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讀後感_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服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指出,只有樹立全球能源觀,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統籌全球能源資源開發、配置和利用,才能保障能源的安全、清潔、高效和可持續供應。那大家讀了有哪些感受?下面來看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讀後感篇1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將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通道,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導,全球互聯泛在的堅強智慧電網。”劉振亞這樣解釋他一手打造的全球能源網際網路。

  通俗來講,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將由跨國跨洲骨幹網架和涵蓋各國各電壓等級電網的國家泛在智慧電網構成,連線“一極一道”注:北極和赤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適應各種分散式電源接入需要,能夠將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清潔能源輸送到各類使用者,是“服務範圍廣、配置能力強、安全可靠性高、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臺。”

  劉振亞有這樣一個願景: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目標。屆時,清潔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80%左右,成為主導能源。而這就意味著每年可替代相當於240億噸標準煤的化石能源,減排二氧化碳670億噸、二氧化硫5.8億噸,全球能源碳排放115億噸,僅為2009年的50%左右,可以實現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

  “奔騰的流水、過境的大風、普照的陽光、湧動的海潮等自然界的能源,將會通過無數水輪發電機、風力發電機、光伏光熱裝置、海浪發電機等載體,轉換成電能,造福全人類。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生產出66萬億千萬時的清潔電能,這一數字比2010年增長近10倍。充沛的電能將照亮世界每一個角落。”在《全球能源網際網路》中劉振亞這樣描述。

  劉振亞期冀通過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在未來可以“實現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電能消費替代其他能源消費。”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讀後感篇2

  近日,我學習了國家電網公司劉振亞董事長的《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 推動能源清潔綠色發展》一文。文章向我們闡述了全球能源觀,提出了構建了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思想,用以統籌全球能源資源開發、配置和利用,為保障能源的安全、清潔、高效和可持續供應提供了一個可行之法。

  作為一名電力系統的員工,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的感觸良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作為一名電網人,我們的工作責任重大

  劉董事長在文章中闡述了當今全球能源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持續增長,化石能源的大量開發和使用,導致資源緊張、環境汙染、氣候變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問題突顯,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隨著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不斷推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能源消費仍將持續增長,能源需求壓力日益增大。全球當前面臨著“能源安全”、“環境汙染”、“氣候變化”三重挑戰,要解決好能源問題,根本出路是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加快清潔能源替代和電能替代,實現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大範圍配置、高效率利用,保障能源安全、清潔、高效、可持續供應。

  電能作為一種清潔的二次能源,已經在國計民生的各個方面扮演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國家電網公司的一員,“奉獻清潔能源 建設和諧社會”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代表的不僅僅是我們個人,而是國家電網公司;我們的工作對國家的經濟發展,黨政機關的正常工作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每當我們進行工作時,關係不僅是一趟線路的執行是否正常,而是影響著夜幕降臨的萬家燈火,炎炎夏日的陣陣涼意,生產車間的件件產品。因此,我體會到作為一名電網員工,

  我們的工作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倒閘操作或者是下達一份排程命令,而是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息息相關,更是一份重於泰山的責任。

  二、作為一名電網人,我們要有過硬的技術

  劉董事長在文中向我們展示了我國為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如攻克特高壓交直流過電壓控制、電磁環境、絕緣配置,以及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接入和配置、大電網安全執行和協調控制等許多世界性技術難題。又如2014年建設淮南—南京—上海、錫盟—山東、寧東—浙江“兩交一直”特高壓工程;2015 年開工蒙西—天津南交流、榆橫—濰坊交流、酒泉—湖南直流工程,這樣就在中國大地展開了“兩交四直”特高壓工程,為西南水電,西部和北部煤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輸送的提供了主通道。

  一座座鐵塔的拔地而起,一條條銀線的橫空飛渡,這都不是憑空出現,而是無數電網人用自己的知識,精力和汗水換來的。身為研究生的我們,雖然已經掌握了大量電力專業的知識,但是我們並不能驕傲自滿,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不斷地學習先進的技術,瞭解新裝置的發展方向,與時俱進。我認識到在濟南國網技術學院培訓期間,應該認真聆聽每一位老師的講授,牢記實操的每個注意事項,這些都是無數電網前輩們工作的積累,將會對我們日後的工作大有裨益。當回到各自的單位時,我們還應繼續向老師傅們學習,鑽研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我國的電網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劉振亞董事長在這篇文章中以全球的視野、前瞻的思維、系統的方法研究解決能源問題。在準確把握和深刻洞察全球能源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直面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能源配置全球化、環境影響全球化的大趨勢,提出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建立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統籌能源與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極具價值的系統參照,也為國家電網公司的每一個員工提供了強有力的遵循導航,更增強了我們新員工為中國電網的強大,國網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知識、力量的決心。

  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讀後感篇3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在會上發表署名文章《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服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文章指出,只有樹立全球能源觀,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統籌全球能源資源開發、配置和利用,才能保障能源的安全、清潔、高效和可持續供應。

  由此,《能源評論》組織召開第19次學術沙龍,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國家電網公司能源研究院總經濟師魏玢、埃森哲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兼能源資源事業部董事總經理丁民丞等專家一同為讀者描繪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未來圖景……

  一場急劇的氣候變化之後,地球一片蒼茫,空氣稀薄,植物枯萎,到處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廢墟,倖存者們為了生存,爭奪緊缺的資源和食物,在無望中苦苦掙扎……

  這是以《後天》為代表的一系列災難電影中常常上演的鏡頭和情節,反映出人們對於持續惡化的氣候的擔憂,對資源耗盡後生存的恐慌。也許有人會說,這完全是杞人憂天,這樣的日子只是電影為了博取票房的噱頭。然而,越來越多的資料和事實顯示,電影中資源耗盡、氣候惡化的情形,已經在現實中逐步向我們逼近。

  20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以及90年代的第三次石油危機,引發了世界能源的長期結構性變化。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持續增大,化石能源的大量開發和利用,導致能源資源的緊張、環境汙染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日益突出,長期被化石燃料主宰的全球能源經濟,正在步入一個危險而不穩定的困局。

  BP最新發布的《2014年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為1.6879萬億桶,可以滿足全球53.3年的生產需要;全球天然氣探明儲量為185.7萬億立方米,可以保證全球54.8年的生產需要;全球煤炭探明儲量為8915億噸,可以保證全球113年的生產需要。

  與支撐當前世界經濟的化石能源供應危機重重相伴隨的,是人類生產、生活對能源不曾消減的旺盛需求。過去的十年中,全球一次能源消費量的年平均增速為2.5%,雖然由於世界經濟整體疲軟的原因,201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量只增加了2.3%,低於過去十年的平均值,但這種增長的勢頭並沒有改變。

  有人將消除能源供應緊缺和能源需求增長之間矛盾的希望寄託在化石能源開採量的增長之上,寄託在以頁岩氣為主的新型化石能源的開發利用上。然而,地球的容量有限,所蘊含的礦產資源更為有限,化石能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對氣候變化的惡劣影響不容忽視。如若要以榨乾地球最後一滴“油水”,來換取支撐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能源動力,那無異於飲鴆止渴。

  因此,要緩解能源危機,保障能源安全,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有效遏制和推遲“後天”的到來,必須更多地將未來能源的希望,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寄託在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和新的能源變革上。

  而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為正在步入困局的世界,構建了一種全新的能源結構和能源經濟模式。

安徽大學生創業公司註冊
新能源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特點
相關知識
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讀後感_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讀後感
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讀後感_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讀後感***2***
構建資訊與網路安全的網路倫理規範體系
用TP-LINK組建網路及一開機就能上網的方法
怎樣構建安全的企業防火牆
網球王子龍馬經典語錄大全
逆襲之星途璀璨全集百度雲_逆襲之星途璀璨電視劇全集百度雲網盤_逆襲之星途璀璨資源鏈
網際網路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
那年花開月正圓全集百度雲下載_那年花開月正圓百度雲全集資源_那年花開月正圓全集網盤
如何構建你的職場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