品成熟度、生產企業規模、生產方式、避免或限制傷害等因素後確定。傷害造成嚴重程度可在考慮傷害或影響健康的程度如輕微、嚴重、死亡及傷害的範圍如人數後確定。安全風險評估方法分為定性評估法和定量評估法兩類。常見方法有風險矩陣法、風險圖法、數值評分法、定量風險評估法和綜合評估法。其中風險矩陣法和風險圖法較簡單,也較常用。

  3.1風險矩陣法

  風險矩陣法是針對每一識別的危險,將決定危險事件風險的兩個因素即傷害嚴重程度和引起傷害的概率劃分為相應等級,形成風險矩陣,用交叉單元來定性地衡量風險大小的方法。該方法包括風險矩陣選擇、傷害嚴重程度評價、傷害發生的概率評價和得出風險等級四個步驟。

  3.2風險圖法

  風險圖以決策樹為基礎發展而來,其特點是使所評價的危險形象化,便於分析比較。風險圖中,每個節點代表一個風險引數嚴重程度、暴露度、危險事件發生概率、避免可能性,每個節點的分支分別代表相應風險引數的等級如輕微的、嚴重的。風險評估時,從起點開始,在每個節點處沿著所確定等級的分支向前,末端指向就是風險等級。

  4農業機械安全風險的減少

  安全風險評價目的是減少或消除不可接受的安全風險。安全風險由安全風險因素構成,減少或消除安全風險就要減少或消除影響風險等級的風險因素危險源、發生的概率或傷害程度。而減少或消除影響風險等級的風險因素可通過在產品設計階段及在使用階段採用相應措施來實現。

  4.1在產品設計製造階段採取消除或減少安全風險的措施

  1本質安全設計製造。即通過產品設計製造消除或減少危險。如去除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機覆蓋件上存在的銳角,加大拖拉機操作手柄與相鄰部件的間隙可以消除其帶來的劃傷或擠壓危險。不是所有的危險可以通過產品設計製造完全消除,當存在設計不能消除的危險時,應通過設計製造減少風險。如降低高地隙自走式噴藥機的行駛速度和質心高度來提高穩定性;採用減震機構減少拖拉機座椅振動等。本質安全設計製造是減少安全風險最有效的措施,應優先採用。2安全防護措施。當不能通過產品設計製造消除或充分地減少安全風險時,應採用限制暴露於危險、減少危險事件發生概率或消除或降低傷害可能性的安全措施。如對收割機、拖拉機外露旋轉件加裝防護罩,對動力噴藥機安裝安全閥限制壓力。3使用資訊。使用資訊是對採取本質安全設計和防護措施後的遺留安全風險提出使用警告,以降低傷害發生的可能性。如在農業機械危險部位貼上安全警告標誌、標籤;安裝喇叭、後視鏡等訊號裝置;在產品使用說明書中說明安全使用規則;限制使用範圍等。

  4.2在產品使用階段採取減少風險的措施

  多數農機產品在產品設計製造階段採取安全風險減少措施後,因產品具有的固有特性、生產與設計的差異等原因,仍然會遺留安全風險。對此,應在使用階段對遺留安全風險採取針對性措施。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實施行政許可管理,即通過實施許可制度減少傷害發生的可能性。如我國實施的拖拉機駕駛員駕駛證制度;拖拉機、收割機安全年檢制度;植保機械實施CCC認證制度等。二是制定安全操作規程。三是對使用者進行培訓。四是使用個體防護裝置,如佩戴防毒面具,防護手套,安全帽等。5結束語採用科學的方法和程式可以有效地識別、評估、減少農機產品存在的安全風險,提高農業機械產品使用安全性。安全風險識別及評估的結果是科學制定農業機械產品安全標準、安全監管措施的基礎。

  二:農業機械技術變化及維護

  1.農業機械技術狀態的變化規律

  農業機械在投入使用以後,隨著時間的增加,其主要的技術性能指標會逐漸與初始標準值產生偏離。當技術性能指標尚未超出允許的極限值時,機械滿足基本要求而正常工作,可以認為這時的技術狀態是正常的。當超出允許的極限值以後,機械不能滿足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例如工作質量差、工作效率低、經濟效益急劇下降、機械故障急劇增加等,這種現象稱為技術狀態惡化。這時應當停止使用,進行修復或報廢。農業機械技術狀態的具體變化過程雖然比較複雜,但是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例如曲軸與軸承、活塞與缸套等運動配合件的基本惡化形態是配合間隙增大,其規律是:配合間隙的增加速率在工作初期較大,當工件相互磨合之後,間隙增加,速率下降,並且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當配合件間隙增大到極限值後,在配合件之間將出現撞擊作用和潤滑條件惡化,如果繼續工作,會造成機器的損壞。

  又如過濾式機油濾清器,其基本惡化形態是濾網髒堵,它的變化規律是:在工作初期由於過流量大,濾網表面隔濾機油中雜質的作用較強,雜質積累速度較快。隨著工作時間加長,濾網表面髒堵程度加大,機油通過量減少,隔濾雜質的作用減弱,雜質積累速度減慢。一旦濾網表面完全堵塞,就會完全喪失其隔濾雜質的作用。機械的其它零部件,也都有自身的技術狀態變化規律。由於各種零部件的材料、工作條件和所起的作用不相同,在工作過程中技術狀態的變化形態和規律也有差別,他們都對整機的技術狀態變化規律產生影響。其中,主要零件的影響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深入瞭解各主要零部件技術狀態的變化規律,可以預測整機技術狀態的變化趨勢,以便主動採取各種有效技術措施。比較複雜和貴重的農業機械,並不是一次性使用後立即報廢,而是經過反覆修理繼續使用的。在機械的主要效能指標臨近極限時,適時進行修理,使主要效能指標基本恢復到標準值,機械就可以再次投入使用。在技術指標許可的條件下,儘量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採取各種技術措施以保持和恢復機械的技術狀態。

  2.農業機械的維護制度

  農業機械的技術維護制度,是在使用過程中為保持和恢復機械的正常技術狀態而執行的一種技術維護體制,它包括應採取的各種技術措施的內容、進行方式以及必須達到的標準。儘管目前農業機械大部分由農機戶自主經營,但是,科學的維護制度還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只有延長農業機械使用壽命,才能給農民帶來直接經濟效益,同時也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目前,主要有三種維護制度:

  一是故障維護制度。機械一直使用到出現故障或損壞時才被迫停車進行維護。當前農機戶普遍採用這種被迫的維修制度,雖然可以節省日常的維護費用,並且有可能使某些零件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是由於機器技術狀態早期惡化,非但不能使全部機器零件的技術壽命得到充分利用,還常常引起嚴重的損壞,使機械無法修理而早期報廢。

  二是定期維護制度。按固定的週期對機械進行強制性技術維護。它的週期是根據機械技術狀態的變化規律確定的,可以按計劃對機械採取技術維護措施,預防機械發生故障而損壞,保持機械工作的可靠性。這是一種科學的維護制度,但未引起農機戶的普遍重視。

  三是按需維護制度。定期對機械進行不拆卸檢測,按照技術狀態的需要對機械進行維護。這也是一種計劃預防維護制度,它既可以保持機械有高度的使用可靠性,又可以使機械零部件的技術壽命得到充分利用,它比定期維護制度還先進。建議農民朋友廣泛採用。

電力自動化研究畢業論文
工程機械發動機維護論文
相關知識
機械工程師求職信範文
機械工程導論論文範文
機械工程畢業論文
機械工程畢業論文範文
大學機械工程畢業論文
學生機械工廠實習總結範文
高校大學生機械課程設計總結範文
機電工程系求職信範文3篇
機械工程類論文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