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相關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質量管理是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並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控制、保證和改進來使其實現的全部活動,以下是由小編整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質量管理的八大原則

  原則1: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原則2: 領導作用

  原則3: 全員參與

  原則4: 過程方法

  原則5: 管理的系統方法

  原則6: 持續改進

  原則7: 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原則8: 與供方的互利關係

  質量管理的特性

  質量管理的發展與工業生產技術和管理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現代關於質量的概念包括對社會性、經濟性和系統性三方面的認識。

  質量社會性

  質量的好壞不僅從直接的使用者,而是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評價,尤其關係到生產安全、環境汙染、生態平衡等問題時更是如此。

  1、堅持按標準組織生產。

  標準化工作是質量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實現管理規範化的需要,“不講規矩不成方圓”。企業的標準分為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實際上是從管理標準中分離出來的,是管理標準的一部分。技術標準主要分為原材料輔助材料標準、工藝工裝標準、半成品標準、產成品標準、包裝標準、檢驗標準等。它是沿著產品形成這根線環環控制投入各工序物料的質量,層層把關設卡,使生產過程處於受控狀態。在技術標準體系中,各個標準都是以產品標準為核心而展開的,都是為了達到產成品標準服務的。

  管理標準是規範人的行為、規範人與人的關係、規範人與物的關係,是為提高工作質量、保證產品質量服務的。它包括產品工藝規程、操作規程和經濟責任制等。企業標準化的程度,反映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企業要保證產品質量,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種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力求配套。二是要嚴格執行標準,把生產過程中物料的質量、人的工作質量給予規範,嚴格考核,獎罰兌現。三是要不斷修訂改善標準,貫徹實現新標準,保證標準的先進性。

  2、強化質量檢驗機制。

  質量檢驗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以下職能:一是保證的職能,也就是把關的職能。通過對原材料、半成品的檢驗,鑑別、分選、剔除不合格品,並決定該產品或該批產品是否接收。保證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產,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轉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二是預防的職能。通過質量檢驗獲得的資訊和資料,為控制提供依據,發現質量問題,找出原因及時排除,預防或減少不合格產品的產生;三是報告的職能。質量檢驗部門將質量資訊、質量問題及時向廠長或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為提高質量,加強管理提供必要的質量資訊。

  要提高質量檢驗工作,一是需要建立健全質量檢驗機構,配備能滿足生產需要的質量檢驗人員和裝置、設施;二是要建立健全質量檢驗制度,從原材料進廠到產成品出廠都要實行層層把關,做原始記錄,生產工人和檢驗人員責任分明,實行質量追蹤。同時要把生產工人和檢驗人員職能緊密結合起來,檢驗人員不但要負責質檢,還有指導生產工人的職能。生產工人不能只管生產,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自己要先進行檢驗,要實行自檢、互檢、專檢三者相結合;三是要樹立質量檢驗機構的權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在廠長的直接領導下,任何部門和人員都不能干預,經過質量檢驗部門確認的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準進廠,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能流到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產品不許出廠。

  3、實行質量否決權。

  產品質量靠工作質量來保證,工作質量的好壞主要是人的問題。因此,如何挖掘人的積極因素,健全質量管理機制和約束機制,是質量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質量責任制或以質量為核心的經濟責任制是提高人的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質量管理在企業各項管理在佔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企業的重要任務就是生產產品,為社會提供使用價值,同時獲得自己經濟效益。質量責任制的核心就是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生產人員在質量問題上實行責、權、利相結合。作為生產過程質量管理,首先要對各個崗位及人員分析質量職能,即明確在質量問題上各自負什麼責任,工作的標準是什麼。其次,要把崗位人員的產品質量與經濟利益緊密掛鉤,兌現獎罰。對長期優勝者給予重獎,對玩忽職守造成質量損失的除不計工資外,還處以賠償或其它處分。

  此外,為突出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還要實行質量否決。就是把質量指標作為考核幹部職工的一項硬指標,其它工作不管做得如何好,只要在質量問題上出了問題,在評選先進、晉升、晉級等榮譽專案時實行一票否決。

工程裝置租賃管理規章制度
資訊管理相關知識
相關知識
質量管理相關知識
資訊管理相關知識
企業財務管理相關知識
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相關論文
質量管理體系知識問答
德國留學簽證辦理相關知識有哪些
公司管理的相關知識
財務管理相關基礎知識
初中地理氣候相關知識點複習
高中數學函式相關知識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