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以中國夢為主題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形勢與政策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是一門知識性與時效性很強的課程,應緊跟時代發展節奏,在中國夢的統領下為高校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賦予新的時代特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實現中國夢的途徑》

  摘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關鍵詞:中國夢途徑中國道路中國精神 中國力量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強調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一重要講話深入闡釋了實現中國夢的正確方向,深刻揭示了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告訴我們如何為滿懷信心走好中國道路注入強大的正能量。

  1、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

  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好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中走出來的,具有廣泛的現實基礎。

  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並非易事。近代以來,為救亡圖存,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浴血奮鬥,付出巨大犧牲,卻始終沒有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有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中國式的革命道路,贏得民族獨立和解放,建立了新中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建國後,經過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艱苦探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後,我們黨深刻總結建國以來的經驗和教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中華民族引向偉大復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使經濟社會事業飛速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輝煌成績。回顧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0多年曆程,可以看到,這條道路充分體現了把馬克思主義不斷中國化的歷史,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艱難探索的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終開闢和形成的歷史有力證明:在當代中國,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正是在這條道路的指引下,我們黨帶領人民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巨大成功,徹底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戰勝了各種困難和考驗,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經濟總量上升為世界第二,年均增長近10%,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0倍以上,我們在十年間構築起一些西方國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網,不到20年裡就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超過70%的貢獻。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我們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唯一正確道路。

  用中國道路引領中國夢的實現,當前,我們就要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不斷夯實實現中國夢的物質文化基礎,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按照“五位一體”的總佈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改革開放,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要做到不動搖、不折騰、不懈怠,凝心聚力,甩開膀子,真抓實幹。

  2、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魂,是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力量之源。五千餘年的中國歷史,戰爭、災難、瘟疫等各種天災人禍難以計數,尤其是近代以來,內憂外患接連不斷,然而中華文化、中華文明沒有中斷,我們所以能夠在每一次重大危機面前化危為機,轉變成推動發展的動力,正是因為在長期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勤勞勇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近現代史上,每當中國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侵略,出現亡國滅種的危機時,愛國主義精神顯示出強大的力量。從孫中山、黃興等資產階級革命家到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無產階級革命家,都繼承了中華民族“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他們勇敢地將復興中華的責任扛於肩上。這種在歷史的長河中,經千百年的凝聚,無數次激發,而最終被整個民族所認同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對國家、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力量。今天,我們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我們離中國夢的實現越來越近,更需要發揚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更需要中國精神的力量支撐。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體現了中國社會發展方向,激勵中華兒女實幹興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深圳等特區為試點,在中國歷史上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新的偉大革命。對於發起和領導這場改革的鄧小平,有人曾評價他是“20世紀罕見的傑出人物”,“是開創歷史的偉人”。人們懷念這位世紀偉人,同時也倍加珍惜他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敢為人先、敢於打破教條、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華民族富於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激勵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實現中國夢的支撐。正是依靠這樣的中國精神,我們才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建立了新中國,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動力和支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中國夢不僅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也是推動實現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全世界人民夢想的長久動力。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和平、是發展、是合作,是機遇而不是威脅。歷史事實表明,中國和平發展,世界因此受益。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夢的實現也為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提供更多正能量。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1921-1949修訂版、

  2、《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

  3、《黨的領袖與黨史研究》

  4、《中國共產黨90年創新實錄》

  5、《開放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記憶》

探析中國周邊安全的形勢論文
淺析歷史上以色列議會民主制論文
相關知識
形勢與政策以中國夢為主題的論文
以中國夢為主題的手抄報
小學生以中國夢為主題的演講稿
以中國夢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以中國夢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中國夢為主題申論文章
中學生心繫國防共築中國夢為主題的徵文
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的童謠
以中國年為話題的作文
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的手抄報素材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