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中的透鏡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教案是教師鑽研教材、認真思考、不斷審視和反思的書面成果,凝聚著教師的教學智慧和創造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設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瞭解照相機的結構及其成像特點. 2.瞭解投影儀的結構及其成像特點. 3.瞭解放大鏡的結構及其成像特點.[來源:Zxxk.Com]

  4.瞭解凸透鏡形成實像和虛像的原因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觀察、製作和探究,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及其成像的豐富、具體的感性認識。

  2、通過觀察、製作和探究,經過分析、綜合得出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

  教學過程

  學習指導一:照相機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94頁、第95頁,完成下列填空:

  1.照相機的前面都有一個鏡頭,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後會聚在膠捲上,形成被照物體的像.

  2.物體經過照相機形成的像是縮小、倒立的、實 像 .

  【小組討論】

  1.請各小組同學相互合作,完成課本第94頁“製作模型照相機”實驗,如圖所示.思考並完成下列問題:

  ①通過模型照相機觀察明亮窗外的景物,你會發現,半透明紙上的像是倒立填“倒立”或“正立”、縮小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填“實”或“虛”像.

  ②在觀察景物時,是半透明紙朝向景物,還是凸透鏡朝向景物?凸透鏡

  ③在觀察景物時,為了得到最清晰的像,需要調節半透明紙到凸透鏡的距離大小嗎?需要

  2.找一架照相機,把鏡頭蓋取下,觀察鏡頭部分,它可能是凸透鏡;開啟照相機後蓋,調節快門,按下快門,並在照相機背面用一張白紙當作後蓋,讓鏡頭對著明亮的景物,你會在白紙上看到景物倒立的像.

  【教師點撥】

  1.照相機工作時,物體和像在凸透鏡的兩側,其中物體離凸透鏡遠些,像離凸透鏡近些.

  2.照相機的最重要結構是鏡頭、膠捲.但快門、光圈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快門能控制物體光線進入膠捲的時間,光圈能控制物體光線進入膠捲的面積,二者共同作用控制物體光線進入膠捲的多少,進而控制膠捲上的像的清晰程度.

  3.在對物體進行照相時,如果物體到照相機的距離改變,那麼膠捲到鏡頭的距離也要隨之改變,這樣膠捲上的像才清晰.

  【跟蹤訓練】

  如圖所示是照相機的成像示意圖,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

  A.照相機使用的是凸透鏡

  B.照相機使用的是凹透鏡

  C.所成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虛像

  學習指導二:投影儀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95頁,完成下列填空:

  1.投影儀上有一個相當於凸透鏡的鏡頭,來自投影片上物體的光,通過鏡頭後會聚在天花板上,形成物體的像.

  2.物體經過投影儀形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實 像.

  3.投影儀上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螢幕上成像.

  【小組討論】

  完成課本第95頁演示實驗,思考並完成下列問題.

  1.天花板上的像與投影片相比較,是放大還是縮小的?放大;是正立還是倒立的?倒立;是實像還是虛像?實像.

  2.天花板上的像到鏡頭的距離大於填“大於”或“小於”投影片到鏡頭的距離.

  3.要使天花板上的像變得更大些,應該使凸透鏡靠近投影片,同時投影儀遠離天花板.填“靠近”或“遠離”

  【教師點撥】

  1.要想通過投影儀在螢幕上看到物體正立的像,則物體在放置的時候應該倒放.

  2.投影儀成倒立的像,不僅物像之間上下是相對顛倒的,左右也是相對顛倒的.

  3.投影儀工作時,物體和像在凸透鏡的兩側,其中物體離凸透鏡近些,像離凸透鏡遠些.

  【跟蹤訓練】

  如圖所示是上課經常使用的投影儀,請按要求回答.

  1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2燈泡的作用是:充當光源;

  3若在螢幕上的像比較模糊與投影片無關,調整方法是:適當高速鏡頭與投影片的距離、螢幕與投影儀的距離.

  學習指導三:放大鏡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95頁,完成下列填空:

  1.放大鏡就是一個凸透鏡.

  2.物體經過放大鏡形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虛 像.

  【小組討論】

  請各小組同學用放大鏡觀察課本上的字,思考並完成下列問題:

  將凸透鏡逐漸遠離書上的字,你會發現,當透過凸透鏡可以看到書上的字成正立時,凸透鏡越遠,字的像越大填“大”或“小”;再繼續移動凸透鏡,你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字放大的正立像.

  【教師點撥】

  1.放大鏡工作時,物體和像在凸透鏡的同側,眼睛應在物體的另一側觀察.

  2.除了常見玻璃制的凸透鏡之外,水透鏡等其他一些透明材料做的透鏡均可以製成放大鏡.如將一滴水滴在膠尺上,再來觀察書上的字,同樣可以起到放大的效果.

  3.投影儀和放大鏡成的像都是放大像,但是投影儀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而放大鏡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跟蹤訓練】

  從圓形金魚缸的側面觀察缸內水中的金魚,看到的是金魚正立的、放大填“放大”或“縮小”的虛 填“實”或“虛”像.

  學習指導四:實像和虛像

  【自主預習】

  閱讀課本第96頁,完成下列填空:

  1.實像是由通過鏡頭的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能 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體和像位於鏡頭的異側填“同側”或“異側”.

  2.虛像是由通過鏡頭的折射光線或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形成的,不能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體和像位於鏡頭的同側填“同側”或“異側”.

  【小組討論】

  【教師點撥】

  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或虛像的定義,我們可以依據凸透鏡的幾條特殊光線確定物點經過凸透鏡所成的實像或虛像.

  1.如實像:據定義可知,物點發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後,各條折射光線將會有一個共同的交點,該共同的交點即像點.而數學知識告訴我們,兩條直線即可確定一個交點.因此在尋找物點的像點時,我們只需要找出物體發出的兩條特殊入射光線如過光心的光線、過焦點的光線等,作出對應的特殊的折射光線,找到交點,即像點.

  2.如虛像:據定義可知,物點發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後,各條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將會有一個共同的交點,該共同的交點即虛像點.因此我們同樣可以找出物體發出的兩條特殊入射光線,作出對應的特殊的折射光線,找到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即像點.

  【跟蹤訓練】

  關於實像和虛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

  A.實像是凸透鏡所成的,虛像則不是

  B.虛像是由平面鏡所成的,所以虛像一定由光的反射而形成

  C.實像可有放大的,也可有縮小的;而虛像只有放大的

  D.實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虛像則不能

  練習題: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近視鏡片中間薄,邊緣厚,是凹透鏡 B. 照相機拍攝物體所成的像一定是實像 C. 近視眼不戴眼鏡時成的像在視網膜的前面 D

  . 2.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的物體,物鏡得到的是放大的像關於凸透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凸透鏡是一種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 B. 經過凸透鏡的光線一定會聚在焦點上 C. 凸透鏡所成的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縮小的 D. 凸透鏡既能成實像,也能成虛像

  3.下列關於凸透鏡和凹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對光有會聚作用 B.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對光有會聚作用 C. 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對光有會聚作用 D. 凹透鏡中間厚,邊緣薄,對光有發散作用

初中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
初中物理光的色彩顏色教案
相關知識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透鏡教案
初二物理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
初三物理電功率的優秀教案
物理生活中的熱現象
初二物理下學期第九章教案
初中地理生活的大洲知識點總結
初中物理變阻器的教案
怎樣處理生活中的溝通問題
初三化學生活中常見的鹽教學反思
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的區別和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