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中農村會計問題研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新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大戰略措施的實施,國家財政和各級政府部門將有大量資金和物質投放於農村。涉農的各項補貼、支農的各項專用資金將成為農村財務管理的一場重頭戲。2007年,我省部分縣市開始推行村級資金帳務“雙代管”。這種管理模式有利於提升農村財務管理整體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和減輕農民負擔,增強村級財務透明度。“雙代管”通過近兩年的實踐,我們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探討並加以解決。否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落實就會大打折扣。
  
  一、存在問題
  
  1、農村會計的管理主體不合理。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城鄉分割二元結構經濟社會體制,農村會計工作和財務工作被排除在體制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一章第七條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實際上,縣財政部門只管理到本行政區域內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縣辦企業的會計工作。許多地方鄉鎮農村會計工作被劃歸農業經濟管理部門管理,有的鄉鎮即使農村經營管理站與鄉鎮財政所進行了合併,農村會計的管理還是由原農經部門的一班人馬來進行,甚至管理力量還有些削弱。  2、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村民主理財小組享有對本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活動的民主監督權利,有權參與制定本組織的財務計劃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有權參與重大財務事項的決策,有權檢查稽核財務帳目,有權否決不合理開支。而在實際工作中,由於種種原因,民主理財小組基本上沒有行使職權,有的小組成員根本不在村上住,一般找不到人,有的民主理財小組成員還不知道自己是該小組成員。  3、村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呈下降趨勢。農村會計隊伍年齡結構老化,專業技術、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又加上長期以來疏於管理,不少會計人員從未接受正規會計專業培訓,無證上崗現象也比較嚴重。有些“會計”名為會計,實際上什麼都不懂,不僅不會記帳,甚至連一張簡單的借據或收條都不會寫。有的鄉鎮只有一兩個村的會計持有會計證。實行村帳站管,集中核算後,會計人員的職權上劃,日常的經濟核算由鄉鎮經管人員代理,村會計的職責範圍發生了變化;實行村級財務資金“雙代管”後,村級財務資金劃歸鎮農村會計服務中心負責,服務中心為各村設立帳戶核算收支,分村設戶儲存管理資金。這樣特別是“雙代管”後,村會計人員業務索質呈下降趨勢。村會計人員一不做財務收支帳,二不做銀行日記帳,名副其實是一個報帳員;有的報帳員都不穩定,村委會三年一換屆,舊領導落選,“一朝君王一朝臣”,新領導上臺,報帳員也跟著換人;農村財務工作人員越來越得不到重視,培訓學習的機會也隨之越來越少。
  
  二、對策建議
   13億人口,9億在農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也是十七大的重要戰略部署。農村形勢決定全國形勢。農村會計管理主體不合理,監督機制不健全,業務素質低下,隊伍不穩定,不僅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造成農村集體資財大量流失,嚴重影響了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同時也影響到新農村建設的進行。針對農村會計工作和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完善。
  1、健全管理機構、發揮監督職能。
  按照《會計法》的規定,縣財政局是村級會計的管理機構,縣財政局農村局是村級會計的業務主管部門,鄉鎮財政所又是縣財政局的隸屬部門。鄉鎮依託鄉鎮財政所,建立農村會計服務中心,具體承擔村級財務、資金“委託雙代管”工作。服務中心的會計要選擇熟悉農村財務管理業務、文化素質較高的專業人士擔任,不能僅由原經管站的人員擔任。要實行電算化核算和管理。這樣鎮政府、上級主管部門可對村委會的財務一目瞭然,便於管理,另外,便於民主理財小組對村委會的財務進行有效監督。民主理財小組要充分發揮諮詢權、參與權、監督權。村級各項收支必須經民主理財小組稽核簽章後方可入帳,民主理財小組要有專門的議事規則,定期開展理財活動,切實履行職責。  2、穩定會計隊伍,定期進行培訓。會計人員是專業技術人員,保持隊伍穩定,有利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有利於保持財務帳目的連續性和資料的完整性。對農村會計人員要實行雙聘任制和雙重領導縣財政局和村委會。村委會聘用或解聘會計人員必須經鄉鎮財政所考核批准,並報縣財政局農村局備案。在業務培訓上,要以縣財政局為主體,建立會計培訓中心,對現有農村會計人員和會計後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並組織農村會計人員及會計後備人員參加財校財院學習或函授。通過考試,取得國家認可的會計從業證書,實行持證上崗。培訓的內容要適合農民的實際需要,如村集體組織會計制度,會計電教化、會計法規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內容。  3、健全財務制度,定期進行審計。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財制度。督促村民委員會定期公佈帳目、報送報表,接受村民和縣財政局農村局的雙重監督。在會計服務中心內部定期審計,民主理財小組定期監督的基礎上,由縣財政局農村局、縣審計局、鎮財政所對村民委員會的帳目進行定期審計,發現問題及時更正和處理。  規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是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改進農村基層幹部作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舉措。因此,健全財務制度.定期進行審計,對農村財會人員的管理和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對於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淺談關於農村經濟發展的農村金融政策研究
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農村人口安全問題研究
相關知識
新農村建設中農村會計問題研究
新農村建設中農村資訊化發展的對策研究
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生態環境汙染分析
淺談新農村建設中農村水利面臨的問題探析
淺談雲端計算在圖書館建設中的價值及問題論文
淺談新農村建設中加強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對策探析
探究新農村建設中縣級圖書館的功能與服務
如何完善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物流體系
新農村建設中的政府扶持研究
淺談新農村建設中如何開發農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