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如何做好專項審計調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專項審計調查是審計機關為了及時向各級人民政府提供經濟執行資訊、促進巨集觀調控而採用審計方法和其他調查方法,就與國家財政財務收支有關的或者本級人民政府交辦的特定事項,對有關地方政府、部門、單位專門組織的調查活動。專項審計調查側重於分析研究,提出加強巨集觀管理,完善法規制度的建議,其較之一般意義上的審計操作方式更加靈活,具有其獨特的作用。筆者常年工作在基層審計一線,親歷了很多專項審計調查專案,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現就如何做好專項審計調查談幾點認識。

  1.把握好專項審計調查的特點

  首先要充分了解專項審計調查的特點,合理把握其與傳統意義上的審計在審計目標、審計範圍、審計方法等方面的異同,做到“心中有數”。總結起來,專項審計調查有以下七個方面的特點:

  1.1審計目標的建設性和巨集觀性

  傳統審計的主要審計目標是查錯糾弊,而專項審計調查的出發點和著眼點,不僅限於查處違法違規問題,而是要在全面揭露這些問題和後果的基礎上,從政策、制度和管理等多方面重點分析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向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完善巨集觀政策、健全法規制度、加強綜合管理的建議。

  1.2審計調查物件的廣泛性

  根據專項審計調查所指的特定事項,其調查物件往往要涉及與此相關的多個領域、多個部門或多個單位,如對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審計調查,根據資金流向,其調查物件就包括(1)財政部門;(2)交通管理部門;(3)工程設計、施工、監理、材料供應等單位;(4)受惠的村委及農戶,等等。

  1.3審計調查內容的相對集中性

  專項審計調查不是全面審計,它是圍繞與財政財務收支有關的特定事項來進行的,所以內容相對比較集中。而且,由於其涉及的物件比較廣泛,為了集中力量,保證重點,故與其關係不密切或不相關的問題,一般不予涉及。

  1.4取證範圍的多樣性

  專項審計調查不僅要查明事實真相,還要進行綜合分析,提出有益的審計建議,發揮好建設性作用,僅僅取得違法違規問題的證據,是遠遠不夠的,僅有與財政財務收支相關的審計證據也是不夠的,其他非財政財務收支方面的證據,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這就決定了其取證範圍比傳統審計更廣泛,形式也更豐富。

  1.5取證方法的靈活性

  專項審計調查的取證方法,從根本上脫離不了傳統審計的常用方式。但由於取證範圍的廣泛性和所需審計證據的多樣性,除了採取傳統審計中常用的檢查、計算、分析性複核等取證方法,一般還要運用諸如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分析研究、訪談法、問卷法等方法進行調查。
  在審計師的審計質量方面,有些人認為東亞國家的審計師缺少必要的職業技能因而無法提供高質量的審計報告;其次也人認為當地的審計師的顧問職能可能與其監督職能存在利益衝突,當然這一問題不僅僅出現在亞洲;另外在亞洲一些國家,對審計師缺少足夠的監督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審計師的獨立性;還有人認為一些國家的法律部門並不鼓勵當地的公司聘用外部審計師。

  從最後一點出發我們來探討一下各種有爭議性的觀點。一方面有些人認為,如果一個國家的法律環境很薄弱的情況下,會影響到當地審計師的審計質量,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審計報告的質量與法律環境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有證據表明在法律環境較為薄弱的情況下外部審計師的審計狀況反而很好,證據顯示,即使在新興經濟的薄弱的法律環境下,只要相關的法規部門對審計師的行為進行適當的監督和約束那麼,公司僱傭外部審計師仍然對其內部管理水平有重要的影響。

  在上述第二個關鍵條件中,企業家是否僱傭外部審計師也是很重要的,他需要權衡利弊一方面他需要放棄私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也能獲得額外的收益。假定我們的企業家為了提高投資者的資訊,向他們釋放好的訊號的情況下,企業家會主動的聘請高水平的外部審計師,這可能為公司帶來以下的好處:(1)在公司再次發行時,提高再融資的數量;(2)好的訊號能刺激現有股價的上升;(3)投資的成本下降;(4)投資者的信心有所提高。從上述四點看來僱傭外部審計師確實是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而傳統的內部控制體系(董事會成員以及公司併購的市場化),對公司的管理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是審計師對公司的管理能發揮更大的作用,這點相比歐美國家來說,在亞洲過的公司中表現的更為明顯。可以合理預期在現有的所有權結構下,“代理問題”的嚴重的公司是傾向於聘請較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師。

  根據之前的討論,我們假定公司急需要籌措資金來滿足其未來的投資需要,那麼此時僱傭外部審計所來的收益將大於成本,因為這樣可以減少代理問題並因而降低融資的成本。如果收益遠遠大於成本,顯然最終控制人會主動的去僱傭高水平的審計師。

  直接比較單個公司僱傭審計師所帶來的期望收益和成本相對困難,這裡我們比較兩組公司的情況,其中一組有更大的再融資需求,我們期望所獲得的結果是對再融資期望較大的公司對外部審計師的需求也就越大,通過分析得出公司對於再融資的需求越大,就越可能因為自身的代理問題而聘請聲譽較高的外部審計師。

  Claessens et al.[2002]在其文獻中曾說過當東亞國家的公司遭遇到代理問題時,其公司的價值將下降。而如果整個市場都認為高水平的審計師有助於減輕代理問題,那麼這將可以同過公司的價值反映出來。因為我們預計僱傭聲譽較高的審計師能夠將公司所有權結構與公司價值之間的聯絡弱化。

  四、代理問題對審計費用的影響

  除了對審計師選擇的問題之外,我們還討論在東亞代理問題是否會影響審計的費用。具體來說,有審計師是否會從有代理問題公司獲得額外的審計費用。在亞洲一些國家,由於所有權過度集中,公司重大事務的決定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他們多半來自於同一個家族。在這樣的組織結構下,權利和義務之間沒有一種平衡的機制,因而造成權力的濫用。在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以及事先無法確認的代理問題存在的情況下,無疑提高了審計師對審計風險控制的評估。這些問題導致了審計時間的加長以及審計費用的提高。

  五、代理問題對審計意見的影響

  最後我們來討論一下是否審計師在出具審計報告時會考慮公司的代理問題。具體的說我們需要測試當公司的盈利較低的情況下,是否審計師會對代理問題嚴重的公司出具保留意見。正如之前討論的那樣代理問題會提高審計的風險。另外,對於股權過度集中的公司其偽造財務資料的可能性也越大(由於私人利益和尋租的原因)。對於這類公司,當公司出現贏利下滑的情況時,也同時提高了審計師審計的風險,此時審計師會降低出具保留意見的標準。因此如果審計師在出具審計報告時,對於有嚴重代理問題並且經營狀況不佳的公司,更有可能出具保留意見。

審計學自我鑑定3篇
會計行業調研報告範文3篇
相關知識
試論如何做好專項審計調查
試論如何提高存貨審計質量
如何做好專題新聞攝影報道
一年級新生如何做好新學期計劃
如何做好溝通與協調工作_有什麼方法
如何做好電路設計
開服裝店前如何做好店招設計
準高三生如何做好新學期計劃
準高三生如何做好新學期計劃
如何做好三分鐘面試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