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論文範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內涵,是提高學生品德修養,感恩教育是幫助他們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學內容。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青少年感恩教育

  摘要: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青少年的感恩意識更是越發淡薄。一個國家的和諧穩定發展離不開社會責任和感恩意識。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加強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勢在必行。本文針對當前青少年的感恩意識現狀,初步提出感恩教育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青少年;感恩;教育;初探

  感恩教育是一種思想意識和行為的情感,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青少年對給予其恩惠的或對其成長產生積極影響的人、集體、社會的一種心理活動。感恩教育由三方面的內容構成:一、認知方面,讓青少年認識和了解自己所受到的恩惠是他人非必要給予的饋贈,併發自內心的認可並所受恩惠;二、情感方面,在感恩認知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幸福情感體驗,進而激發感恩、感激和感動意識;三、實踐方面,將感恩意識轉化為一種實踐行為,以實際行動報答他人和社會給予的恩惠。

  一、青少年感恩意識缺失的現狀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等訓言。我國向來十分重視道德文明,一直激勵國人不忘知恩圖報。然而,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通訊方式越來越便捷,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發疏遠,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越來越淡漠,感恩意識日益淡薄。媒體曝光青少年不懂恩,不知感激、忘恩的事件屢見不鮮,青少年處在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和健全過程中,只索取,不奉獻,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更有甚者無視父母的哺育、老師的培養、朋友的關懷、陌生人的幫助等等,他們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毫無感恩意識。這些問題不但違背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更嚴重阻礙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二、青少年感恩意識缺失的原因

  造成當代青少年的感恩意識缺失的因素有很多,從青少年的成長環境來看,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因素:

  一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環境是關係青少年成長的最密切的因素,是青少年從小到大的生活圈子。家庭環境包括家庭氛圍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兩個方面。首先,在家庭氛圍中,如果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融洽、和諧相處、團結友愛,孩子感受到的是家庭的溫馨與團結,他便學會了愛與感恩。反之,家庭成員之間冷漠無情、距離疏遠、親人之間不團結、氣氛凝重,必然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陰影,甚至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對良好品質形成有著極大的消極意義。其次,對孩子最直接的影響因素還有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如何進行教育,都將影響著子女的心理成長。要時常教育孩子知恩圖報,教導孩子牢記恩情,逐漸擁有知恩感恩的優良品德。

  二學校環境因素

  除了家庭環境外,對孩子心理成長產生重要影響的第二大因素是學校環境。在學校中,與青少年心理健康關係最密切的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的因素,教師不但要知識淵博,其師德、品德更是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其次,同學、朋友的因素,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青少年時期的同學、朋友多半是由年齡、興趣、愛好等方面相近的人組成的小群體。和什麼型別的人成為朋友,必將影響他們的心理與言行舉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處在品德高尚的群體,在品德高尚的氛圍中學習與生活,必將對自身的身心健康產生積極意義。相反,必將造成不利影響。另外,當今學校對感恩的情感教育不足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如今,分數依然排在衡量學校實力標準的首位,學習缺乏“教書先育人”的教育理念,青少年感恩之心缺乏便成為了普遍現象。

  三社會環境因素

  社會環境作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巨集觀因素,包括社會制度不健全、社會群體複雜、社會交往不清、道德規範不標準、國家法律不健全等等。由於我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各個方面都發生巨大變化,使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發生了扭曲,人際情感淡漠,感恩意識弱化等,都是對感恩教育的不利因素影響。

  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徑與方式

  青少年是人的個性迅速發展並趨於穩定的時期,在學校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逐漸形成具有差異性的穩定個性。因此,針對青少年的身心特徵,進行適當的感恩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面的積極合作。

  1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成員要充分發揮德育的啟蒙作用。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以自己的感恩行為作為最有效的教育途徑。同時,父母要時常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要讓孩子學會感謝他人、集體、社會給予的幫助和恩惠,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讓他知道自己所得到的一切並非理所應當,要懂得知恩圖報,珍惜他人的勞動和情誼。通過家庭的教育,讓學生在生活中逐漸形成尊敬師長、感謝他人的生活習慣。

  2學校:首先,要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加強師德建設,充分體現教師的人格魅力的榜樣作用,做到“其身正,不令而從”。其次,學校教育應加大情感教育的投入,以德為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青少年。完善獎懲機制,對品德優良的學生進行鼓勵,對行為不良的學生加以懲罰,使其改正。最後,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校教育要引導學生如何交友,在進行感恩教育的同時,針對不同年齡層和不同群體的特點,有針對性的給予不同的教育內容,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社會:在青少年的教育中,社會大環境起著重大的作用。社會要充分利用網路、電視、報紙等媒體和社會輿論導向,弘揚真、善、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給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純淨的環境。要大力宣傳人與人之間知恩感恩,懂得真情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與美德,讓青少年在和諧的社會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逐步完善自己的行為,培養優良品質。

  總而言之,青少年的感恩教育雖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但只要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一定能有所成效,人與人之間必將更加團結,社會必將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1].蔡丹丹.感恩教育現狀分析及解決策略[J].科技教育.20098:159-160.

  [2].朱穎.感恩教育的缺失與重構途徑[J].社會經緯.2010206:32-33.

  [3].劉慧.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健康進行體育教學的研究[J].教學研究,2010:46-48.

  [4].張長水,李化樹.青少年感恩教育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76:39-40.

  >>>下頁帶來更多的

感恩教育參考論文
感恩教育的論文發表
相關知識
感恩教育的論文範例
感恩教育的論文發表
淺談青少年感恩教育的論文
淺談幼兒音樂教育的論文範文
關於小學教育的論文範文
有關學生安全教育的論文範文
關於教育的論文範文
論學前教育的論文範文
淺談素質教育的論文範文
有關體育教育的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