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財務報表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經濟環境的不斷髮展和變化,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財務管理中的財務報表分析,對於企業管理和各利益相關者尤為重要。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鐵路企業財務報表分析

  【摘要】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財務狀況都是關注的重點。尤其是鐵路企業,由於存在很多的在建專案,對資金的要求巨大,就對財務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首先提出了財務報表分析在鐵路企業中的重要作用,並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意見。

  【關鍵詞】鐵路企業;財務報表

  一、引言

  盈利是企業存續的必要條件,這對於鐵路企業也是如此。鐵路企業雖然在經營管理中產生鉅額利潤,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產生鉅額成本。尤其是目前鐵路企業還存在很多在建專案,財務的重要性就更加顯得舉足輕重了。準確的財務報表可以全面反映鐵路企業的整個業務過程,財務資料和財務結果完全可以看成是鐵路企業經營狀況的顯示圖。加強財務報表分析是實現鐵路企業經濟管理的最好方法和途徑,可以對鐵路企業的整體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瞭解和及時調整, 有利於鐵路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

  二、財務報表分析中存在的問題

  1.財務報表分析基礎薄弱

  在編制財務報表的過程中,依靠的經過專門會計處理的資料,這些資訊反映在報表的時候就有一定的滯後性,而且僅能夠反映貨幣化的資訊。在當今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資訊瞬息萬變,僅僅依靠這種滯後的貨幣性資訊,是很難對企業的實際經濟狀況進行合理的分析評估。所以,財務人員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的過程中,除了報表中記載的資訊之外,要更多的考慮非貨幣資訊。但是,目前企業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的時候,依據的資料來源僅僅是諸如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財務報表。對於這些報表,只能進行一些比率分析或者趨勢分析。這些總體性的資料,無法進一步細化,對於分析結果,企業也很難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鍼對性的改進。比如,如果分析結果顯示資產負債率過高,導致財務風險較大,而企業的經營情況又無法短期內改變籌資策略,那麼這種分析結果對於企業的實際作用是有限的。

  2.財務報表分析體制不健全

  目前企業的財務分析體制不健全,很難講財務分析結果應用到實處。財務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企業在生產、銷售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以及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並向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然而實際情況確是,企業將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報表分析結果束之高閣,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也打擊了財務人員的積極性。而且現行的財務分析具有單一性,但是企業的經營範圍是多元化的。比如,企業需要舉債進行一項投資,從經營的角度分析專案的話,會從收益和成本兩個角度進行考慮。然而,在進行財務分析的時候,由於未來的收益難以預計,財務人員在進行分析的時候可能更多的從風險的角度進行分析,很難從整體的角度來把握企業的經營動態。

  3.缺乏正確的財務分析方法

  財務人員在進行財務分析的時候,很多時候只是照搬教材公式,而對於這些公式背後的邏輯關係以及是否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沒有進行深入的考慮。比如,在分析報表的時候,選取的指標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對目標資料選取範圍任意增減,這些行為都有可能導致分析的結果和實際情況又很大出入。如果財務人員不瞭解指標背後的邏輯關係,以及各項指標之間的關係,只是機械的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這樣得出來的結果也只是表面化的。並沒有對企業的財務收支情況以及業務情況進行深層次分析,只是將簡單的將企業經營情況轉化為數字和表格,並不能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有效的意見。

  三、加強鐵路企業財務工作的政策建議

  1.改善財務分析基礎環境

  首先,要從思想上從新認識財務報表分析。要將財務報表分析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手段,而不僅僅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同時協調其他部門積極配合財務部門的工作,保證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獲取真實有效的資訊。而財務人員自身務也需要提高業務水平和整體工作能力,實現整個財務管理部門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對國家近期出臺的相關財務制度政策,財務管理部門要能夠及時進行學習,並熟悉掌握,然後結合鐵路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變動,保證鐵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其次,提高財務資料的真實性。一方面,完善企業財務報告體系。傳統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利潤表。這三種傳統的報表職能反映企業的整體情況,而且由於近年來鐵路公司外債規模擴大,較之以往更多的參與到金融市場,這種報表分析模式不能適應新環境的變化。建議引入管理用財務報表,將經營性資產、負債和金融性資產、負債分開,並分別進行管理、分析,更精確地掌握企業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加強財務指標和企業實際經營情況之間的聯絡,將兩者全面的結合起來進行分,財務部門在進行分析的時候不能只考慮對企業財務的影響,要從系統的角度分析對公司整體的影響。而且由於財務報表中只是各種資料的彙總,非專業人士很難從中看出聯絡。建議在報表之後,將細分內容寫進附註中,這樣可以方面管理層在更短的時間內找出資料之間的關係,以提高管理層的決策速度。

  2.加強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制度的建設

  財務分析制度,或者說會計制度,顧名思義,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按照一定的規則、程式和方法來分析各項經營業務對企業財務造成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只有不斷的完善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制度,加強針對財務狀況的考核力度,才能將財務分析制度在實際工作中更好的落實。

  首先,完善財務報告體系,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鐵路企業應該將會計憑證、賬簿等重要的財務資料,設定統一格式,全國各地的鐵路分公司都要使用這種統一格式的資料。運用這種統一的會計制度、財務報表分析等對鐵路企業的整體運營情況和經營情況進行必要的限制和監督。如此一來,才能保證財務報表提供的資訊是準確的,有利於管理者更好的掌握鐵路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同時,企業的現金流和資產存量也能在報表中一名瞭然,從而更準確的評估企業的價值。

  其次,將財務指標和企業的經營情況有效得了聯絡起來。單純的財務指標是無法看出企業的實際情況,因為這些資料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有效性方面都存在不足。必須結合其他資料來源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對財務報表進行更合理的分析。

  比如,鐵路總公司資產負債率在2013年達到了62.6%。但是考慮到鐵路公司近年來大量的高鐵專案上馬,而且票價還沒能夠實現真正市場化,盈利能力不足。而且這些債務多為歷史遺留問題,所以在進行財務分析的時候,並不能僅因為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就判定鐵路企業經營狀況不善。企業不僅要關注以往的財務情況,還要根據市場情況對未來一季度或者半年的財務情況進行預測,評判未來市場發展變動,並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確保企業資源能夠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3.改進財務分析方法

  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財務領域也越來越多的應用技術變革帶來的便利性,會計電算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很多企業都已經轉變管理模式,將資訊化引入到財務管理系統當中。但是在財務分析領域,這一方面做得還不夠。財務人員還是採用機械、教科書式的分析的模式。所以,財務人員在進行分析的時候,應該藉助財務分析軟體,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充、比較分析和比率分析、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充分的結合起來,利用財務軟體對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多元化、深層次的分析,並引入外部資料和非貨幣化資訊,提高財務分析的效率和效果此外,在分析的過程中,財務人員要將時間價值考慮進去,歷史成本屬於沉沒成本的一種,已經成為過去,財務更看重的應該是未來。所以,只有將時間價值考慮進去,這樣的財務分析才能真實有效,對企業的經營具有指導作用。最後,不能僅對事後資料進行分析,要做到全程分析。財務分析工作應該從一項業務開展之前就要開始。事前對其預算進行合理評估,事中對其開始進行監督並控制在預算範圍之內,加強對超預算情況的審批管理,事後對其效益和成本進行總的分析評估,並提供相應的改進建議。

  四、小結

  財務報表對於鐵路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平時的財務管理制度又直接決定了財務報表的質量。所以,鐵路企業應該針對目前財務管理工作中面臨的一些問題,針對加以解決,提高財務報表質量,以更好的其在鐵路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蘭秀芬.淺析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外資,201320.

  [2] 張陽. 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報表的重要性[J]. 中國管理資訊化. 201615

  篇2

  財務中的槓桿理論與財務報表

  【摘要】本文對財務中的槓桿理論與財務報表的關係進行了探討,揭示了經營槓桿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財務槓桿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之間的內在關係,指出了現行槓桿理論的若干侷限,並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財務中的槓桿包括經營槓桿、財務槓桿、聯合槓桿,不僅在財務理論研究和財務實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經營槓桿還對企業產品設計、開發、生產、銷售、管理等各個環節產生重要影響。而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當然還有現金流量表,更是會計工作的重心、財務工作的基礎、企業管理水平的標尺。不論是現實的報表,還是預測的報表,也不論是用賬面價值反映的報表,還是用市場價值反映的報表,都有非同尋常的作用。如何將槓桿理論研究與財務報表研究結合起來,探求財務中的槓桿和財務報表之間的關係,應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在研究上述諸槓桿時,必須揭示各槓桿的動因,即槓桿變化的原因,從而將槓桿理論與財務報表聯絡起來,進而與成本結構理論、資產結構理論、財務結構理論聯絡起來,與風險控制理論聯絡起來,更加科學合理地確定資產結構、財務結構、成本結構,防範風險的失控。

  一、經營槓桿理論與財務報表

  經營槓桿是由於營業固定成本的存在而產生的。所謂營業固定成本是指生產經營中形成的固定成本,包括製造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中的固定部分,但它不包括籌資固定成本,如利息、融資租賃費用、優先股股利等。

  由於經營槓桿反映營業風險,也反映經營盈利能力,故經營槓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槓桿度衡量就是企業需要認真考慮的重要問題。

  根據經營槓桿的概念,我們不難看出經營槓桿取決於營業固定成本,也可以說經營槓桿取決於營業成本結構,即:取決於營業成本中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內部構成。而營業成本中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內部構成問題本是利潤表中的問題。如果採取變動成本法編制利潤表,這一點表現得更為明顯。嚴格說來,如果我們採用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利潤表格式,即設定息稅前利潤一般稱為營業利潤,但其含義與我國的營業利潤不同,為了避免混淆,暫用此名作為利潤表上下部分的分水嶺,則營業成本中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內部構成隻影響利潤表的上方。就是說,在業務量變動的情況下,不同的營業成本結構,對息稅前利潤產生不同的影響。因而,經營槓桿與利潤表的上方存在密切聯絡。

  什麼決定營業成本的結構?應該是資產結構。也就是說,營業成本結構取決於資產結構。即長期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下同比重較大的企業,其固定營業成本比重較高,變動營業成本的比重就較低,因此其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等等就高,而它們基本屬於固定費用除非固定資產採用工作量折舊法。同時由於裝置先進,材料的利用率高,人工效率也高,因而變動成本就低。反之,固定資產比重較小的企業,其固定營業成本比重就較低,變動營業成本的比重就較高,道理同前。這可以根據不同資產結構構成的企業的成本結構得到說明。因而經營槓桿與資產負債表的左方存在密切聯絡。

  當然,影響資產結構的因素很多,其中受行業的影響較大,重工業與輕工業,製造業與商業,不同行業的重工業、輕工業,其資產結構可能存在很大區別。資產結構也受企業規模的影響。不同規模的商業企業,其資產結構可能存在很大差別。但是,這並不否認人的作用的發揮。選擇什麼樣的裝置,採用什麼樣的折舊方法,在法定年限幅度內按照多少年限進行折舊,採用什麼樣的無形資產策略,如何攤銷,採用什麼樣的信用政策,採用什麼樣的存貨管理制度,甚至採用什麼樣的生產流程等等,都會直接影響資產結構,影響營業成本結構,影響經營槓桿的大小。

  由於資產結構反映資產負債表的左方,營業成本結構反映利潤表的上方以稅息前利潤為分界線,我國利潤表目前沒有該項,因此可以說,經營槓桿同時反映了資產負債表的左方和利潤表的上方。資產負債表左方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到利潤表上方的變化,影響到營業成本結構,進而都將影響到經營槓桿。

  財務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管理,為了避免經營槓桿度的過高或過低,經營風險的過大或贏利能力的過低,企業應當綜合考慮有關因素,進行合理運籌,科學確定資產結構。

  二、財務槓桿理論與財務報表

  財務槓桿是由於籌資固定成本的存在而產生的。所謂籌資固定成本是指籌資中發生的負債利息、融資租賃費用、優先股股利等。

  由於財務槓桿反映財務風險,也反映財務盈利能力。故財務槓桿的大小一般用財務槓桿度衡量也是企業需要認真考慮的重要問題,更是財務主管責無旁貸的工作。

  根據財務槓桿的概念,不難看出,財務槓桿取決於籌資固定成本,也可以說財務槓桿取決於籌資成本結構一般稱為資本成本結構,即:資本成本中利息、優先股利與普通股利之間的內部構成。其中,利息、優先股利等一般是剛性的,普通股利則是柔性的。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普通股利是變動的,如採取低息加分紅的股利形式,其分紅部分就是可多可少的;即使採取固定股利政策,也不是非發不可的,股利也是可有可無的,最起碼從法律角度來講是如此的。在利潤表中,不論是以淨利潤為終點的利潤表,還是以每股收益為終點的利潤表,都要將籌資固定費用計入表內,則籌資中的成本結構問題,也是利潤表中的問題。但籌資成本中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內部構成隻影響利潤表的下方,與利潤表的上方不發生關係。也就是說,在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情況下,不同的籌資成本結構,只對淨利潤或每股收益而不能對息稅前利潤產生不同的影響。因而,財務槓桿與利潤表的下方存在密切聯絡。

  什麼決定籌資成本結構?應該是籌資結構或稱為財務結構。也就是說,籌資成本結構取決於財務結構。即固定費用性資金來源比重較大的企業,其固定籌資成本就較高,這不僅表現在籌資基數的大小上,也表現在籌資費用率主要是利息率、優先股利率的高低上。籌資中固定費用籌資比重越高,籌資固定成本越高,淨利潤就越少。反之,籌資中固定費用籌資比重越低,籌資固定成本越低,淨利潤就越多。

  當然,影響財務結構的因素也很多,筆者曾歸納為10個方面,它至少包括:資產結構狀況、盈利水平狀況、業務風險狀況、適應變能力狀況、舉債能力狀況、利率、股利狀況、投資心理狀況、經營環境狀況、法令約束狀況、權力控制狀況。蘇萬貴,1990年其中尤以資產結構狀況的影響最大。所有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財務結構,影響資本成本結構,影響財務槓桿的大小。

  由於財務結構反映資產負債表的右方,籌資成本結構反映利潤表的下方,因此可以說,財務槓桿同時反映了資產負債表的右方和利潤表的下方。資產負債表右方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到利潤表下方的變化,都會影響到籌資成本結構,進而都將影響到財務槓桿的大小。

  財務管理同時是一項職能管理,為了避免財務槓桿度的過高或過低,財務風險的過大或贏利能力的過低,就應當根據企業的產業狀況、規模狀況等,在科學確定資產結構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科學確定財務結構。應該說,這是財務工作的本職,是與其它部門工作不相交叉的內容,是沒有理由推卸的責任,也正是財務工作大顯身手的大好時機。儘管重大籌資決策要經過董事會甚至股東大會決議,但相關的方案往往是由財務部門提出的。

  三、聯合槓桿理論與財務報表

  根據聯合槓桿的概念,不難看出,聯合槓桿取決於經營槓桿和財務槓桿,即:它既取決於營業固定成本,也取決於籌資固定成本。或者說既取決於營業成本結構,也取決於籌資成本結構。而這兩種成本結構,又分別取決於資產結構和財務結構。經營槓桿、財務槓桿分別反映營業風險和財務風險,同時分別反映經營盈利能力和財務盈利能力。因此,聯合槓桿反映了綜合盈利能力,也反映了綜合風險。可見,聯合槓桿同時反映了資產負債表的左方和右方,也反映了利潤表的上方和下方。任何資產專案的變化,都將引起資產結構的變化,也都將引起營業成本結構的變化,引起經營槓桿的變化;任何負債專案或權益專案的變化,也都將引起財務結構的變化,引起籌資成本結構的變化,引起財務槓桿的變化,進而都將引起聯合槓桿度的變化。

  上述關係可圖示如下:

  資產結構→→營業成本結構→→經營風險→→經營槓桿→→經營槓桿度

  財務結構→→籌資成本結構→→財務風險→→財務槓桿→→財務槓桿度

  資產結構和財務結構→→營業成本結構和籌資成本結構→→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經營槓桿和財務槓桿→→經營槓桿度和財務槓桿度→→聯合槓桿→→聯合槓桿度

  這樣,我們就將財務中的槓桿與財務報表,與資金結構理論結合了起來。可見,資產結構和財務結構分別是經營槓桿和財務槓桿的根源。要改變槓桿,就必須從改變資產結構和財務結構入手。由於資產結構與行業特點、企業規模、技術水平、經營前景等因素有關,故資產結構就不能完全以主觀願望為轉移,而只能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調整。相對而言,財務結構調整的主觀意志可以強一些。當然,財務結構必須與資產結構相協調,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必須協調,經營槓桿與財務槓桿必須協調,經營槓桿度與財務槓桿度必須協調,聯合槓桿必須做到適度。在經營槓桿已經很高的情況下,就必須通過調節財務結構,控制財務槓桿,從而使聯合槓桿保持合理水平,不至於過高;只有經營槓桿較低的情況下,才可以擴大固定費用籌資比重,增大財務槓桿,從而使聯合槓桿保持合理水平,不至於過低。

  四、現行槓桿理論之侷限

  在研究槓桿理論與財務報表時,還必須看到槓桿的侷限性。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槓杆本身未能反映現金流量表

  雖然經營槓桿同時反映了資產負債表的左方和利潤表的上方,財務槓桿同時反映了資產負債表的右方和利潤表的下方,但由於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都是權責發生制的產物,因而槓桿未能反映以收付實現製為編制基礎的現金流量表。而財務工作不僅要按權責發生制計算折舊,計算利潤,而且更主要的還要按收付實現制計算現金流量,計算現金流量的變化。而對這一點,目前的槓桿理論未能解決。

  風險可能導致危機,危機可能導致破產。而破產的型別主要有兩種,一是赤字破產,即經營嚴重虧損而破產;二是黑字破產,即資金週轉不靈而破產。現行的槓桿理論警示的是赤字破產,對黑字破產卻無能為力。

  因此,我們既要認識到槓桿理論的重要性,又要認識到槓桿理論的侷限性。如何設計並計算一個反映現金流量表以避免黑字破產的槓桿,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我國現行利潤表不便於槓桿度的計算

  槓桿度的計算要涉及稅息前利潤指標。稅息前利潤在國外一般稱為營業利潤,然而我國的營業利潤概念卻不是息前的,而是息後的,這就導致了名同實異的現象。不論是利用絕對數公式即貢獻毛益/稅息前利潤,還是利用相對數公式即稅息前利潤變動%/業務量變動%,都涉及到稅息前利潤指標。由於我國現行的利潤表不設定稅息前利潤專案,造成各種槓桿度計算的不便,這是應該解決的。為了更方便地計算經營槓桿和財務槓桿,應按國際慣例對現行的利潤表作一改變,即增設稅息前利潤一項,從而將經營成果與財務成果乃至最終成果區分開來,進而直接利用利潤表上的當前數字計算經營槓桿度和財務槓桿度。

  三槓杆理論基礎面臨的挑戰

  槓桿理論槓桿的大小用槓桿度衡量是建立在將成本習性區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礎之上的,但在事實上,有些成本是很難截然劃入變動成本或固定成本的。因而按照國外新的研究成果,成本的習性分類並不如此,成本動因也不止一個。如:有人進一步將變動成本分為短期變動成本和長期變動成本,其中短期變動成本,以數量為基礎,與產品產量成比例變動,是數量驅動;長期變動成本,以活動量為基礎,隨活動量的變動而變動,是活動量驅動。

  也有人將活動量成本劃分為短期變動成本、短期固定成本和約束性固定成本,其中短期變動成本與其所採用的成本驅動因素的變動成正比,屬於數量驅動。但數量計量標準可能不是產品的單位數量,而是相應的成本驅動因素,如單位標準、批次、定單數、班次、排程單數、生產調整次數;短期固定成本,是管理當局在一年的時間長度內能影響其開支水平的成本;約束性固定成本,是管理當局在較長的時間長度內才能影響其開支水平的成本,等等。所有這些,都會使槓桿的理論基礎發生動搖。槓桿理論基礎的動搖,使槓桿理論面臨新的挑戰。

  槓桿理論基礎面臨挑戰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人力資本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按照人力資本理論,在資產結構中,應該包括人力資產;在財務結構中,權益應該包括人力資本;在成本結構中,應該包括人力資本成本。如果這些真的納入實際的財務報表,則現行各種槓桿度的計算問題將面臨嚴峻挑戰。

行政單位財務論文
財務論文題目
相關知識
電大財務報表論文
財務報表論文範文大全
財務報表論文參考
財務報表論文題目
財務報表論文開題報告
財務報表論文提綱
財務報表論文範文發表
有關財務報表論文
關於財務報表論文
財務報表論文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