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成本會計及其借鑑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作業成本會計ABC是一種決策支援工具,它能使您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產品和生產成本。在《作業成本會計——在中小企業中的實施方案》一書中,執業會計師道格拉斯·希克斯通過闡述作業成本會計應用程式以及如何運用作業成本會計改進企業經營決策,向您提供作業成本會計的應用指南。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作業成本會計及其借鑑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閱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業成本會計及其借鑑全文如下:
 

  摘 要:作業成本Activity - Based Costing是企業管理與管理會計相結合的產物。目前,在我國商業銀行推行作業成本,對於我國商業銀行適應市場競爭需求,強化管理和科學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作業成本 開發銀行 經營目標 成本管理
 

  一、作業成本會計簡介

  作業成本Activity - Based Costing理論產生於20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是包括新型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思想、橫跨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會計學最新發展成果。作業成本會計主要發源於美國,為哈佛大學的著名會計學家羅伯特·科普蘭Robert S· kap lan和羅賓·庫珀Robin Cooper所極力倡導。作業原是管理學概念,指生產工藝過程中可區分的獨立環節。作業成本會計將管理學上的作業概念引入會計學,認為作業是基於一定目的,以人為主體、消耗一定資源的特定範圍內的工作。作業成本會計的理論基礎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並導致成本發生。因此,在成本核算上,作業成本會計突破產品這個界限,使成本核算深入到作業層次,以作業為單位收整合本,並把“作業”或“作業成本池”的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到產品,從而保證產品對成本的完全吸收。

  作業成本會計的主要特徵:

  1. 作業成本會計改變了人們對成本內涵的認識。傳統成本觀認為,成本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資金總合。作業成本會計認為,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是為滿足顧客需要而設計的一系列作業的集合體,它表現為一個由此及彼、有內向外的“作業鏈”。每完成一項作業就要消耗一定的資源,而作業的產出又形成一定的價值,轉移給下一項作業,按此逐步推移,直到最終把產品提供給企業外部的客戶。最終產品,作為企業內部的一系列作業的總產出,凝聚了在各個作業上形成而最終轉移給客戶的價值。

  2. 作業成本會計改變了人們對成本的經濟內容的認識。傳統成本觀念下,產品成本是指其製造成本,只包括直接成本和期間費用,因而產品成本是不完全成本。作業觀念下的產品成本則是完全成本。作業成本會計認為,就某個作業中心而言,該作業中心所有的費用支出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對最終產出有益的支出,因而都應計入產品成本。因此,不同於傳統的變動成本法,作業成本法通過作業,將企業成本完全分攤到產品和客戶上。

  3. 作業成本會計不僅包括成本核算方法,還包括成本管理思想,是橫跨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會計學前沿理論。通過分析作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增值作業和非增值作業,並建議通過消除非增值作業,從而達到完善企業管理和提高經營績效的目的。
 

  二、借鑑作業成本制度,加強開發銀行成本管理

  隨著我國市場取向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體制多元化格局的逐步建立,適應新型經濟成分金融需求的新型金融機構迅猛興起與發展,境內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也由此日益加劇。隨著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市場份額的逐步縮小,各行紛紛放棄原有的粗放型經營管理模式,轉而更加重視銀行內部的成本管理,以期通過調整成本結構,優化資源配置來達到提高經營效益、完善執行機制的目的。如,工商銀行在選擇部分省市分行試點的基礎上,現已在全行範圍內逐步推行全面成本管理;開行也日益重視集約化經營,樹立收入成本核算觀念,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逐步形成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相結合的會計管理體系。在當前由政策性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軌之際,全面推行管理會計,其目的不僅僅在於要加強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更在於通過實施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實現開行國際一流的經營管理目標,合理體現產品利潤和成本的配比。

  針對我行目前情況,作用成本法有以下優點:

  第一,作業成本會計將有利於我行加強戰略管理。戰略管理需要銀行確認並關注於利基市場———核心產品和核心客戶以及優勢作業環節———核心能力。作業成本會計通過將銀行創造價值的過程分解為作業鏈和價值鏈,並具體指出銀行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價值鏈上的哪些特定戰略環節戰略環節指為銀行創造價值的主要環節 ,從而向銀行管理層提供各項作業的多維資訊,以供管理層作出戰略決策。對於那些既非優勢作業也非戰略環節的作業,作業成本會計建議通過外包的方式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這一點我行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而對於戰略環節,作業成本會計則建議想方設法使之成為優勢作業,從而提高競爭力。基於作業成本會計的銀行資源戰略性再分配將有利於培養我行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作業成本會計是解決開行當前推行管理會計過程中所遇困難的有效途徑。為建立健全縱橫兩個方向的激勵約束機制,應加大力度推行管理會計,以期實現對產品和部門的效益評價。其中所遇的難題之一就是如何將大量的共同費用合理地分攤到產品,從而較為準確地確定產品成本。作業成本會計通過將資源先分攤到作業,然後根據產品對作業的消耗情況,將成本分攤到產品的原理,為管理會計提供了一條較好的解決問題思路。

  第三,作業成本會計也是適應利率市場化改革需要,正確確定利率報價的保證。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將逐步擴大商業銀行自主確定利率的範圍和許可權。可以預見,利率將成為各家銀行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正確確定利率報價是開行參與市場競爭的基礎。

  當然,受我行現有技術手段及管理水平限制,要求全行在短期內統一推行作業成本會計是不現實的。目前可以採取“分步試點、先易後難、先粗後細、逐步完善”的指導思想和操作原則。

  首先,選擇部分業務流程較為規範、具有一定管理基礎的分行進行作業成本會計的試點,在“解剖麻雀”的基礎上逐步積累經驗,是為“分步實施”。這樣既可以減少試點成本,又可以樹立良好形象,為在全行全面推廣作業成本會計進行充分的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為作業成本會計在我行的順利實施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其次,結合目前業務狀況,“先難後易”對金融產品進行流程分析和作業識別。商業銀行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和人力資源,為客戶提供的、具有收入和成本特性的一系列服務,就是銀行經營的金融產品。商業銀行作為金融百貨公司,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代理收費等等服務,都可以視為金融產品。每一項產品由於流程不同、投入不同,因而成本也不相同。但是金融產品都消耗作業和資源,從而都具有成本特性,這一點無論對於政策性業務還是商業性業務是相同的。

  作業成本觀要求銀行首先分析不同產品的業務流程、識別不同作業,然後衡量各個作業耗用的資源,從而確定產品成本。因此,開行在推行作業成本會計過程中,首先就應該對經營產品的業務流程進行分析,並識別作業。如發放貸款作為一項產品,要經過專案開發、入庫、專案評估、信貸審批、簽定合同、辦理劃款記帳、結息、催收司法訴訟、申請法律執行等流程,相關流程在進行歸併之後就可以識別為一項作業,作為成本歸集的物件。當然業務流程的分類和作業的識別可以根據管理需要逐步細化和細分,可以選擇在推行作業成本會計的早期先歸併較大的流程形成較粗的作業,待管理細化後,再對業務流程和作業進行更為細緻的分析和識別,是為“先粗後細”。

  再次,選擇合理的成本動因,將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與作業的識別類似,成本動因的選擇也可以遵循“先難後易”的原則。在銀行經營相對穩定的時期內,可以根據經驗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關鍵因素作為成本動因,將資源成本經由作業追蹤到產品上去。隨著作業的進一步細分,成本動因的選擇也可進一步多樣化。

  最後,在能夠較為準確地運用作業成本會計計算出產品成本之後,無論對於政策性業務還是商業性業務,我行未來都應加強對作業和產品成本的分析。通過對業務流程成本、質量和時間的分析,找出哪些是增值作業、哪些是非增值作業,哪些產品具有競爭力、哪些產品不具有競爭力,從而當前經營各種產品的業務流程進行整合和重組,為提高開發銀行綜合競爭力提供有力保障。

成本會計的發展及策略論析論文
對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核算的新思考論文
相關知識
作業成本會計及其借鑑論文
略論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及其應用論文
中小企業現代成本會計現狀分析論文
物流成本會計研究初探論文
反傾銷成本會計問題研究論文
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後續教育培訓及其借鑑論文
我國企業成本會計應用研究及發展趨勢
企業成本會計準則構建研究論文
林業企業成本會計問題的思考論文
成本會計學習總結範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