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融合企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如何將優秀的企業文化匯入高職校園文化,實現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的對接是當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優秀的企業文化匯入校園文化的必要性

  1.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對社會的認同。高職學生大多數是高考分數不太理想或者對口招生的學生,學生們在心理上不太成熟,閱歷較淺,對自己的未來也感到迷茫,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如能將企業文化匯入,能夠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逐漸在學習過程中明白自身定位、規劃未來職業生涯,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畢業後就業的競爭壓力,從而,自覺地加強專業技能知識的學習,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互融互動,也可啟發高職生對社會政治、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自覺意識,並積極投身到社會實踐中,瞭解國情、民情、社情,促進大學生加深對社會發展的理性認識,糾正他們認知上的偏差,透過企業管理文化,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對社會的認同感,有利於高職生對不同文化和多元社會的認識與理解,幫助高職生形成個人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包含深思熟慮的社會價值體系和社會責任感。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的融合對高職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有積極的意義。

  2.有助於學生的專業知識向職業能力的轉化。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須主動適應企業文化的特點,具有企業鮮明特色的文化在日常的學習和活動中貫穿,相關企業的職業操守和行業規則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影響勢必成為學生學習的導向,為專業知識逐步向職業能力轉化搭建了一個溝通的平臺。

  3.有利於培養學生成為“職業人”的全面素質。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要求不僅要掌握有專業知識,還要有全面的職業素養,而職業素養很難從課堂獲得,如果校園文化很好的融合了企業文化,諸如演講、設計、策劃、實習等形式的校園活動能夠彌補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需求,這些活動成為一種課堂學習之外的興趣導向和課餘生活氛圍,正是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溝通、協調、組織能力得到了鍛鍊,專業知識得以向職業能力轉化,同時,通過對企業文化的瞭解,學生的團體意識、誠信意識也提高了,明白了社會和企業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這種全面發展的意識在學生的腦海中逐漸形成,可以說,企業文化的匯入,為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甚至優秀的職業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高職校園文化融合企業文化的途徑

  依據高職院校自己的特點,為了使優秀企業文化和精神更好的融合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必須結合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遵循“以人為本、校企文化融合”的指導思想,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匯入優秀企業文化和精神,建設過程中必須突出人才培養功能、自身的辦學特色,建設兼具活力和底蘊的校園文化。“職業化”是高職教育的最大特色,結合這個特色,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和學生就業的崗位要求和職業技能緊密聯絡,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具有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著手:

  1.系統規劃可持續發展的校園文化建設方案。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非常薄弱,沒有長期建設發展的規劃,更是嚴重和企業文化脫節,因此,要依據自身的專業特色和師資結構統籌規劃,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將校園文化建設和校企合作結合起來,校園文建設也要跟隨校企合作改革而創新;二是結合自身師資結構特點,分專業按行業要求組織教師學習行業規範,將吸收到的優秀企業文化通過專業老師在專業課講授的過程中進行更貼合實際的傳達,另外還可以不定期的組織教師給學生講座,將教師企業頂崗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學生;三是將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到高職人才培養方案中,形成長效的文化建設機制,從而使校園文化建設有了相關的制度保障和創新機制。

  2.開展各類具有職業特色的素質拓展活動。校企合作是高職辦學的特色,也是建設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最佳平臺,通過校企合作,開展相關的活動,讓學生感受來自企業服務、生產一線的狀況,體會企業的文化內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熟悉相關職業操守,既豐富了學生的業餘生活,也讓校園文化具有了企業文化的底蘊,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同時,企業也藉此擴大了自身的知名度,得到了宣傳,實現了學校和企業的雙贏,還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開展各類職業實踐和社會服務,通過模仿、實踐等方式,可將學生在學校學習到的安裝、製作、加工等技能在社會實踐中運用,既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服務了社會。

  3.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突出職業特色。高職校園物質文化指的是以院校自身的教育目的和目標而建設的學校物理環境,是學校各種客觀實體存在的總和,也是校園文化的基礎載體。高職院校的競爭力只要體現在技能水平和動手能力上,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有針對各專業需要的實訓室,實訓室建設又是一個立體全方位的建設,不僅要有和實際接軌的實訓操作平臺,還有具有企業文化、職業特色的標語等室內文化建設,另外,行業發展及人才需求分析、行業成功人士資訊等都是校內實踐建設的重要環節,從這些物質文化建設上也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突出職業特色。

  4.通過校企合作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當前,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普遍開展校企合作,校園文化建設也應該結合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職業水平和素養,提升學校的綜合競爭力。通過校企合作,加強師資隊伍的職業實踐能力培養,利用寒暑假,派教師進企業實踐 、掛職鍛鍊,將企業的文化理念運用到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另外,學校應該聘請企業生產一線或者管理人員來校兼職任課,並充分利用好外聘教師資源,挖掘外聘教師在專業教學、實踐教學、企業文化灌輸、校園活動等方面的作用,積極的將外聘教師的職業特色和教育教學結合起來。以校企合作為背景,讓企業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在師資、專業建設、實踐教學、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三、融合企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啟示

  1.要有以建設具有企業文化內涵的校園文化為理念,融合優秀的企業文化、提煉企業文化的核心思想,結合本校校園文文化建設的日常工作,將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的職業崗位相結合,為學生的就業提前打好基礎,在校期間積累行業企業的基本認知、職業操守、職業技能。

  2.建立保障機制,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長期執行。在巨集觀上,高職院校針對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融合要建立相應組織機構,統一協調管理、溝通接洽,在經濟上給與必要的支援,在實施的各個階段要在人力物力上提供保障,為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提供積極和必要的保障,同時,組織校內和外聘教師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探索研究,不斷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模式。

  四、結語

  企業文化可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充足的養料,高職院校培養的具有行業技術動手能力的人才又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企業和高職院校在文化上的合作是一個雙贏的舉措,高職院校應該結合自身特色,積極探索校企合作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路、新模式,昇華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讓學生對社會、行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為將來的就業增強競爭力,從而提升學院整體競爭力,因此,結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園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全面和諧發展的必經之路。

高職韓語專業企業文化教育教學
試論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的融合
相關知識
試論融合企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
工商企業管理的求職信範文精選
試論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戰略的功用
試論現代企業市場營銷論文
試論中小企業市場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論文
試論民營企業融資制度創新探討
試論中小企業市場營銷論文
試論現代企業發展與規範化管理之路
試論叢集企業融資現狀及政策需求
試論叢集企業融資現狀及政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