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審計目標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自1996年審計署向全國人大會做審計工作報告開始,審計公開透明的步伐就越走越快,審計工作也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改革策略

  摘要: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新革命,“大資料”的飛速發展使銀行業獲得的各種內外部資料均呈現指數式增長,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模式被顛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商業銀行著力建設資訊化內部審計體系,運用各種技術及管理審計手段平衡銀行的業務拓展與風險監控之間的矛盾,成為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經營目標的催化劑。

  關鍵詞:大資料時代;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資訊化

  商業銀行表面上經營的是資金而本質上經營的是風險,其面臨的風險複雜多樣且影響力極大。每一次巴塞爾銀行協議的修訂都是對銀行業風險的又一次重新定義。現階段,我國許多大型商業銀行已經開始運用“雲”技術構建海量資料倉庫和資料處理中心,通過對資料的高質量處理,評估隱藏風險和發現異常事項,從而獲得行業白熱化競爭中的核心優勢。商業銀行必須將內部審計的資訊化建設作為重點突破的“制高點”,站在銀行的整體戰略角度描繪內部審計資訊化藍圖,使得資訊化銀行與資訊化內部審計二者的建設相得益彰。近年來,雖然諸多商業銀行藉助資訊化的發展成果使得內部審計在區域性領域實現了技術性突破,但是距離建成一套完善的審計體系還有很長的路。因此,在著手建設以互聯共享為特點的資訊化商業銀行的程序中,如何使內部審計契合資訊化商業銀行發展的新型業務處理模式和內外部管理的需求變化,就成為當前必須認真研究和分析總結的課題。

  一、大資料時代的涵義和特點

  隨著網際網路4.0時代的襲來,資訊化浪潮席捲著每一個行業,全世界資料量呈現指數式爆發增長。二十多年前美國的麥肯錫諮詢公司提出了“大資料”概念,而隨著“大資料”應用和發展的深入,各國企業、政府機構和學術界逐漸對其產生濃厚興趣並展開了創新性研究。大資料本身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並且沒有一個為業界所廣泛採納的明確定義,比較受大多數學者認可的涵義是由IDC組織給出的:“具備大規模體量、多樣化種類的資料集,以及對這種資料集進行快速採集、處理與分析以提取價值的技術架構與技術過程。”

  二、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資訊化建設現狀

  在當前大資料時代環境下,商業銀行因為獨有的渠道和技術優勢積累了海量資料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料財富成了當務之急,商業銀行資訊化建設因此而被提上日程。而在這一發展程序中,作為現代化商業銀行價值保護、提升和創造重要基石的內部審計必然要發生質的蛻變,這是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評價和諮詢職能以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內在要求,更是順應大資料時代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剛邁出資訊化建設的探路腳步,因此許多技術和理論短板仍有待彌補,主要表現為:內部審計資訊化工作機制有待完善;以資訊為中心的新型審計體系亟待建設和完善;資訊缺乏對稱性;異構資料的處理缺乏成效等。

  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資訊化的重點建設內容

  在大資料環境下,審計物件呈現出電子資料的諸多典型特徵,以這些特徵為突破點進行分析取證,是現階段資訊化審計行之有效的手段。顯然,建設併發揮資訊化審計平臺的效率,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但是內部審計必須設計一張工程藍圖以明確資訊化審計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基本手段。

  1、培養建設資訊化審計的文化氛圍,以激發內部審計的創新活力

  時刻處於風險環境中的商業銀行要求資訊化內部審計必須在多層面持續提升能力。資訊化內部審計只有緊跟商業銀行發展大勢,不斷提升管理、技術等各方面水平,轉變審計理念,才能確保資訊化商業銀行的良好運作。資訊化內部審計解決現在和未來的問題仍有其缺陷,這是資訊化審計能力提升現實而長遠的壓力。面對這樣的壓力,內審人員必須明確審計資訊化的戰略規劃和發展思路,持續創新,使其成為資訊化內部審計長久發展的源動力。審計創新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只有建立有效的審計創新激勵理念與機制,才能使審計創新工作步入良性迴圈發展軌道,最終充分調動內審人員審計創新的積極性。如建立審計創新評獎機制和宣傳機制,對內審人員的創新成果展開評定並給予適當獎勵,提高審計人員對審計創新的認同感;實施審計創新與內審機構和人員的綜合考核掛鉤機制,將創新機制建設與創新型人才培養激勵有機結合;及時將創新成果付諸於審計實踐,實現內部審計的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的實踐成果頗豐,諸多國有銀行都在內部審計機構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例如,工行和建行都在內審部門設立了審計科研專案組,通過設立科研基金為專案的推進以及資訊化審計創新成果的實踐提供資金支援。在專案組內部形成一種比學趕超的創新激勵機制,從而為資訊化審計體系的深入推進建設培養深厚的文化氛圍。

  2、引進前沿審計技術,以構建持續審計體系

  保障資料質量的同時充分發掘資料潛在價值,既是滿足日趨嚴格的外部監管的客觀需要,也是銀行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內在要求。例如,現行巴塞爾協議Ⅲ將資料質量作為衡量操作風險高低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因此,內部審計機構必須要掌握全面的、準確的基礎資料,及時開展風險分析,追蹤異常的風險點,才能有效地防控金融風險。這要求內部審計必須走在商業銀行資訊化建設的前列,敢於實踐和突破。內部審計不能坐享商業銀行資訊化建設的成果,而應當引進“大資料”平臺的資料處理技術,設計各種豐富的、多層次的資料精煉解決方案,以降低內部審計的預計成本,從而為提高審計的準確性和持續性提供更多的資源。在內部審計實務應用中,可以引入ACL、SAS-EG等軟體服務於資料探勘和分析,藉助Oracle和NoSQL等資料庫技術處理多結構化資料。資料探勘技術和資料分析軟體的應用將帶來內部審計革命性的變化,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審計模式和理念。審計人員應站在制高點把握全域性工作,實現從立項至報告的全程監測。逐步建成商業銀行持續審計體系,構建KRI以更有效地履行內部審計諮詢評價職能。早期的抽樣審計技術已不能滿足複雜市場環境下的審計需求,基於智慧技術的新型持續審計系統模型亟待建立。WebService、SOA等新技術、新模型解決了資料交換、業務整合和非結構化平臺下持續審計低效的問題。根據各業務條線制定相應的風險閥值和考量指標,形成了一個具有彈性的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系統,實現了對商業銀行風險的全面監督和管理價值創造。“大資料”支援下的持續性審計將成為銀行最依賴的風險管理輔助工具。當前,國內各大商業銀行均在逐步將新技術用於內部管理及內部審計,並對前沿技術的契合運用進行改進性研究探討。例如,交通銀行專門成立了科技研發中心,針對自身業務的特點開發專用、高效的業務處理系統,基於此平臺研究設計全方位、多層次的內部審計系統,從而實現了業務與管理雙軌並行推進,為銀行的生存發展提供源動力。

  3、全面整合內部審計資訊系統並建立資訊化審計平臺

  綜合系統平臺是審計資訊化的主要建設工程,它突破了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隔離牆”,實現對業務資訊的關聯整合共享,從而幫助內審部門更精準定位關鍵風險點。根據資訊化審計全面整合、附加增值的要求,內部審計需要構建一個集管理、分析和監測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化資訊平臺,將資訊系統的多個數據介面實現連線共享,提高資訊系統與內部審計工作的契合度,實現內部審計監測職能與評價職能的密切融合,促進審計工作各環節與相應審計主體的快速匹配,綜合提升系統對資訊的採集和處理能力,為審計質量控制和風險動態評估提供基本支援。在資料採集方面,彌補審計資料探勘工具與銀行大集中資料平臺的對接缺口,減少系統重疊造成的資源浪費,降低資料傳輸損耗率,最終實現資訊高效共享融合。同時,資料採集過程提高了對可能與審計物件相關的各類非結構化資料的重視程度。基於完善的資料倉庫,採集的資料能夠與歷史資料進行比對,這可以改變此類審計主要依賴隨機抽樣或者經驗抽樣的現狀,顯著提高審計檢查的效率和質量。在資料處理方面,要研究運用關聯分析技術對結構化資料和異構資料、歷史資料和現時資料進行趨勢研判;研究審計資訊化平臺的擴容問題,通過應用雲端計算、超級計算機、OLAP應用以及模型化演算法等方式提升資料處理速度,為審計平臺納入全行系統模組奠定基礎。現階段,我國多數商業銀行的業務平臺綜合性不強,營運業務平臺、公司業務平臺和後臺管理平臺相對獨立。因此,平臺間的資訊交流渠道不暢通,資料勾稽關係在進行內部審計時不能被很好地利用。交通銀行為這一目標的實踐做出了突出嘗試,已上線的“531”工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一系統平臺整合了所有孤立的模組,形成資料和業務大集中處理,對不同的人員分配不同的管理許可權。這一平臺為資料的共享和傳遞提供了途徑,直接提高了業務運營和監督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朝著大集中方向邁進,這一程序需要商業銀行的不斷實踐和勇於創新。

  四、結語

  “大資料”時代下的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將依託互聯、互通、互享的審計資訊平臺,全面整合和採集各類經營管理資料,利用引入或開發的前沿分析理論、工具和技術,提高資料分析的效率和效果。資訊化內部審計能夠更加高效地實現對銀行各總分機構、各類業務產品及流程的海量資料的實時處理,實現對審計物件深入、關聯和持續的審計分析與監測。通過對經營管理的全流程持續控制,合理配置與統籌規劃審計資源,進而在既定的審計成本約束下實現審計價值的最大化。此外,審計資訊化平臺還將幫助銀行內部審計建立強大的持續性風險評估體系,使審計視角突顯系統性、前瞻性、綜合性,並在不斷豐富提高審計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強化審計技術體系專業性的程序中,為銀行的經營管理、風險監測提供更具效果的增值服務。

  參考文獻

  [1]陶少卿:大資料時代下銀行內部審計工作的探討[J].現代商業,201430.

  [2]沈曉白:論大資料給審計工作帶來的風險與機遇[J].科技資訊,20152.

  [3]馬冀濤:大資料時代的銀行內部審計[N].中國銀行業,2014-10-14.

  範文二:財務報表與內部控制的雙向審計研究

  摘要:繼世通和安然事件發生以後,越來越多的執業界人士意識到僅僅依靠財務報表審計來評估上市公司存在的財務舞弊風險是遠遠不夠的,據此,提出把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結合起來,把投資者、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和企業內部控制結合起來,整合審計一經提出,得到了廣泛推崇。

  關鍵詞:財務報表審計;內部控制審計;整合審計

  一、緒論

  1、財務報表審計基本理論

  財務報表審計是指註冊會計師接受委託,在實施審閱程式的基礎之上,通過執行審計工作,對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報告是否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真實公允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發表審計意見的鑑證業務。財務報表審計最早起源於19世紀以前,目前在世界各國範圍內已發展成熟,美國、日本等國家很早就頒佈實施了財務報表審計準則,我國也早在1996年就釋出了國家審計基本準則,相關學者對財務報表審計的研究成果不計其數。

  2、內部控制審計相關概論

  內部控制審計是指註冊會計師接受審計委託,對被審計單位特定基準日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並在此基礎上發表審計意見。在研究美國COSO釋出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中有關內部控制概論的基礎上,將內部控制進一步細分為:廣義內部控制和狹義內部控制,廣義內部控制採用COSO《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中內部控制的概念;狹義內部控制概念借鑑美國PCAOB釋出的AS2中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概念,是指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與財務報告有關的內部控制審計目標的過程,其目標主要是為了合理保證企業財務報告及其相關資訊的真實公允完整。

  3、整合審計基本理論

  整合審計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審計單位委託,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利用兩次審計工作的相似性來制定實施雙向審計的流程,在整合審計的實施過程中,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和內部控制制度由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同一專案組來執行,實施審計的整合計劃,合理運用他人的審計成果,以求實現兩種審計共同的審計目標。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的整合審計研究已經成為國際執業界最新的發展趨勢。在近十年的發展過程當中,理論界和實務界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對整合審計的效率和方案進行探索和研究。

  二、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的區別、聯絡

  企業的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最終目標相同,整合趨勢明顯,但是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是兩種不同的審計模式,二者在實施審計程式的過程中也有著明顯的區別,筆者通過下表分析二者的區別和聯絡:

  1、審計業務範圍

  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都需要了解企業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必要時進行內部控制測試,但是二者在審計範圍方面有著本質區別,財務報表審計的審計物件主要是對某一時點的或某一會計期間的財務報表、內部控制測試的必要性、並在必要時測試內部控制有效性,在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方面,除了瞭解與財務報表審計有關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外,對於其他內部控制不需要進行了解和評價,內部控制審計主要是對特定基準日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審計,對於內部控制必須要進行測試,對注意到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中增加“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

  2、審計目標

  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的具體目標不一致,但是二者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共同目標都是向財務報表外部的資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高質量的財務資訊,並對提供的財務資訊的真實公允性提供合理保證;但是,財務報表審計的具體目標主要是對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都進行了真實公允反映,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發表審

  3、整合審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基於上述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兩種審計模式的區別和聯絡的研究,筆者認為,實施整合審計有可行性,有利於提高審計效率,節約審計成本,改善審計效果。從被審計單位的角度來看,整合審計可以有效避免被審計單位重複實施審計程式,收集審計證據,從而減少註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量,由此,整合審計可以有效減少被審計單位的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李哲.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的整合研究[D].雲南大學,2015.

  [2]廖菲菲.內部控制審計、整合審計對財務報表資訊質量的影響[D].西南財經大學,2014.

  [3]黃雅丹.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整合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4.


關於審計學的論文
會計專業研究生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審計目標的論文
關於審計專業的論文
關於會計造假的論文
關於追求目標的作文
關於會計資訊的論文
關於會計誠信的論文
關於統計學的論文_關於統計方面的論文
關於人生目標的作文
關於學習目標的作文
關於學習目標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