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建築類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建築是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也是一個民族發展歷程的見證。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建築美術設計關係探索

  【摘要】在建築行業中,建築設計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是集建築策劃、建築方案制定、建築施工建設、建築檢測為一體的一種綜合性工作模式。可以說,建築設計方案的優劣程度直接決定著整個建築物的使用功能和建築結構整體性。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除了追求建築結構實用性之外,對於建築物美觀性也提出了新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在設計工作中將美術與建築設計結合起來,形成一套綜合的設計思路,以滿足人們日益高漲的建築物美觀性需求。本文根據現代建築業的行情,淺談了美術在建築設計中的幾點應用。

  【關鍵詞】美術;建築設計;關係

  引言

  美術與建築設計之間的關係,早以不是新鮮的話題,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由來已久,建築在目前社會發展中要表達出一定的人生觀、審美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要照顧到人們內心的審美需要和真善美的發展需求。建築設計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在設計中涵蓋著民族文化力量,是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結晶和標誌。建築裝飾是目前建築工程表面的保護層,但是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建築使用功能和建築審美的要求不斷增加,逐步加大了建築設計的難度。從根本上來說,建築美學它是建築設計的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建築設計行業逐步形成了一個全新的行業,成為建築工程中獨樹一幟的工程環節。隨著大量新穎別緻、高標準建築工程的出現,在建築工程專案中,越來越重視建築設計構圖,對建築設計與美學直接的關係的進行大量的探討和研究,努力的將現階段科學技術成果和建築美學應用於構圖設計之中,形成一個系統的設計流程。

  1.建築設計的概念

  建築設計的風格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在改變,人們的審美在不斷提高,建築設計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我國的科技資訊科技發展的很快,其在各個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建築行業利用科技技術,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提高了設計的質量,因為利用科技技術可以將美術更好的應用中設計中,而且還能開拓眼界,參考國內外各種優秀的建築設計。優秀的設計方案一般涉及的內容比較廣,其會考慮到各個細節,不但重視建築的實用性,增加其功能,而且還注重建築的美觀性,把很多的美術資訊應用在設計中。

  1.1建築設計的作用。建築設計是建築施工的基礎,也是施工的前提,沒有健全的建築設計,就無法建設出優質的建築,而好的建築設計會促進社會的發展,體現一個城市的文化理念與底蘊。好的建築可以美化周圍的環境,而且還能感染人們的情緒,使人們的心情更加舒暢。建築設計不但是設計師智慧的結晶,而且還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結晶,建築設計的水平必須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提高,這樣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觀、價值觀,建築施工前需要先對設計進行稽核與篩選,只有滿足要求的設計方案才能投入使用。

  1.2建築設計要點。建築設計包含的內容很多,需要把握各個要點才能設計出優秀的方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建築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建築設計也逐漸成熟,而且其在建築工程中也越來越重要,是施工過程的主要參考依據,也是施工完成後稽核的主要參照。建築設計是在施工前做出的,其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修改,所以,建築設計具有一定的變化性,而且建築設計必須具有合理性與可操作性,如果一味追求個性不注重實際的話,會給施工帶來很多麻煩。另外,現代施工設計還需要具有獨特性與美觀性,這樣才能達到滿足人們精神文明需求的要求。

  2.美術與建築設計關係的要點

  建築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是人們日常活動的主要場所,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建築也日新月異。傳統的建築設計比較注重建築的實用性,而且建築設計比較統一,很少出現變化,所以城市中的建築比較雷同,缺乏辨識度。而現代的建築設計融合了很多因素,在注重實用性的同時,提升了建築的美觀性。美術作為目前現代建築設計工作中一項備受人們重視的環節,其與建築設計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一些幾個方面。

  2.1構圖設計的應用。不管是針對室內或者室外的設計,配置的安放和格局的佈置都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它們會關係到建築物的效果的發揮,也影響著建築物外觀最後的視覺效能。在設計的過程中要依據住戶對房間的需求、顏色、形體和住戶的生活習性為根本,進行全方位的斟酌和研討。構圖是畫面結構各種關係的總體,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體現。學習作畫自始至終都應貫穿構圖意識,練習如何組織各種物體的關係,深刻理解主次、聚散、平衡關係等美的法則及用法,處理好裝飾設計中的各種關係。這些美的法則都是在學習美術時需要掌握的內容。

  2.2透視在建築繪畫上的應用。就目前而言,建築繪畫結構的應用主要是輪廓和線條色澤的合理連結,用心完成構圖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關於繪畫程式和要求確定性都要實時的解決,針對中大型的物體都要即使合理的處理,編排出一套系統化的流程和措施要求。建築繪畫的透視要求嚴格,確保畫面主體形象不斷的準確判定,使得繪畫的過程中對各個基本環節控制嚴肅處理,形成系統的管理控制流程和措施。在畫面的處理之中要儘量確保畫面的準確和清晰,對各個線條比例要嚴格的控制。

  2.3建築繪畫色彩的特點。室內、室外的設計都是環境藝術的一種,在色澤的採用上要儘可能的避免各類奇特的色彩出現,這樣可以在處理它的過程中讓人們擁有舒適的心情,防止因為奇特色彩而造成人們心態上的變化和壓力。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室內外設計方面人們比較注重對室內的各種色彩搭配要求,對室內物品的陳設和色彩搭配要求都不斷的進行處理,使得在工作中形成了有效的處理方式和環節要求。

  2.4各個環節一體化佈局。關於建築、環境和文化之間的關聯是很有奧妙的,它們之間相互牽引著對方,其實就是文化取決於環境,而環境則是由建築表達出來,然後在決定文化的。針對與文化來說,環境是建築的載體和母體,已建成的建築又成為環境的一部分;相對於環境而言,建築就是文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構成文化的主體;相對於建築而言,環境與文化的結合,能讓建築更具有時空性和地域性。環境、建築、文化三者共同構成了“城市特色樹”,即“環境之土,文化之根”,有了前兩者的營養吸收與供給,“建築之枝葉”才能繁茂,“城市樹”才會有茁壯的活力和由茁壯煥發出來的魅力。

  結論

  綜上所述,將美術應用在建築設計中可以提高設計的質量,使建築越來越具有藝術性,而且也會提高人們的審美觀念。美術感較強的建築不但可以美化城市的形象,而且還可以調節人們的情緒,緩解人們的壓力與視覺疲勞。將美術更多的應用在建築設計中,可以使建築更具特色,甚至可以作為城市的名片加深人們對城市的印象,美術在建築設計的色彩方面其中重要的作用,不同顏色的建築,使城市更加繽紛,也更具藝術感,提高建築質量對建築設計人員的能力與設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師必須很好的把控美術與建築設計的關係,這樣才能提高建築設計的質量,促進建築設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嘵軍.建築裝飾設計中的色彩及其應用[J]. H坊教育學院學報,20133.

  [2]李寧. 2 1 世紀建築裝飾設計呼喚精品――迎接新的千年挑戰[J].廣東建築裝飾,20134.

  [3]宋桂香.美術與建築設計關係的要點剖析[J].科學與財富,2014,3

  [4]董建華.美術與建築設計關係的要點剖析[J].科學與財富,2012,11

  篇2

  試論建築美術專業教學

  摘要:建築是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也是一個民族發展歷程的見證。優秀的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有形的詩歌”,是美感,韻律的體現。因此,建築和藝術密不可分,上好建築學專業的美術課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對建築美術專業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建築;美術專業;教學

  引言

  建築學專業的學生,在入學前只學習過理科課程,沒有從事過繪畫實踐,然而建築學本身卻要求他們用藝術思維方式去創造建築的風格和樣式。怎樣在他們現有的文化修養基礎上學習繪畫藝術,提高藝術思維能力和藝術修養是我們教學中要解決的關健間題。針對建築學專業特點,下面本人試就如何提高他們藝術修養,改善教學方式,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

  1 我國建築美術教學的現狀

  建築學專業及城市規劃專業是文理兼備而偏重於藝術類的學科,我國的高等院校將其劃為理工類學科還是50年代學蘇聯院系調整的結果,以至我國幾十年來培養的建築師及規劃師缺乏藝術修養,造就了一大批單調乏味的建築及規劃設計。目前國內的建築美術教學,雖然在區域性上已作了某些改革,並努力在某些方面有嘗試。但主要的教學框架還停留在巴黎布扎學院式的學院派教學方式時代,即素描、色彩作為美術教學主要課程。而忽視了美術的其它重要內容。我國建築美術教學基本上還是沿用40年代留學歸國那批學者帶回的方向,這對培養具有現代美感的建築人才已是事倍功半。

  這裡還應提到的是建築美術的教師素質問題。建國幾十年來,我國高校教授建築美術的教師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純藝術院校畢業的學生,他們在美術方面的基礎及藝術修養是好的,然而他們對建築所知甚少,在建築與藝術相結合方面有欠缺。第二個來源是建築學或城規專業畢業的學生,他們在建築方面的基礎是好的,然而由於課時所限,或其它方面的影響,他們在美術方面的基礎較差,這些都影響了建築美術教學的全面發展,也就是說影響了建築美術教學的質量。

  2 建築美術教學的發展方向

  建築是社會和時代的產物。那麼現代建築美術教學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呢?這首先就要看現代建築師及規劃師應具備哪些知識。建築設計或規劃設計是一個創作過程。建築師藝術修養的高低是提高整體創作水平的關鍵環節。建築創作同樣也有個修養問題,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那些優秀的建築創作大多出自既有理論,又有實踐,藝術修養頗深的建築師之手。其次便是理論素質,沒有系統全面的理論指導便不會有好的建築設計作品及好的規劃設計作品,這是很明顯的。再就是建築設計手段,再好的設計、創作也得通過各種設計手段表達出來,建築設計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最主要的是建築表現圖及模型製作。畫表現圖的目的就是運用特定的表現技術表達建築師的設計意圖,為有關單位提供一個具體的建築形象,建立直觀的準確的視覺效果。所以建築師及規劃師必須具備社會學、文史及有關人的學科甚至包括社會生物學、社會心理學、行為科學等新學科的有關知識。

  3 建築美術教學的新結構

  建築美術教學的新結構應包括內、外兩個方面的課程。“內”的方面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而設定的課程,而“外”的方面主要是表現手段和美術技法的訓練。

  3.1 關於如前所述的“內”的培養課程:

  3.1.1 藝術史及作品欣賞

  東、西方藝術史及作品欣賞、中國藝術史及作品欣賞、區域性藝術史及作品欣賞如拉美印地安藝術、非洲黑人藝術等。藝術史應與建築史合併,或作為建築史學習的輔助課程。

  3.1.2 色彩學、色彩學原理及對色光研究。

  3.1.3 三大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

  這個對形式感作抽象處理、組合的幾何語言研究,極接近建築語言的課程,包括力度、秩序、節奏、體、量、方向等,直接用於建築的語言研究。這門課對培養形式感很關鍵,可與現代雕塑同時進行。

  3.2 關於“外”的方面的課程設定及改進

  3.2.1 素描課

  不是被動地描摹物件,而是主動地組織,從形式感角度去進行教學。一方面是培養觀察力,一方面是主動地組織畫面,包括調子、黑白及畫面構圖和分割、變形。素描課是所有建築美術課程的基礎,所以不能忽視。

  3.2.2 色彩課

  重點放在培養色感,即對各種色調感覺上的訓練,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色彩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同時進行水彩、水粉技法訓練。

  3.2.3 建築表現圖

  建築表現圖,即我們所說的建築畫是建築師的語言,城市規劃和建築都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建築師把理想的境界用建築畫表現出來。所以建築設計表現圖的繪製,是全部設計程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說建築表現圖是設計優秀作品的基礎。建築師的職業訓練可以說是用圖形表達思維能力的訓練,專業知識與美學規律綜合運用能力的訓練。總之,建築師的職業技巧必須以建築畫的水平表達出來。這門課可從多種角度去進行教學,比如:渲染法、噴繪法及電腦繪圖等。

  3.2.4 雕塑

  建築雕塑本身便是雕塑藝術眾多門類之一,同時建築雕塑的訓練還可提高建築師的藝術修養和對空間形體的理解。這門課應從對空間的理解和分割進行,如正負空間、空間構成的場等角度,比如西方雕塑的體塊與東方雕塑的負空間及場所感,以及雕塑風格等角度進行。

  3.2.5 攝影

  在大自然中,很少有筆直的線,更多的是丘陵起伏變化、山脈參差不齊向上延伸、綠葉成蔭、樹木纏繞……。而在城市裡,卻截然相反,直的線、平的面、標準的體塊,絕對適宜的角度取代了不規則的自然形態。自然界的有機形態與建築物的機械形態造成了對比的強烈反差,這是建築攝影與風光攝影的不同之處。但作為環境的觀照,兩者的對比更能增加其力度美,這是建築攝影常見的主題。

  首先,建築師的攝影要增加“非理性”的成分。這部分工作幾乎完全淹滅在按動快門以前,大膽的排程我們的思維和敏銳的洞察力,記錄下有魅力的瞬間,才能找到眼睛無法看到的東西。在不斷思索中去迅速抓住那些轉瞬即逝的場景尤為重要,這要求我們不斷地訓練自己的觀察力和那種“充滿自信的眼睛”,抓拍瞬間與果斷明確聯絡在一起。其次就是大膽取捨,大膽的提煉、抽象。儘管建築師的攝影必然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景象,但仍然存在取捨、提煉的藝術處理。拍攝之前要有充分的考慮,提煉什麼、取捨什麼,然後選擇最佳的角度來表現主題。

  上述課程可在新學期進行試點班方式進行試驗,可以預見其效果。筆者希望借鑑現代的、國外的某些先進教學框架和方法及課程設定,參考國外現代建築美術教學經驗與方法,進行一定程度課堂設計教學。適當增加課時,引用試點班試點,重視教學法研討。目前國內建築美術教學落後於時代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框架,建立一套具有時代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的建築美術教學體系。

  4結語

  構建新的建築及建築美術教學體系,一方面是觀念和方法問題,一方面是知識面和知識更新問題,第一步應該是教學質量的改革與提高,而教學質量的改革的第一步是教學課程設定的研究與改革。為培養出高質量的建築業人才,這是最實際的一步。

  參考文獻:

  [1]何皙健. 城市規劃專業建築美術課教學實踐與探索[J]. 大眾文藝,2012,01:227-228.

  [2]靳鳳華. 論建築院校中的藝術設計專業的美術教學[J]. 教育教學論壇,2012,40:81-82.

  [3]鄭明. 土木工程專業建築美術課程教學改革芻議[J]. 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2:58-59.

  [4]孫科峰,王軒遠. 美術院校建築學專業基礎課程――“建築分析”教學模式研究[J]. 新建築,2010,03:122-125.

關於美術建築類論文
美術建築類論文
相關知識
美術建築類論文範文
美術建築類論文例文
關於美術建築類論文
美術建築類論文
建築類簡歷範文
建築類簡歷範文
美術設計類論文參考範例
美術建築教學研究論文
美術教育類論文範文
美術鑑賞類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