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市場條件下的花卉生產管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論文關鍵詞:市場條件;花卉;生產管理 
  論文摘要:詳細闡述了市場條件下花卉的生產管理,包括生產目標與計劃、生產管理記錄、成本分析等方面的內容,以期促進花卉生產的有效管理,從而提高市場收益。 
   
  近年來,隨著我國花卉業的發展,花卉產品數量大幅增加,我國花卉業開始步入調整期,由原來的自產自銷模式向現在的產銷分離轉變,這是現代化大生產的必然趨勢。花卉產業在市場發展過程中要注意解決發展中,尤其是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花卉業市場化生產管理的出現,為我國花木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現代化經營機制,對於擴大生產、引導消費、降低成本、完善有序的流通秩序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生產管理和生產作業是2種完全不同的活動。生產管理是對生產作業、時間安排和資源配置的控制。生產作業則是對計劃發展的執行,隨著花卉產量的增加,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花卉經營從業者逐年增多,生產者自然隨產品銷售的發展而擴大生產規模和生產範圍,但這種擴大常常是盲目無計劃的,因而在空間及時間的需求方面或在全部現有的生產操作方面都存在問題。現在不少花卉生產者只關心栽培的植物而對生產管理的效率不注意和了解,由於對生產規劃區安排不當等,不少單位擺脫不了品種、種類多的侷限,種苗、盆花、切花受市場的影響,種植比例常常變化,栽培期和栽培要求之間相互影響,容器的不同規格和土壤的各種成分比較複雜,花卉生產的技術與管理較少或根本沒有規範和實現標準化,很難達到預期的市場收益目標[1-2]。 
  1生產目標與計劃 
  1.1生產目標 
  目標可以是現有保護地單面積的一定產量;可以是某個時期經營中的一個利潤值;可能是一個預先指定低水平的產品損耗,也可能是一定水平的質量或經營規模的擴大,或產品引進新品種的數量和規模等。制定目標,必須儘量明確如收入的多少、花盆的數量、不同等級切花比率;當以某一類花卉的產品質量作為生產目標,管理者應知道單位產品質量在市場中的份額,在掌握必要的資訊後,可將投資按比例分配以保證目標的實現。 
  1.2生產計劃 
  為獲得最佳的栽培、生產及市場效果,預先做好計劃是非常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預先對銷售的潛力的價格的期望作一徹底的研究。一般的假設是長期供應各種顏色的花會創立一個有利的市場,一個好的計劃重要是能提前1.5~2.0年制訂出一個種植安排時,資料是必需的,而從行業中獲得資料肯定是有用的。計劃所需的重要資料,包括可利用溫室地面面積或戶外栽培能用的地面面積;品種及其生長期;品質相關資料以及關於全年栽培的適應性和可利用性的資料;施用土壤消毒劑適宜的時間,栽培所需的溫度和種植密度;種植時間及完成日期;種植前準備工作所需時間;所需勞動力合理分配及投資預算等,在此基礎上制定詳細的計劃。計劃應包括時間的選定和進度的安排,合理的時間安排是杜絕拖延的最好辦法,時間的選定與研究會涉及一系列的技術規範與要求,即制訂一項許可的時間標準,以便在允許的時間範圍內完成規定的任務,只有根據在比較協調的物產系統中可能分配哪些工作才能制定這些標準,一旦有了有效時間和操作規範,要求每個員工就要分析採用什麼方法才能制定出更好的進度和作出最好的裝置配置。 
  1.3生產區的區劃與佈局 
  科學的規劃和佈局,有利於充分利用土地,節約能源,減少生產阻力和暢通等。以圖紙的形式繪製生產區各功能區,一般只需標明栽培溫室的平面輪廓、可測量種植臺、地面植床,為計算溫室面積有效栽培面積的需要量、每個溫室切花株數或盆花數、走道與種植面積,比例及合理安排工作臺等提供了資料。同時,標明棚室的用途,栽培花卉的類別,移動時間情況,在大型的育苗盆花生產中流水作業流程各個環節的圖解應詳細標註,當然還應與佈局情況相符合。 
  2生產管理記錄 
  2.1栽培記錄 
  栽培記錄包括栽培安排與各項操作工序如栽植、移苗、摘心、修剪、化學調控、肥料、藥劑、調節劑使用日期與效果以及完成時間等應由員工負責記錄,註明更改的工序和未被列入計劃的操作。栽培環境記錄包括保護地溫度、光照、溼度、土壤基質、病蟲害發生及預防措施等可見觀察記錄。在保護地促成栽培過程中,溫度、溼度、光照因素的自然狀況和調節對產品影響至關重要,階段性連續記錄,有利於分析環境調控的效果和裝置的質量,為以後制訂栽培計劃和分析成本提供依據。 
  2.2產品記錄 
  管理者應對花卉生長週期內生長髮育狀況詳細記錄,如花色、花型、高度、葉色、株型、病蟲害等,還包括開花或盆栽收穫的數量、日期、等級等,這些記錄是成本計算的依據,不同年的記錄比較,能夠分析植物生長情況,有助於找到不良植株的問題所在。 
  2.3栽培技術改良措施記錄 
  該記錄有助於在生產區工作中每個環節是否合理,找到問題,提出建議,研究協調改進措施,如生產栽培區佈局是否有利於操作,工作環境是否良好狀態,裝置是否保持正常作狀態,如何能縮短生產週期和提高產品質量,技術處理中是否到位發生變化,時間與進度安排是否合理保證花卉不同花期。技術的改進既需全面又需落實到實處,形成一個有效的鏈條[3]。 
  2.4產投記錄 
  通過產投記錄分析,可發現栽培中失誤時改正,也可嚴格實施經營的程式,產投記錄包括投入和收入兩部分,其中投入又分為可變投入和固定投入。可變投入是花卉栽培中的勞動量和運費市場波動差價等;固定投入包括工資、折舊費維修費、技術交流活動、學習辦公費等。還有一部分屬於半固定投入,如燃料、水電等,它們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與具體花卉產品相關。收入應根據花卉種植品種型別分別記錄,按銷售日期、市場供求、產品等級品質記錄,有助於掌握市場動態,及時調整品種適應市場需求。 
  3成本分析 
  栽培種植記錄一方面有助於工作合理改進,另一方面有助於作為經濟分析的參考,為成本分析提供依據。 
  3.1營利與虧損評估 
  種植記錄的研究與投入分析成為成本分析的主要工作,包括可變投入、固定投入分析,花卉栽培品種的投入的專案和收入的來源與利用。通過固定投入單位面積種植計算,評估各類花卉,根據它佔據的面積進行計算,將可變投入可分配到各種花卉上。如果運用多個銷售渠道,收入不定,通過收入分析可掌握不同時期花卉的基本利潤情況,能有效處理栽培區各種花卉的輪作問題,提高栽培地的利用率[4]。在花卉用花淡季中閒置的種植床如冬春盆花一品紅、報春、瓜葉菊等留床時間短,不能再種植1茬花卉,則其固定投入另需維持。 
  3.2增加利潤 
  利潤是由收支決定的,收入受價格、種植床利用率、產品質量和市場渠道等影響。切花的價格在專業刊物、網路均有公佈。盆花植物價格相對穩定,但需求變化大,易滯銷。不管需求是否增長,售出的比率提高都會引起收入的增加。輪作不會影響花卉的銷售利潤,應最大限度利用空間以增加利潤,如移動式植床、垂吊植物、立柱式植物等;空間利用率的提高,減少單位面積種植,從而增加利潤,花卉產品質量、優質、優價、分級、定價,提高環境調節和操作規範是增加利潤的有效手段,實際上合適的利潤與優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相關,與市場多渠道的選擇相聯絡,更重要的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降低成本,節約開支。 
  參考文獻 
  [1] 包滿珠.花卉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2] 穆鼎.鮮切花週年生產[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3:4-24. 
  [3] 陳俊愉,劉師漢.園林花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46-102. 
  [4] 肖華.關於促進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的策略[J].現代交際:新人力,20096:96.

園林有害生物的危害及防治對策
淺析葡萄設施栽培提早成熟生產管理技術
相關知識
淺析市場條件下的花卉生產管理
淺析市場經濟下誠信缺失的有關論文
淺談建築工程施工安全生產管理策略
磚廠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有哪些
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論文
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會維權職能
淺析中國電影市場虛浮下的中國電影精神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籌資渠道
淺析市場營銷人員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論文
淺析市場營銷的危機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