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環境責任保險費率制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一、 前言

  截至目前,我國環境責任保險的發展依然非常緩慢,關於環境責任保險的基礎性研究比較落後,環境責任保險費率制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嘗試提出一種考慮風險分級和無賠款優待的環境責任保險的費率釐定機制。

  二、 環境責任保險先驗費率釐定

  對於環境責任保險,採取的是“不盈不虧”原則。收取的毛保費的公式:

  毛保費=純保費+費用附加+利潤

  純保費=期望年索賠成本

  以下給出的是環境責任保險純保費的費率釐定方法,保險公司的費率釐定一方面要徵收足夠多的保費以覆蓋其保險責任,另一方面試圖在投保人之間公平地分擔保費。為達到這個目的,通常採用經驗費率的辦法來確定保費。經驗費率釐定,也就是在確定投保人的保費時,要考慮個人的索賠經驗。即首先使用某些先驗分組變數對被保險人進行分組,形成若干個相對同質的風險集合,並釐定各組的先驗保費;然後在此基礎上根據被保險人的經驗資訊對其每年的續保保費進行調整,形成後驗保費。

  由於不同的環境責任保險險種,風險的性質各不相同,應分別釐定。我們這裡以水汙染責任保險為例。現在國內很多學者已經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對環境責任保險按照企業所屬行業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保費。筆者認為,只按所屬行業一個分級變數來進行劃分未免有些籠統,不利於風險的細化。除了行業之外,企業所在區域情況也是決定環境汙染損失大小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首先按照行業、地區這兩個變數建立一個先驗費率表。在水汙染責任保險中,對於水汙染高危行業、一般行業與輕危行業的分類如表1所示。

  地區的劃分則按照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釋出的《建設專案環境保護分類管理目錄》分為環境敏感區和非環境敏感區。環境敏感區是指具有下列特徵的區域:一是需特別保護的地區:國家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規劃確定或經縣一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護的地區,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功能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世界遺產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保護地等。二是生態敏感與脆弱區:沙塵暴源區、荒漠中的綠洲、嚴重缺水地區、珍稀動植物棲息地或特殊生態系統、天然林、熱帶雨林、紅樹林、珊瑚礁、魚蝦產卵場、重要溼地和天然漁場等。三是社會關注區:人口密集區、文教區、黨政機關集中的辦公地點、療養地、醫院等,以及具有歷史、文化、科學、民族意義的保護地等。非環境敏感區是指除環境敏感區以外的地區。

  有的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同屬於一個行業的企業,由於採取不同的環境保護措施,他們排放汙染物的數量也大不相同,發生汙染事故的概率也有很大差異。將這樣風險不同的企業收取相同的費率,會使採取環保措施的企業喪失防災防損積極性,沒有采取環保措施的企業不能產生防災防損的動力。然而,防災防損措施可操作性差,不易內化為費率的衡量。因此,筆者認為,可以按照各企業排放汙染物質的數量劃分不同的標準。化學需氧量,即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被氧化時消耗的氧氣量,可以被看成水體汙染程度的一個衡量指標。這樣在行業的基礎上,又可分為如表2示。

  由此,得到關於行業、地區、企業汙染程度三個變數的先驗費率表,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r代表在非環境敏感地區、輕危行業同時也是汙染程度輕的企業所要繳納的先驗費率,它也是表中最低的費率。通過該表,得到各企業投保水汙染責任保險的先驗費率。

  以在非環境敏感區、輕汙染程度的輕危行業為例,我們給出它的純保費費率r的釐定過程:

  純保費=期望年索賠成本3

  純保費=年索賠次數的均值×索賠額均值4

  P=ES=ENEX5

  P代表純保費,S為年索賠成本,N代表年索賠次數,X代表一次索賠的索賠額。

  由於索賠次數與索賠額是由不同的因素決定的,下面我們就需要分別得出索賠次數與索賠額的均值的估計。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是對突發性的水汙染責任風險釐定的費率,漸進性的汙染風險不在承保範圍之內,也不滿足下面給出的模型。

  索賠次數的估計:如表3所示,我們採取了三個分級變數對不同的保單進行分級,所以處於同一級別的保單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索賠頻率。我們可以假設它們具有同質性。環境責任保險索賠次數具有以下三個特徵:

  1在時間起點,索賠次數為零,即N0=0

  2在一個足夠短的時間區間內,最多隻能發生一次索賠,且發生一次索賠的概率與此時間區間的長度成正比,而發生兩次或兩次以上索賠的概率是時間長度的高階無窮小量,即

  PNt=1=λt+ot6

  PNt=1=1-λt-ot7

  PNt≧2=ot8

  ot是高階無窮小量。

  3在兩個不相交的時間區間內發生的索賠次數相互獨立,而且在每一時間區間內發生的索賠次數只與時間長度有關而與時間起點無關,有

  PNt,t+s=k=PNt=k9

  可以證明,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隨機過程為泊松過程,有

  PNt=k=tλke-tλ/k!10

  綜上,環境責任保險保單索賠次數服從泊松分佈。

  索賠額的估計:1預測損失的估計,索賠額與損失密切相關,而索賠額的分佈我們不易得出,所以我們通過對損失的估計得到對索賠額的估計。環境責任保險損失分佈情況比較複雜,不能用一個或幾個隨機模型來概況其分佈規律,應該通過大量損失資料通過數理統計的方法來彌合損失分佈,得到損失分佈函式FXx以及損失密度函式fx。

  2通過損失分佈,我們得到索賠額的分佈情況。由前面所述,我們在環境責任保險中設立了責任限額u與絕對免賠額d,則保險公司的實際賠款支出為:

  R=u,X>u+dX-d, d  得到的期望賠付額為

  三、 無賠款優待

  經驗估費系統中的無賠款優待在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中的實踐也證明了它在促進投保人減少事故發生、風險分級等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環境責任保險與機動車輛三者險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責任保險,以往的索賠紀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被保險人未來的索賠情況。如果企業以前發生過環境汙染事故,這暗示企業存在著環保漏洞,而這種漏洞很可能為以後的環境汙染事故埋下了隱患。所以在環境責任保險中,也可類似於機動車輛三者險對企業發生環境損害事故的情況建立無賠款優待。

  企業第一年投保環境責任保險時,各個企業按照先驗費率表繳納保費。在投保的以後各年,在先驗費率基礎上,按照各被保險企業過去一段時間內發生環境損害事故的次數來對先驗費率進行調整。設定一個調整引數--環境損害事故引數。

  環境損害事故引數則以過去一段時間事故發生次數來評價。

  如果在過去一年內發生環境汙染事故,則環境損害事故引數由表4所示。

  同時,筆者認為對一個連續若干年無索賠的被保險人,當他偶爾發生一次索賠時,次年也應該享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費優待,優待程度是根據其以往連續無索賠的年數確定的。所以,沒有發生環境汙染事故的環境損害事故引數由表5所示。

  如果企業過去一年內沒有發生環境汙染事故,則第二年將獲得負的環境損害事故引數,即獲得一個費率優惠,直至達到最大優惠費率為止。相反,企業過去一年內發生汙染事故,相應得到一個正的環境損害事故引數,從而第二年將支付更高的保費。通過該引數的調整,得到各企業的最終費率。公式表示為:

  純保費費率=先驗費率×1+環境損害事故引數15

  其他環境責任保險與水汙染責任保險費率釐定方法相同,只是分級標準選取略有差異。採用以上費率釐定方法可以更有效的細化風險,同時也可以不斷促進企業自身風險管理意識的增強。而且從保險公司自身考慮,通過這種經驗費率的獎懲機制促使企業更好的防災防損,可以減少保險公司的賠付。

旅行社對婚慶旅遊市場細分與發展對策研究論文
失業保險制度論文
相關知識
試論環境責任保險費率制度
完善我國產品責任保險法律制度的建議
論責任保險對侵權法的影響論文
註冊會計師執業責任保險初探論文
機動車強制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直接請求權淺析論文
公眾責任保險的案例
試論環境利益與環境權
試論環境問題的民法應對
試論環境倫理道德對我國環境和環境法的影響
什麼是責任保險責任保險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