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面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是指各級地方政府成立的以融資為主要經營目的的公司,包括不同型別的城市建設投資、城建開發、城建資產公司等企業事業法人機構,主要以經營收入、公共設施收費和財政資金等作為還款來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閱讀!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全文如下:
 

  一、引言

  地方政府通過組建融資平臺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融資由來已久,但投融資平臺發揮主導作用則是從2008年應對金融危機的衝擊開始。2009年初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釋出《關於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援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組建投融資平臺,發行企業債、中期票據等融資工具,拓寬中央政府投資專案的配套資金融資渠道”,這被視為對地方政府組建投融資平臺的肯定和鼓勵。

  隨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數量和融資規模的飛速發展,其潛在風險引起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為有效防範財政金融風險,加強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管理,2010年6月國務院釋出了《關於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這體現了管理部門在肯定地方融資平臺公司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關注其亟需解決的問題。

  本文通過對某地區融資平臺公司的調研,對其面臨的問題進行剖析,進而提出政策建議,以促進其規範發展。
 

  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基本情況

  1、融資平臺主要集中在區縣,但融資總額各區縣相差較大

  在該地區可以界定為政府融資平臺的公司中,23%的融資平臺公司隸屬於市本級,77%的融資平臺公司隸屬於區縣級。在該地區的融資金額中,64%的資金為市本級的融資平臺公司所融資,36%的資金為區縣級融資平臺公司所融資,在區縣融資的總額中,融資最多的區縣佔區縣融資總額的33%,融資最少的區縣僅佔區縣融資總額的0.8%。

  2、資金主要投向公益性專案,且以基礎設施為主

  目前,融資平臺公司所籌資金用於公益性專案的資金佔融資總額的59%,用於準公益性專案的資金佔融資總額的22%,用於非公益性專案的資金佔融資總額的19%,由此可見,融資平臺公司所籌資金的81%用於公益性和準公益性專案。在用於公益性專案的資金中57%投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3、融資方式單一,且融資期限較長

  截至2010年3月,融資平臺公司通過銀行貸款方式所獲取資金佔融資總額的85%,其他方式融資僅為融資總額的15%。在通過銀行貸款所籌資金中中長期貸款佔全部貸款的84.69%,短期貸款僅為全部貸款的15.31%。

  4、融資平臺盈利能力較差,還款以政府性資金為主

  從某地區的調研情況來看,該地區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僅為4%,低於全國同行業的平均值。融資平臺公司只能依靠政府資金來償還剩餘的銀行貸款,需要政府還款的金額佔總額的47.67%,專案收益還款佔總額的36.7%,單位自有收入還款佔總額的15.63%。
 

  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面臨的問題

  1、巨集觀經濟方面

  1政策規定強調整齊劃一,未能體現地區特點。從目前國家頒佈的有關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政策來看,在檔案中關於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相關管理規範及建議,都是採用全國統一的標準,沒有將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同狀況及職能一併進行考慮。根據這種統一標準的政策來規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必然會造成某些地區管理上的扭曲。

  2政策變動頻繁,影響融資平臺的預期。2008年底為應對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監會聯合釋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被視為鼓勵地方政府組建融資平臺。時隔一年,國家有關部門又出臺了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清理規範。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前後政策變動使得地方融資平臺處在“冰火兩重天”之中。政策的這種逆轉式變動,會嚴重影響地方融資平臺的預期,使其無所適從。

  3貨幣政策趨緊,後續融資不足。“十二五”期間,我國巨集觀經濟政策從“保增長”向“促轉型”轉變。貨幣政策由適度寬鬆變為穩健,這表明未來五年,我國貨幣信貸的增速將會放緩。同時,銀監會要求各商業銀行在貨幣從緊的背景下,要確保全年的小企業貸款增幅不低於本機構當年全部貸款的平均增長速度。由此可見,政府融資平臺的信貸額度將會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融資平臺公司在建專案的後續資金供給不足。
 

  2、銀行系統方面

  1銀行收益壓力大,貸款金額迅速膨脹。大多數商業銀行的收入還嚴重依賴息差,淨利息收入在銀行營業收入中所佔比重平均高達83.74%。商業銀行要保持收入增長就必須擴大信貸規模,以量保利。2009年以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需要大量資金的同時,商業銀行為了保證收益需要大量放貸,二者一拍即合,這就造就了2009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金額急劇增加。

  2銀行風險控制嚴格,政府貸款有保障。我國的銀行監管體系一直將商業銀行的風險控制放在首位。雖然大多數企業經營面臨資金壓力,但依託政府信用的地方財政,包括其直接擔保或隱性擔保的政府融資平臺,成為商業銀行唯一可以信賴的物件。為了能夠吸引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各商業銀行對政策的把握不同,放貸標準也不同,行業內的不規範競爭問題嚴重,而政府融資平臺傾向於選擇條件寬鬆的銀行作為合作物件,這些反而不利於銀行信貸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3監管不力,存在多頭放貸。由於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期限較長,且有政府背景,銀行與政府融資平臺之間地位不對等,資訊不對稱。銀行對政府融資平臺貸前調查和貸後資金監控困難,政府融資平臺間相互擔保問題普遍,這雖然既滿足了銀行貸款擔保的要求,也滿足了政府融資平臺融資的需要,但是這種擔保必然會對以後的還款產生影響。同時,一個政府融資平臺往往同時運作多個專案,在多家銀行都有貸款,存在多頭放貸現象。

  4還款過於依賴政府,風險加大。根據對某地區的五家重點融資單位的調查,截止到2010年3月需財政資金還款的金額佔貸款總額的85.3%;銀行貸款還款的金額佔貸款總額的7.0%;單位自有收益還款的金額佔貸款總額的6.6%;企業債還款的金額佔貸款總額的1.1%。可以看出,需要由財政性資金還款額度約佔全部還款額的八成以上,債務風險高度集中。加上各區縣土儲分中心的債務,政府還款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必然導致債務風險的加大。
 

  3、融資平臺方面

  1融資平臺各自為政,缺乏總體規劃。隨著城市化建設程序的加速,在資金需求壓力下,政府融資平臺“各顯神通”,自行融資。目前該地區政府融資平臺存在各自為政、一事一議的現象,缺乏整體規劃、統一管理、統一的年度融資和債務收支計劃。各融資單位根據建設任務、資金需求和融資能力,自行確定融資規模,自行籌集資金,遊離於政府債務管理體系的監督,政府無法全面掌控和統籌管理,導致應由政府承擔還款責任的債務不能實現完全意義上的財政部門綜合控制,由此導致政府債務風險被放大。

  2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增加。目前,政府城建資金的融資渠道主要侷限於銀行信貸和財政撥款兩種方式。由於我國地方政府的財權和事權不匹配,導致地方財政沒有過多的資金投入到城市建設當中,而在其融資結構中,銀行信貸的比重卻較大。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融資渠道單一的現狀下,資金需求難以為繼,與地方城建投資規模日益擴大,資金需求量不斷上升形成明顯的對立,融資壓力將不斷擴大。

  此外,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採用的銀行貸款這種間接融資方式,其融資成本相對於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等較高,未能充分發揮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融資平臺直接融資成本低的優勢。同時,由於存在多個職能相近的融資平臺,也會分散政府資源、增大區域性風險。

  3融資平臺債務管理不規範,缺乏風險應急機制。從目前政府債務和融資初步核查情況看,政府債務專網中的統計資料只是全部債務餘額的一部分,還有不少實際應由政府承擔的債務並未統計在內,且對潛在風險的應急機制尚未形成。

  4平臺資產以土地為主,還款能力與還款期限錯位。政府融資平臺的資金是以土地為抵押進行的借款,土地的變現能力和流動性不強。由於多數政府融資平臺所投資的專案具有公益性,其還款來源主要依靠土地的變現,然而在還款期內,投資專案相關土地出讓難以實現,打破了原有的還貸對應關係。
 

  四、政策建議

  1、明確地方政府與融資平臺的責任

  要杜絕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間的相互擔保現象,地方政府與融資平臺之間可以採取委託代理關係,對不同型別城建專案的融資平臺進行分類管理,通過引進民間資本等途徑,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改善股權結構。在全面瞭解政府投融資需求的基礎上,將融資計劃與財政中長期預算平衡理念相結合,根據財力增長情況估算當期合理的融資規模;提出科學的融資建議、整體的融資計劃,協調各部門,監督指導重大投融資活動。

  因此,應由財政部門牽頭,制定加強政府融資平臺的管理意見,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職責。財政部門要逐步實行債務收支和政府債務預算管理,要與財政中長期預算平衡計劃相結合,統籌安排融資預算。融資平臺公司要實行專戶管理、專賬核算,定期將專案資金使用情況報送財政部門。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構建有序管理的高效機制。
 

  2、加強金融機構對融資平臺的信貸監督

  現階段,銀行業金融機構要保持貨幣信貸政策的相對獨立,加強對融資平臺公司的放貸管理,重點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由市金融局牽頭,引導和協調各金融機構,對各項融資進行審慎處理,保證政府重點專案資金鍊的完整。對符合地方發展長遠利益的融資專案,應按照信貸規定,儘可能予以資金支援。其次,審慎評估地方財政未來融資能力和償債能力。不僅要看準確反映當地經濟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的若干重要量化指標,更要關注政府對資源使用的效率和可持續性。再次,穩妥確定授信額度和貸款發放。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規模實行總量控制,按一定比例計算設定融資總量限額,杜絕其過度融資。最後,金融監管部門應加快制定防範融資平臺風險的統一行業標準,確保風險可控。銀行金融機構應增強風險調控意識,加強貸前、貸中、貸後管理和自律,防止出現信貸風險。
 

  3、規範債務管理,完善政府債務風險監管體系

  當前,因沒有獨立的政府債務管理部門,缺乏集權式的行政糾錯與風險化解機制,致使多頭管理、多重舉債、約束軟化等諸多問題並存。建議適時成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債務管理機構,對政府債務的“借、用、還”實行一體化管控。建立地方政府及其融資平臺公司債務管理資訊系統、統計報告和會計核算制度,實現對地方政府及融資平臺公司債務的動態監控。在對現有債務進行清理和分類的基礎上,明確界定必須由政府負擔的債務,制定切實可行的償債計劃,逐步消化歷史債務,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納入規範運營的軌道。

  各職能部門應加強對商業銀行和信託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的風險監管,指導金融機構完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審計部門在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風險監控的過程中,要實行跟蹤和重點檢查相結合,對地方政府負債和財政執行狀況進行嚴密監管。建立債務率、償債率、短期債務佔比和擔保債務佔比等指標體系,採用餘額控制和增量控制的方法,進行規模控制和風險預警,按照風險的不同等級實行分級監控。

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演進趨勢研究
農業融資論文
相關知識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面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高職院校實現學分積累和轉化資訊化管理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稅收優惠政策執行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遼寧地方財政收入質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淺議國內保險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基於投融資平臺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問題及對策論文
論現今我國政府投資專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對策
當前我國財政農業補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問題及對策探討論文
鄉鎮財政資金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