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成功教育是追求學生潛能發現、發展的教育,是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教育。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成功教育”思想

  摘要:“成功教育”是科學的教育思想,是具有時代發展特徵的教育思想體系,隨著教育的發展不斷地更新,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課程改革中,深入學習探討“成功教育”中的教學思想,將教育迴歸於生活,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有助於教學工作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成功教育;教育思想;促進;發展

  “成功教育”中的教學思想:

  一成功教育的含義及其在中外教育史上的運用模式

  成功教育是通過教育的改革,轉變教育觀念和方法,通過教師幫助學生成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願望,學生嘗試成功,逐步達到自己爭取成功的教育方法。

  “成功教育”的教學思想,是促進學生獲得多方面成功的教育思想,成功教育是追求學生潛能發現的教育,是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教育,是追求全體學生多方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成功教育是改變傳統教育理念的橋樑。“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說,成功也是成功之母。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一點進步、一點成功,儘可能幫助學生,讓學生在多方面獲得成功,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成功教育促使學生獲得成功,改變消極的學習態度,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樂於學習的學習習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學習的成功者。

  “成功教育”的發展模式:

  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教育思想也在不斷地改革,成功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的多方面發展,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成功者。

  1.我國“成功教育”思想的模式

  我國是由劉京海教授提出的,“成功教育”的教育信念是三個相信的教育信念: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願望,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獲得成功。

  他探索出“幫助成功-嘗試成功-自主成功”的三階段課堂教學模式。這三個模式既有縱向的發展次序,也有橫向的互動作用。

  第一階段為“幫助成功”。這是對於學習困難學生反覆失敗的課堂教學的實際提出的一種具有矯治性策略的模式。教師以“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期望自己能取得成功,對學生有信心,要求學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成功,學生積極模仿、反覆操練,在教師的幫助下獲得成功,通過反覆成功,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得到恢復,形成好的學習習慣,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第二階段為“嘗試成功”。是變單純的教師傳授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五個一”方式,即“猜一猜、試一試、想一想、做一做、議一議”。“嘗試成功”是增強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調整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式,使學生逐步產生自我期望、自我激勵。

  第三階段是“自主成功”。是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階段。這一階段教師要指導、幫助學生,使學生形成自主的學習的習慣,要引導學生產生自我期望和要求主動爭取成功的機會。讓學生明白成功也是成功之母,應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失敗,看到失敗中的成功之處,找到不足和教訓,要鼓勵學生爭取成功,讓學生逐步做到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要自我鼓勵。

  2.外國“成功教育”思想的模式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他認為,在任何一個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中,都存在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的鬥爭。因此,在教育兒童,特別是缺點、錯誤較多的學生時,必須採取正面教育,充分調動起兒童的積極因素,使優良品質在他們身上佔支配地位,這樣才能喚起兒童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幫助他們樹立積極上進的信心,養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學生嘗試成功。成功教育的核心是要有愛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學校應又淺入深、由近及遠,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他斷言,如果一個孩子連自己的母親都不愛,他會愛自己的祖國嗎?愛出於奉獻,奉獻中生出情感美。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思想最能體現賞識教育思想,教師的賞識是學生成功的關鍵,重視學生自信的培養。

  義大利的蒙臺梭利,她的自由和紀律的協調是一個有意義的嘗試。她給兒童提供活動的環境和工作的教具,使兒童通過自己的工作,達到自我發現和發展。她促進孩子的成功。成功教育需要有愛,她晚上也跟兒童住在同一幢樓裡,她敏銳地感覺到他們的需要、興趣,把他們置於自己生活的中心。她愛兒童、信任兒童、尊重兒童,她能耐心細緻的觀察兒童,對兒童機智及時的指導,有效地促進兒童的成功,讓兒童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二“成功教育”在當今我國中、小學各學科中應如何運用

  1.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強化閱讀,“四能”並舉。“閱讀是教育學生,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閱讀是聽、說、讀、寫的能力基礎,說寫結合。沒有豐富的語文材料和積累,也就沒有準確生動的表達,閱讀在思想情感、人格氣質、審美修養等方面對學生精神境界都會發生潛移默化作用。

  2承認特點,發展個性。閱讀和表達是帶有濃厚個性色彩的心智活動。學生在學習、使用語言時總離不開自己的生活實際、知識背景和意志品質。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時,總要調動已有的知識,憑藉自己的生活經驗,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作品的思想。同樣的作品,不同的閱讀物件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獨特的理解。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讀自己喜歡的書,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願意寫的文章,就可以滿足他們參與、發表的慾望和引人注意、獲得成功的心理要求,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3鼓勵參與,面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起點要低,使他們產生學好的信心;步子要小,教學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把產生挫折事件的頻率減至最低程度。使學生層層有進展,處處有成功,時時處於積極學習的狀態,感到有能力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增進學習的自信心,不斷強化學習動機;活動要多,儘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開展各種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反饋要多,因為學習困難的學生遺忘速度比一般學生要快,所以要進行多次反饋,這樣可以鞏固知識,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並矯正,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1在教學中,我們要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用愛心、耐心、細心讓學生樹立信心,真正贏得學生的信任。老師一次交心的談話,一句中肯的評語,一回無意的表揚、鼓勵,甚至一次善意的“欺騙”都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老師眼中就是最棒的,這種成功的心理暗示會一直激勵他們前進;2因人而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成功的體驗。在教學中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使每個學生在課上都想發表自己見解並且有的可說。學生只要說的有道理就鼓勵,使學生真正成為推動課堂的主體,在學習中不斷體驗成功。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成功的體驗對他們尤其重要;3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我們倡導自主學習,“合作與探究”在求知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小組的討論、交流、合作、探究過程中即可以同學間取長補短,認識自己的差距,又可以亮明自己的觀點技壓群雄,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產生“領頭羊”;4在測試中給學生以成功的體驗。在平時的測驗中,採用“易-難-易-難”的迴圈命題策略,通過簡單的測試,讓學生感受前所未有的“高分”,通過難題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差距,能正確審視自己,即樹立了信心,又克服了盲目自傲。學生只有不斷體驗成功,才能不斷激發學習興趣,才能發掘潛力,才能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才是真正的教學,只有不斷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才能最後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成功。

  三“成功教育”的意義

  1.“成功教育符合教育本質特性,有助於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成功教育適應學生自身需要,評價因人而異,師生情感相互溝通,因此,學生心裡充實,學得輕鬆、愉快,主動性、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是一種成功的教育的實踐。”成功教育“把激發形成學生的學習內部動力機制作為培養目標,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過體會獲得成功的喜悅。

  2.”成功教育“體現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

  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在於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質。它包括人格、思維習慣、學習方法等多方面,這就要求教育者應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功點,從而使之逐漸形成積極進取的人格。”成功教育是一種側重於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它以尊重學生個性、正視學生差異為基點,以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為目標,運用對學生進行多方面激勵的方式,達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3.“成功教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在教學中要鼓勵與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要儘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策略,並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思維水平。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及時地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並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4.成功教育是以人的成功心理為心理依據的,所謂成功心理,即追求成功與避免失敗的心理傾向、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等的總稱。成功教育的本質任務是為社會培養成功者,使每一個學生在多方面都得到主動地發展。

  5.成功教育是一種教學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教育思想。

  我們在提倡成功教育的同時,並不是要否定失敗。我們還要讓學生體會困難、挫折教育。並且,提倡成功教育的同時,要認真分析物件,不能無論優差生,都給予相同的評價。優生在教師的過多鼓勵當中很可能會驕傲自滿,不思上進。所以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參考文獻:

  [01]劉新科。國外教育發展史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02][捷克]誇美紐斯。大教學論傅任敢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03][英]洛克。教育漫話。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04][蘇]蘇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00

  [05][蘇]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06]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2

  成功教育的思考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絕對的,它有一定的適用範圍。試想一下,如果你屢屢失敗,從未品嚐過成功的甜頭,你還有必勝的自信嗎?你還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嗎?成功有倍增效應,你越成功,你就會越自信,自信會使你越容易成功,從這種角度來說,成功是成功之母。我們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受教育者獲得成功,所以對學生進行成功教育是個很重要的課題。

  一、確定明確的目標

  1953年,耶魯大學對畢業生進行了一次有關人生目標的調查。當被問及是否有清楚明確的目標以及達成的書面計劃時,結果只有3%的學生作了肯定的回答。20年後,有關人員又對這些畢業多年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那些有達成目標書面計劃的3%的學生,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他們在財務狀況上遠高於其他97%的學生。

  調查者據此得出結論: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為什麼大多數人沒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計劃的人只有3%,大多數人不是將自己的目標捨棄,就是淪為缺乏行動的空想。

  傑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並不在於天賦,也不在於機遇,而在於有無人生目標!就像馱著玄奘西天取經的老馬和在磨坊里拉磨的驢子,當老馬始終如一的向西天前進時,驢子只是圍著磨盤打轉。儘管驢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與老馬相差無幾,可因為缺乏目標,它的一生始終走不出那個狹隘的天地。

  對於沒有目標的人來說,歲月的流逝只意味著年齡的增長,平庸的他們只能日復一日的重複自己。而對於有遠大目標的人來說,明確的目標會成為指引他們前行的航標燈,在他們遭遇挫折的時候,給予他們無窮的力量,激發他們無限的潛能。

  對學生進行成功教育的第一步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不一定要多麼遠大崇高,可以是他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想要在哪一個領域有所建樹,他們想擁有的年薪是多少等等。這個目標也不一定是終極目標,可以是這星期要完成的任務,某一科想達到的成績,期中考試或期末考試的分數名次等等。這些階段目標的制定有助於學生將精力集中於一點,全力以赴盡最大努力去完成它。

  二、培養堅持的毅力

  目標明確之後,就要始終如一的努力朝目標進發,這個過程中堅持很關鍵。很多人一開始有目標,也在努力去做,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熱情沒了,行動遲緩了,最後也就不了了之。古人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行百里者半九十。這些都是告訴我們做到堅持很不容易;但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如果我們能堅持的比較好的話,那我們離成功就是最近的。成功,就在於能比別人多堅持一下。

  在走向成功的征途中,堅持的過程往往就是積累的過程,一步一步的積累,能使人不斷獲取成就感,不斷得到鼓勵與激勵,不斷獲得與困難作鬥爭的動力,進而堅持不懈地到達成功的彼岸。追求成功是艱難的,需要信念激勵,需要意志支撐,需要毅力堅持。

  學生處在容易躁動和衝動的青春期,順利之時衝勁十足,恨不得不吃不睡也要完成任務;遭遇困難萎靡不振,巴不得不吃不睡,忘卻一切煩惱。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和情緒特點,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就要適時的加以引導。告訴他們:鐵,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成鋼;一個普通的人,要經過挫折的磨鍊,才能成為成功者和勝利者。一般人們的身上,會有很多與生俱來的缺陷和弱點,帶著這些毛病,他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者。只有在挫折與失敗產生的痛苦中不斷磨鍊,才能改掉毛病。只有在失敗之錘的無情打擊下,一個人才能變得更堅強,更有韌性更懂得生活,更懂得人生的價值。

  短期階段目標的制定與堅持毅力的培養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一個星期的目標明確之後,只要堅持6―7天就會看到成效,學生做起來是很容易的。據此,又可以把一個月分解成4個星期,讓學生化整為零,逐步制定月計劃、半學期計劃、整學期計劃和學年計劃。計劃和目標是學生自己制定的,在完成的過程中他們會更加投入,更加主動積極。班主任可適時在旁邊給以建議,並多加鼓勵讚美。

  三、樹立自信的心態

  一個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態度了!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

  有些人總喜歡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人生位置。這些人常說他們的情況無法改變。但是我,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們自己決定。納粹德國某集中營的一位倖存者維克托・弗蘭克爾說過:”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難怪有人說過,我們的環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們的態度來創造。

  有了積極的思維並不能保證事事成功。積極思維肯定會改善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但並不能保證他凡事心想事成;可是,相反的態度則必敗無疑,實行消極思維的人必不能成功。我們從來沒見過抱消極態度的人能取得持續的成功。成功的關鍵在於自信。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自己都認為自己最糟糕、最差,那麼還會有誰相信你呢?我們要時時刻刻警醒自己,自己給自己鼓勵,在遇到挑戰的時候,大聲地說:“我能行!我一定會成功!”

  成功教育要貫穿在教育活動的始終,我們不希望看到我們的學生整天被失敗圍繞,讓懊惱包圍。不是每一名學生都會考上理想的大學,但我們可以讓每一名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不管這個成功是大是小、是多是少。知識的構建固然重要,但心靈的構建更加重要。我以為成功的教育是讓受教育者自己去追求成功,觸控成功,品味成功,進而取得更大成功的過程。願我們都能為此而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 孫麗娜.堅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構建和諧師生關係[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2] 張秀梅.構建和諧師生關係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探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鄭穎.淺談新型師生關係[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03.

  [4] 孫仕軍.淺談師生關係與教學效果[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1.

初中健康教育論文
初中政治教學研究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成功教育論文
淺談社群成人教育論文
淺議幼兒園養成教育論文
成功教育孩子的文章
家長成功教育孩子的書籍推薦
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_成功教育孩子的事例
父母成功教育孩子事例有哪些
父母成功教育孩子的例子有哪些
成功教育孩子的故事
淺談幼兒音樂教育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