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評價方式促進學生髮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科學(三~六年級)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課程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差異,我們把每個班的學生分為三層:優秀學生、發展中學生和待發展學生,根據學生的分層,我們也嘗試進行了分層教學。
        一、實施教學目標分層,讓評價“立”起來
        在《標準》中,學科教學目標不但包括科學知識,還包括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內容,新課標明確規定了小學科學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因此,在教學內容上已經注重學生多方面素質的培養,包括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科學探究領域以及科學知識領域都提出了具體的內容標準和要求。根據教學內容所要達成的標準及學生間的差異,我們嘗試著將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三級目標。目標的達成情況,也就象徵著任課教師對每節課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所以說每節課目標的確定很重要。教師再根據不同層次的孩子對三級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有效評價,讓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二、實施教學策略分層,讓評價“活”起來
        1.問題策略。
        現在的孩子在進行學習時往往凡事從興趣出發,稍遇挫折就灰心喪氣,停滯不前,而且不會與人進行交流,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共同分享,即使勉強能夠表達出來,但是在表達的過程中總是底氣不足,最終造成了不敢想、不敢說的局面。 
尤其像科學這樣的小學科,大多數的教師平時上課為了能讓課堂順利地進行,通常情況下都是提問好學生,而忽視了中下游學生。所以,時間久了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就會覺得回答問題就是好學生的專利,致使他們養成懶於動腦思考的壞習慣。
        2.合作策略。
        科學是一門生機勃勃的學問,美國著名詩人奧特·海特曼稱它為一種“充滿樂趣的無邊界探險歷程”。同時,《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而探究又主要是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
        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上,我們也嘗試改變以往異質分組的方法,進行同質分組,也就是讓同基礎的學生自動分成一組。因為以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一組,目的是讓好學生幫助後進生,但時間長了發現一個問題,好學生不但沒幫助下游學生,反而替代了一切,結果造成後進生懶於動手、動腦、動嘴的不良習慣。
        三、實施實踐活動分層,讓評價“實”起來
        新課程強調指出:要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路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將學生的科學學習置於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充套件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並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因此,在科學課程學習中,我非常重視將課堂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外,組織學生自由地組成學習小組,圍繞生活中的小問題,自選主題進行合作探究,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收集等。
        總之,評價改革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短時間的實踐並不能解決科學課程評價所有問題,而且有些問題需要不斷深入探究、反覆實踐,才能求得真諦。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定能實現科學課程追求的價值與理想。 

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相關知識
改進評價方式促進學生髮展
加快推進我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方式改革的政策建議
改革學生評價方式
學生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初探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
學生的評價方式
淺談促進學生髮展的課堂教學策略
小學生成長記錄單自我評價怎麼寫_小學生成績方面的自我評價
學生髮展性評價方案
高一自我評價範文_高一學生期末自我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