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醫療論文相關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保險制度,不僅可以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且可以縮小城鄉差距。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國內新型農村醫療保險模式

  摘要:自2009年新醫改以來,我國在多個省市地區開展了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即新農合的試點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使農村地區的醫療保障得到了改善。本文選取了兩個典型的新農合模式:湛江模式和晉江模式,並就新農合的發展模式提出了一些的建議。

  關鍵詞:新農合;湛江模式;晉江模式;醫療保險

  一、廣東湛江模式

  自2001年始,湛江市公務員補充醫療和企事業單位城鎮職工大額業務先後由中國人壽4年和太平洋壽險2年承辦。2009年1月,湛江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與新農合合並,建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體制,由湛江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管理。2012年,湛江市城鄉居民參保人數為637萬人,醫保覆蓋率達到98.7%。住院費用報銷比例的一、二、三類醫院分別為75%、65%、50%。這便是當時引起轟動的“湛江模式”。隨後,湛江市沿用大額補充醫療保險的方法,採取政府主導、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建立了大病醫療補助保險制度。其具體做法為:按照參保人每人2元637萬參保人的籌資標準,從結餘的醫保基金中劃出1200餘萬基金作為大病醫療補助基金。這1200餘萬交由保險公司封閉運作,完全自負盈虧,存在風險。

  大病醫療補助是對參保人自付部分進行再保險,這是對參保人最具實惠意義的舉措。湛江市經濟雖然不發達,但是擁有780萬左右的人口,按照大數法則,具備有利因素。經濟欠發達地區在人力和財力有限的時候,需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把一些事務交給商業保險機構,不是削弱,有時候反而是強化。承辦大病醫療補助保險後,人保健康公司在湛江的業務增至四項,此前已經承辦了湛江市公務員補充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大額補充醫療專案以及城鄉居民大額補充醫療保險。公務員補充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大額補充醫療保險兩個專案每年都有較大結餘,而城鄉居民大額補充醫療業務出現了虧損,累計約700多萬元,政府為了穩定商業保險公司最終回補1200萬元。從這三個專案總體來看,人保健康通過專業化管理,尤其是通過強化事中診療行為監控,減少了大量的不合理醫療費用,三個專案總體賠付率約為85%,在扣除人力成本和資訊系統等12%左右的成本後,每年仍有3%的持續盈利,實現保本微利。

  人保健康湛江中心支公司配備了一支專業管理隊伍,通過其高效管理,使醫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通過定點醫院的評價選擇機制和對參保群眾就醫行為的全程監控,強化對醫療服務的約束和監督。人保健康開展醫療行為監控後,參保群眾人均住院費用下降15%。另一方面,實行“總量控制、按月預付、年終清算”的支付方式。人保健康承辦住院醫保後,積極採用先進的醫保支付方式,實行總額預付制下的多種支付方式,控制住院費用過快增長。商業保險公司的作用遠不止此,對於不被關注的健康管理領域,可以藉助商業保險公司的力量,建立起疾病預防的機制。

  二、福建晉江模式

  在福建省晉江市,凡沒參加城鎮職工醫保的晉江市戶籍居民,均可參加“新農合”,按照個人、單位、政府三者共同籌資的方式,其中個人只要交30元,年度內最高可以領取10萬元補償款。晉江市“新農合”政策規定,晉江市在福建省率先實現城鎮居民也參加“新農合”的“全民醫保”。

  晉江市是國家新農合重點聯絡點之一,晉江市新農合工作遵循“政府領導、統一籌集、監管分離、專款專用、定額補償、收支平衡”的原則,實行“籌、監、管”相分離的執行模式,即統籌協調工作由黨委政府市鎮兩級分別成立新農合領導機構負責;監督管理工作主要由新農合管理中心掛靠衛生局負責,業務管理工作主要由新農合服務中心委託太平洋壽險晉江支公司設立負責。新農合基金專款專戶、封閉執行,管理中心和服務中心執行經費由市財政預算專項核撥。在建立健全監測、評估和預警機制,加大定點醫院監管力度的同時,積極探索精細化管理,實行部分單病種限額付費,對市內定點醫院按照“以收定支、總量控制、定期考核、按比付費”的原則實行考核結算的支付方式,確保基金管控合理、有效、安全。委託商業保險機構參與經辦後,市委、市政府並沒有當起“甩手掌櫃”,而是始終把新農合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每年,市委、市政府都根據新政策、新動態、新情況,對實施方案進行調整優化。投入也逐年加大,確保足額、及時到位。

  簡言之,晉江模式就是晉江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採取政府與太平洋壽險公司合作,實行“託管”模式,管理農民的醫療保障基金。2012年,晉江新農合政府補貼每人260元,凡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保的晉江市戶籍居民,個人只要繳納50元,年度內最高就可以領取17.5萬元的補償款其中意外險最高補償7.5萬元。對晉江市參合農民而言,有效緩解了看病貴的問題。2012年,晉江全市當年參合人數97.07萬人,管理基金規模2.91億元。從2006年4月至2012年底近7年時間裡,晉江新農合共結報40.57萬人次,補償支付8.27億元,受益人次累計超過41.82%,受益戶次數累計超過99.99%。參合群眾得到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參合率從2006年的80.78%提高到2012年的99.99%,2013年有望達到100%。

  三、結論

  委託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新農合經辦工作是可行的,並且實現了多方的共贏:有利於政府實現職能轉變,從結報補償等日常性事務工作中解脫出來,更專注於巨集觀層面的政策制定、規劃指導、監督管理工作;有利於政府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風險管控能力;有利於提高對參合群眾的服務標準和質量;有利於提高對定點醫院的監管效能;有利於節約運作經費。

  參考文獻:

  [1]秦立建,蔣中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服務外包的實踐分析一基於福建省晉江市的調查.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18.

  [2]鄭軍,仇春娟.政府責任視角商業保險參與新農合的文獻綜述[J].管理學研究,200911.

  <<<下頁帶來更多的

當今社會熱點問題小論文範文
農村醫療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農村醫療調查報告範文
農村醫療論文相關範文
農村醫療論文範文
農村醫療論文免費例本
農村醫療論文投稿
農村醫療論文範例
農村醫療論文代發表
農村醫療論文
農村信用社論文相關範文
農村信用社論文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