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貸危機資本主義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經濟上的原因;既有客觀上的因素,也有主觀上的因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析美國次貸危機

  提要美國次貸危機是金融炒作的結果,主要是巨集觀調控力度不當、房地產市場失衡、金融機構推波助瀾等三個因素集合造成的。次貸危機引發了美元貶值、石油價格上漲和許多國家經濟發展減速。通過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金融風暴,需要我們研究和把握金融系統的整體性、金融資本的流動性、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金融波動的週期性等新特徵,從而做到未雨綢繆,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關鍵詞:次貸危機;金融風暴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識碼:A

  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標誌著次貸危機正式爆發。兩年來,這場危機的影響愈演愈烈,形成一種“蝴蝶”效應,引發了國際金融風暴,導致全球鬧股災。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跟著“感冒”,這就是金融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感測效應。

  一、美國次級貸款的內容和特點

  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次貸即“次級按揭貸款”,“次”的意思是指:與“高”、“優”相對應的,形容較差的一方,在“次貸危機”一詞中指的是信用低,還債能力低。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

  在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分為三級市場:第一級是優級房貸市場,第二級是次優級房貸市場,第三級是次級貸款市場。次貸政策對中低收入的購房者很有誘惑力,因為它具備了三個特點:一是次貸低首付,有的次貸甚至沒有首付,這對中低收入者特別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貸款都要有首付,大概佔總額的20%~40%,而次級貸款的低首付特點則激起了人們的購房慾望;二是次貸期限長,有的20年還本息,還款週期長使貸款者壓力小;三是次貸利息前低後高,即前2年是低息,後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時候利息越高。這三個特點使得中低收入者踴躍貸款購房,房地產價格漲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達到幾百萬美元以上。

  美國開辦次級貸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決中低收入者買房難問題。這項措施啟動後,美國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個百分點,為1,000萬中低收入者解決了住房問題。但是市場經濟的供求規律是不可違背的,次貸刺激了房市,也毀了房市。因為當時美國的房地產價格暴漲,信貸雙方都有一個心理底線,即最後實在不行就賣房子還貸款,反正也賠不上,結果恰恰就在這裡面出了問題,房價連跌了40%,房地產市場因此潰不成軍,終於爆發了次貸危機。

  二、誘發次貸危機的原因

  從根本上講,次貸危機是金融炒作的結果。美國金融是全球一體化的龍頭,很多銀行都在發行貸款證券,形成債務後再賣債券英文縮寫是CDO,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個債務鏈,債務鏈一斷,便產生一種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效應,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暴。

  三、次貸危機的影響

  一次貸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第一,次貸危機引發美元貶值。美國處於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貶值,貶值後會刺激外貿出口,降低進口,減少美國的外貿逆差,這是他的基本立足點。美元貶值以後,美國可以多印美鈔向全球輸送通貨膨脹,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都出現了反應,物價上漲、經濟放緩;第二,次貸危機引發石油價格上漲。目前,我國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億噸,僅次於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國。如果石油漲價,會引發我國很多產品漲價,中國的物價就會形成“井噴”效應。若經濟問題弄不好,則會引發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影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第三,次貸危機引發很多國家經濟減速。由於美元貶值,石油漲價,美國經濟發展開始減速。美國、日本、歐盟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引擎”,現在都在減速,而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正在崛起,將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潮流。

  二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第一,次貸危機主要影響我國出口。次貸危機引起美國經濟及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而這其中最主要是對出口的影響。2007年由於美國和歐洲的進口需求疲軟,我國月度出口增長率已從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國次貸危機造成我國出口增長下降,一方面將引起我國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同時,由於我國經濟增長放緩,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小於勞動力的供給,將使整個社會的就業壓力增加;其次,我國將面臨經濟增長趨緩和嚴峻就業形勢的雙重壓力,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面臨巨大壓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業的倒閉,也加劇了失業的嚴峻形勢,現在我們國家頭等的經濟大事就是保增長,促就業;最後,次貸危機將加大我國的匯率風險和資本市場風險。為應對次貸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美國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弱勢美元的匯率政策。美元大幅貶值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匯率風險。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從超過1.9萬億美元減少到1.89萬億美元,美元貶值10%~20%的存量損失是非常巨大的。

  四、中美應採取的措施

  當前,面對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趨緩的雙重壓力,我國應採取靈活從緊的貨幣政策,避免經濟的“硬著陸”。同時,應借鑑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驗,採取較為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減免稅、增加政府投資和支出、提高社會福利保障水平、加快醫療體制改革等措施刺激經濟的增長,使經濟仍然能夠維持一個較高的增速,以緩解就業壓力。

  1、靈活從緊的貨幣政策。在貨幣政策上仍然保持緊縮態勢,但是要根據經濟執行的實際狀況靈活調整,防止過度緊縮,可實行謹慎加息。

  2、積極的財政政策。1擴大政府投資。根據以往的經驗,出口的下降對國內的投資增速將造成一定的拖累,需要採用擴大政府投資的方式來對衝這部分的影響。投資的重點領域是受雪災、地震影響較大的基礎設施以及農業基礎設施;2增加政府支出與補貼。繼續擴大社保和醫保的覆蓋面,體現教育的公平性;加大農業直補的方式,鼓勵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3減免稅收。減稅可以提高企業的利潤,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從而有利於企業增加投資、擴大供給,有利於居民增加消費,擴大內需。包括取消利息稅、進一步提高所得稅的免徵基數、進一步提高低收入群體的補貼等。

  3、抓住時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調整出口產業結構。我們應該抓住有利時機,逐步降低加工貿易和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一般貿易和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比重。同時,要繼續堅持不懈地促進節能減排。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論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原因和影響[J].經濟學動態,2007.9.

  [2]論我國的資產泡沫與金融風險[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

  [3]美國次貸危機與金融穩定[J].中國金融,2007.18.

  [4]中國金融安全預警指標體系設定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10.

  範文二:美國次貸危機中的哲學思考

  摘要:美國次貸危機在短短數月內影響了全球經濟發展。危機中道德疏漏使我們不得不從哲學角度來分析思考危機的原因及出路。該文以倫理道德缺失為基點,延伸出去談及中國哲學中值得我們運用始終的“中庸之道”,同時以中西方哲學傳統的類比提出科學地對待危機的觀念眼光,在危機中尋找生機!

  關鍵詞:次貸危機;倫理道德危機;中庸;理性感性相容

  一、危機本質是倫理道德危機

  道德風險所帶來的一系列惡果猶如藤蔓一般盤踞了美國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並排山倒海地湧向全球,形成了各國,特別是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桎梏。然而,令筆者更為深思的是,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後所體現的種種經濟醜聞。大到美國社會的放貸機構,華爾街銀行,信用評價機構,投資機構,監管機構等掌控美國金融命脈的部門,小到任何一個購房者,放貸者,會計結算人員,他們的道德風險危機才是構成這次經濟危機的重大外因,也是最強烈的導火線。他們違背倫理道德的行為直接導致了美國社會無法立即挽回的經濟損失,併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波及全球,我國的進出口貿易也受極大影響。這一切無疑暴露了此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本質是倫理道德危機!這也就不得不使我們用哲學和科學的眼光去思考其中問題。就次貸危機的發展過程而言,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這是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源。而其外因除了金融全球化下的連鎖反應,更在於人們道德意識日漸薄弱。這一點可以說是全球性的問題,也不僅僅侷限於資本主義社會。就量變到質變角度而言,當前的次貸危機是這樣一個過程:經濟發展速度下降——政府下調利率刺激經濟增長市場利率下降——信貸擴張——銀行為謀求高額利潤貸款給信用差的客戶——次級住房抵押貸款的積累經濟發展高漲發生通貨膨脹——政府為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利率——次級貸款者還不起貸款——次貸危機——金融危機。這是一個典型的由量積累到質的過程,但是此過程中人的道德意識卻是遞減,直至質變到低一層次。這一系列微妙的變化不禁讓筆者聯想到戰國時孟子說的“富貴不能淫”,人的道德標準極容易在外界刺激下而產生偏差,荀子的性惡論也揭示了人的這一劣根性。然而我們需要用科學的眼光去對待擁有的成就和財富,才能避免造成道德偏差。而經過危機之後相信我國的內需市場會更加發展,每個社會主義的鉚釘也會更加重視自我道德標準的實現,更加努力地貢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我國社會經濟回暖在望。正映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二、危機下中庸之道的現世光輝

  美國社會對於起初的小範圍危機影響沒有及時亡羊補牢,最後造成嚴重後果,筆者只能說其不懂中國人引以為傲的中庸之道,也沒有貫徹物極必反的辯證觀點。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儘性。這三條原則不僅使中國數千年的哲學思想閃閃發光,在當下也有不可磨滅的現實意義。“中”這個字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容易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人們張揚自我個性,甚至一味地追求享樂,提前用“明天的錢”,甚至“子孫的錢”“子孫的資源”,卻不知我們需要的是“鉛筆精神”。我們要甘於被一隻手掌握,這隻手就是正確的道德理念,它會帶領我們做正確的事,創造有意義的生活。美國社會中的一些人就是失去了自己正確的道德觀,也沒有能夠中庸而為。試想,如果在次貸危機形成過程中只要有一些人瞭解什麼叫誠,什麼叫中,什麼叫度,不將事隋推到不可救藥的地步,後來的影響也不會如此惡劣。當然,時間具有一維性,當初沒有這些如果。這裡要提的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中”的思想,確切來說是“時中”的思想,它要求人們必須不斷考察事情的客觀環境,隨客觀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自己的行動方案,也可以說是與時俱進。中庸是在肯定事物原則和性質的前提下,力爭在其兩端之間尋找最為合適的一個量的點,絕對不是簡單的“折中主義”。就拿次貸危機來說,要做到將各方面的危機損失都降到最低,絕不能“折中”,而是“時中”!危機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反思,我們需要這種“中”的道德思想,這是我們傳承了數千年的哲學文化,並將持續不斷地繼承下去,用之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交際,工作當中。就中國來說,中庸之道不僅讓我們體會到處世哲學,從而避免道德危機的發生,也在其他現實問題上給我們以啟示。比如危機造成的就業壓力,只要我們用平常心對待,何嘗不是一個挑戰自己,為自己充電的良機!培根說過:“奇蹟總是在倉運中發生的。”逆

  境定出人才,這再次印證了辯證法的觀點,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同體的。再如我黨一直以來倡導的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綠色迴圈經濟等方針,都是一個“中”和一個“度”的體現。這是我黨的智慧,更是全國人民群眾的哲學智慧結晶!

  三、中西哲學相容來看待危機

  危機都有共性,無論是這次的美國金融危機,還是往年的經濟危機,抑或將來在資本主義社會也必然會發生的危機,都是對人類道德的挑戰,更是對我們哲學眼光的挑戰。只有哲學和科學的觀念才能讓我們正視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筆者認為需要結合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熠熠生輝之處,尋求一種正確的哲學態度,才能在危機中看到生機!前面提及中國哲學的“境界”,這是中國哲學重視的一個方面,而西方哲學則重“實體”。同樣,中國哲學重“感性”,西方哲學重“理性”。面對當下的危機,我們在尋求出路時勢必要保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觀的健全才可能孕育出正確的道德觀。在此過程中,我們何不集中西哲學傳統於一身,兼理性,感性有之。在面對道德的缺失和社會風氣的變化時我們當然要理性對待,然而在面對誘惑時我們也要拿出正確的感性力量,用仁愛之心,用中庸之道,一起去鑄就牢固的道德圍牆。從美國社會的金融危機中我們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也讓我們不斷深思。筆者呼籲當下人們應採取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的觀念,在處理具體問題時,懂得中庸和變通,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危機,並且在未來的人生中也能貫徹正確的道德觀始終,那麼,筆者相信如今這般的道德危機將不復再來!

次貸危機資本市場論文
關於初二年級政治教學論文
相關知識
美國次貸危機資本主義論文
次貸危機資本市場論文
美國次貸危機的閱讀理解答案
次貸危機金融創新論文
從國際金融危機來看當代資本主義體系
有關次貸危機政治論文
淺談次貸危機銀行論文
美國金融危機的論文
美國對資本主義外交政策的轉向
當代美國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