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調查報告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想要寫好一份裝置調查報告,你們知道怎麼寫更好嗎?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僅供參考。

  1:

  隨著資訊的全球化、產業的全球化、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網際網路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一切網路裝置、入網設施、網路運營等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眾觀全球,金融危機為外資企業入駐中國計算機網路裝置發展創造了條件,國際許多計算機網路裝置企業已經看中在中國低成本拓展市場的機會,隨著外資投入逐步加大,中國國內企業改革重組迅速加快。同時新的行業制度等政策的頒佈和實施將促使我國計算機網路裝置洗牌,企業兼併重組將在政策的促使下大力發展。隨著國內環保經濟的發展,低碳已經成為“十二五規劃”中的主題,計算機網路裝置的產業升級已經在升溫。國內出現了許多網路裝置提供商。

  本次報告內容:主要是對網路裝置中的交換機、路由器、伺服器、防火牆的調研,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查:品牌關注格局、產品關注格局、主流品牌對比、產品結構對比、主流廠商對比等。

  一、交換機

  據資料顯示,3月交換機市場,H3C、華為、思科三家品牌關注比例均在20%以上,呈三足鼎立之勢。其中H3C以較小優勢領先,領先第二名華為1.9個百分點。排在第四的品牌是TP-LINK,獲得

  7.9%的關注比例,與前三甲差距較為明顯。

  二、路由器

  2012年中國企業路由器市場上,品牌關注格局呈集中態勢。前十家品牌累計佔據90%以上的關注比例,其中前三甲品牌H3C、華為、D-Link使用者關注度累計超六成,對市場的影響力較大。其他上榜品牌關注比例均在10%以下。

  與2011年相比,2012年中國企業路由器市場品牌關注格局變化顯著,H3C、華為關注比例上升,來到了冠亞軍位置,D-Link排名降至第三。TP-LINK、維盟2012年新躋身榜單,取代了思科與迅捷網路。欣向、俠諾等品牌排名保持穩定。

  三.伺服器

  從品牌關注格局來看,本月IBM、戴爾、惠普位居使用者關注前三甲,其中IBM獲得38.9%的關注比例,領先排在第二的戴爾16.6個百分點。惠普、聯想ThinkServer分別以12.4%、10.3%的關注比例排在第三、四位。其他上榜品牌關注比例均在10%以下。 對比2012年Q1-Q4中國伺服器市場最受關注的三家品牌關注比例走勢可見,位居使用者關注度首位的IBM品牌關注度呈小幅的先降後升走勢,排在第二位的戴爾關注比例則呈先升後降走勢,惠普品牌關注度起伏最為明顯。從第四季度來看,三家品牌關注度均低於第一季度。

  四.防火牆

  2012年中國防火牆市場上,思科以27.9%的關注比例成為最受使用者關注的品牌,領跑防火牆市場。華為、Juniper分別以18.5%、14.1%的關注比例分居第二、三位。H3C獲得12.5%的關注度,排在第四位。

  其他上榜品牌關注度均在7%以下。整體來看,中國防火牆市場品牌關注集中的格局明顯。 據統計資料顯示,五家主流品牌在售產品數量差距較為明顯,品牌關注度居首位的思科在售產品數量最多,達到51款,其次為品牌關注排名第五的天融信,在售產品數量有31款,華為、Juniper、H3C在售產品數量分佈在20-30款之間。

  通過這次調研,我瞭解到了很多我們國家的網路裝置及其提供商。也初步瞭解了在選擇網路裝置的時候應該做的一些參照。在選擇網路裝置時,我們要依據入網方式、組網方式、網路規模、網路所要實現的功能、網路裝置價效比等作為參照條件,選擇不同的廠家。

  2:

  **裝置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為進一步提升公司裝置管理水平,確保裝置的穩定執行,**於2011年8月24日—9月7日,分別對**、**、本部**、**、**、**4個主線廠,就裝置管理工作情況進行調研,對存在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現將調研情況歸納分析如下:

  一、公司裝置管理工作現狀 **裝置管理的職能機構設在**,主要負責全司裝置執行、備件、檢修、固定資產投資、資產的調劑處置及水電等業務的管理。現有專職管理人員23人,平均年齡43歲。

  從組織構架上看,各子公司、二級廠都設定了專門的裝置管理機構,配備了專兼職裝置管理和點檢人員,雖然各單位對裝置管理機構職能職責的界定有所差異,但從公司到廠/子公司、車間、班組各個層級的管理網路是健全的,執行是有效的。

  2006年以來,隨著紅、**的相繼投產,以及公司為調整產品結構,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節能減排,增強企業發展後勁,而實施的一批技術改造專案,使裝置向著大型化、自動化、高速化、連續化的方向發展,裝備水平的提高對裝置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僅從資產數量和規模兩個指標看,2005年以來,資產數量由8019臺套、幢增加到17488臺套、幢,增幅達118%,資產規模由60.65億增加到150.39億,增幅達148%,裝置管理的範圍和深度在逐步擴大和加深;隨著紅、**的建成投產,管理區域已從單一地區向跨州市發展,管理難度和複雜性也在加大。

  面對挑戰,近幾年來,裝置系統在繼續堅持“預防和維修相結合,全面推行裝置點檢制”等一些經實踐證明是有效可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基礎上,為提高管理效能,在學習借鑑的基礎上,大膽改革創新,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嘗試利用企業資訊化平臺進行裝置綜合管理,一些結合實際有特色有可操作性的裝置管理工作開始以專項工作的形式在實際管理中運用實施,比如:星級裝置管理體系的推進,點檢資訊化平臺的建設、備件定額編制、備件圖紙電子化、檢修業務功能承包、備件材料功能承包、技措專案的後評價管理等。這些工作的推進,在加強和規範基礎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以可控、經濟的裝置執行質量為生產保駕護航取得了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逐年進步,裝置執行安全有效。 **近幾年的裝置執行和備件管理方面的主要指標情況

  年 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資產數量

  臺、套、幢

  8019

  11899

  12768

  12945

  17106

  17488

  裝置利用率%

  79.31

  89

  83.91

  82.71

  84.7

  86

  事故故障停機率‰

  3.11

  2.72

  2.78

  2.52

  2.81

  2.00

  裝置事故

  11

  19

  18

  9

  11

  7

  備件平均庫存萬元

  /

  /

  39712.80

  53906.16

  50530.04

  備件總消耗萬元

  /

  /

  42049.54

  56606.01

  63005.01

  備件週轉天數天

  /

  /

  345

  348

  293

  說明:備件指標中,2008年4月以前ERP系統未含紅**的資料

  從統計資料不難看出,2005年以來,在資產數量和規模逐年增加的情況下:

  1事故故障停機率持續下降,裝置事故也呈逐年下降趨勢,裝置利用率逐年上升,有效生產時間增多,裝置處於穩定執行的可控狀態,為公司生產經營目標的完成做出了貢獻。

  2備件平均儲備資金逐步控制,2011年8月備件平均儲備48167.47萬元,較去年同期降低了3353.58萬元,備件資金週轉天數也降至267天,為公司降成本增效益做出了貢獻。

  2、星級裝置管理體系的推進,進一步規範和加強了裝置基礎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的裝置管理水平。

  2008年以來,通過星級裝置管理體系這一平臺,“三大”規程和“四大”標準得到持續有效改進,健全了特種裝置、安全環保設施、防雷減災裝置管理制度,加強了各生產單位/子公司、基層車間、班組的裝置基礎管理工作,加強了對生產現場裝置跑、冒、滴、漏的治理,使裝置執行、檢修、備件、固定資產投資及資產處置等管理的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管理流程進一步規範有效,通過備件定額編制、備件圖紙電子化等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裝置基礎資料和技術檔案。同時,在開展星級裝置管理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鍛鍊了裝置管理隊伍培養了人才,一大批年輕的裝置管理人才脫穎而出,**、**特別突出,為今後搞好裝置管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可以說,星級裝置管理工作,有效推動了**裝置管理水平的提升,為實現裝置低故障、低成本和高質量、高效能執行提供了強有力的管理支撐,其促進作用得到各單位的一致認可。

  目前,此項工作正按PDCA迴圈的原則,持續不斷地優化完善,促進裝置管理工作的創新和整體裝置管理水平的提升及改進。

  3、啟動點檢資訊化平臺的建設,強化對裝置隱患的控制和管理力度。

  2010年,以**廠為試點,啟動了“裝置點檢網路化管理”專案。點檢管理網路化的建成,進一步梳理和規範了裝置點檢管理體系,提高了現場點檢工作效率,實現了點檢記錄無紙化,點檢結果傳輸網路化,提高了點檢工作實效,有利於裝置管理的各個層面及時掌握裝置狀況,使裝置點檢工作得以真正落實,為及時消除裝置隱患,防止裝置事故、故障的發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拓展了SAP系統PM模組使用的寬度和深度,也為建立健全專職點檢員的業績指標,為指導、檢查、評價點檢員的工作提供了平臺,為深化裝置點檢制找到了一條新路。這項工作今年繼續在**、**及本部其它生產廠推廣。

  點檢工作的加強,使裝置事故故障停機率得到有效控制,以今年上半年為例,**燒結2#主抽風機,棒線廠四作區精軋23#輪箱,都是通過點檢發現隱患並及時處理,避免了隱患的擴大及事故的發生。

  4、裝置經濟管理理念不斷加強,方式不斷創新,管理效能不斷提升。

  近幾年,在注重裝置技術管理的同時,也圍繞降成本這一中心,不斷加強裝置經濟管理理念,功能承包、零庫存、備件修復“三定”管理等工作的推進,有效地降低了維修成本和備件儲備資金和備件庫存,提升了裝置的管理效能:

  ◆堅持推行修復“三定”管理可修復性的判定、修復內容及價格的判定、修復後成果評定,採取正激勵手段,修復工作成效顯著,2010年備件修復節約金額4875.88萬元,2011年上半年備件修復節約金額3425.86萬元。

  ◆維修工程預決算實施貼近管理,將事後簽證變為事中籤證,裝置檢修工程結算引入稅收籌劃,結合對檢修合格施工方的管理,建立了一套與之相配套的檢修工程費用結算稅收實施辦法,主要施工單位轉入增值稅合同簽訂、檢修費用審定等管理程式,僅2010年就創造效益近400餘萬元。

  ◆逐步規範完善了閒置、報廢資產管理制度,使管理流程順暢,職能職責明確,獎懲適當等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和機制。2004年-2011年8月廢舊物資處置變價收入累計達到2.2億元,取得較好的管理效益。

  5、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更規範。

  幾年來,通過管理創新、制度建設、調整執行機制來規範專案投資管理、約束投資行為、提高投資效益。逐步規範完善了固定資產投資等管理制度,專案建成後的收尾工作進一步加強,考核機制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了決策科學、監管有效、效益優先;管理流程順暢,職能職責明確,獎懲適當等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和機制。

  2007年以來,重點組織了昆鋼新區185抗震鋼生產線,紅**填平補齊,**釩資源綜合利用技改專案,及一些除塵改造、燒結機煙氣脫硫、風機水泵變頻節能技術,鋼渣回收等節能減排專案,累計完成投資110.4億,現在,**已具備年產870萬噸鋼的規模,**形成面對東南亞市場的精品**和型材基地,**也將成為提煉標準釩渣、精品**和優質帶鋼基地。

  二、裝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雖在裝置管理體系建設、加強基礎管理和降成本提升管理績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管理範圍和區域的不斷拓展,管理精細化要求的不斷提高,社會責任標準的不斷提升,環保考核力度的不斷加大,給裝置管理工作帶來更多的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人員緊缺,特別是年輕的專業技術人員儲備不足,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範文
裝置事故調查報告範文
相關知識
裝置調查報告範文
裝置調查報告範文***2***
裝置調查報告範文***2***
服裝廠調查報告範文
裝置事故調查報告範文
服裝調查報告範文
女性服裝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小學教育調查報告範文
關於鄉村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範文
黑茶調查報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