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育兒知識寶典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家長們在教育小班孩子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問題,那麼有哪些小班的育兒寶典能夠幫助家長們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大全

  寶寶用腳尖走路是否正常?

  一歲左右的孩子,要開始學走了,父母早就盼這望這一天的到來,不料孩子被攙著雙手向前走時,只見孩子光用腳尖著地,很象個小芭蕾舞演員,個別小孩,從站立那天起就只用腳尖著地,有些媽媽會懷疑這是不是病?

  其實不必顧慮,小孩學走路要有一個過程,儘管走路很簡單,也需要由大腦來 調節指揮,一歲左右的嬰兒,腦的發育尚不完善,主管運動的神經中樞還未成熟,腿部肌肉很緊張,於是就出現腳尖著地的現象,經過幾個月的鍛鍊之後,就能行走如常了。當然,真正的腦發育不全與走路不正常,它們之間的區別是:正常小孩儘管走路時用腳尖著地,不走路時腿部各種活動都正常,腦發育不全的孩子則任何 活動都會引起腿部呈芭蕾舞樣的強直。

  寶寶用手抓飯可以增加食慾?

  東方網9月23日訊息:1歲寶寶吃飯時往往喜歡用手抓,許多家長都會竭力糾正這樣"沒規矩"的動作。但是,最近卻有育兒專家提出,只要將手洗乾淨,家長應該讓1歲的寶寶用手抓食物來吃,因為這樣有利於寶寶以後形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親手"接觸食物才會熟悉食物

  上海職工醫學院陸為之副教授告訴記者,寶寶學"吃飯"實質上也是一種興趣的培養,這和看書、玩耍沒有什麼兩樣。起初的時候,他們往往都喜歡用手來拿食物、用手來抓食物,通過撫觸、接觸等初步熟悉食物。用手拿、用手抓,就可以掌握食物的形狀和特性。從科學角度而言,根本就沒有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只是在於接觸次數的頻繁與否。而只有這樣反覆"親手"接觸,他們對食物才會越來越熟悉,將來就不太可能挑食。 手抓飯讓孩子對進食信心百倍

  上海營養學會理事、上海兒科醫院郭志平教授也表示,低幼兒的吃飯標準應該是愉悅。1歲寶寶手抓食物的過程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愉悅。8個月以上的寶寶更願意自己做事,父母如果讓寶寶自己用手抓食物吃,可讓寶寶滿專家建議,只要將手洗乾淨,1歲左右的孩子甚至可以"玩"食物,比如米糊、蔬菜、土豆等,到18個月左右再逐步教寶寶用工具吃飯足自己挑選、自己動手的願望。這樣做會使他們對食物和進食信心百倍、更有興趣,促進良好的食慾。

  專家建議,1歲左右的寶寶進食的關鍵是熟悉食物,愉快"吃飯",甚至可以"玩"食物,比如米糊、蔬菜和土豆等等,只要將手洗乾淨就可以了。到18個月左右,再逐步教寶寶用工具吃飯。 避免抓到圓而硬的東西如花生

  專家說,8個月的寶寶已經會自己用手抓食物吃了,家長可將小塊的雞肉、香蕉、蛋黃、麵包等放到他的旁邊,讓他自己抓著吃。但應防止食物卡在喉嚨裡,避免讓他抓到圓而硬的食品,如爆米花、花生粒、糖塊、葡萄或葡萄乾等。

  兒童不宜枕頭過高

  枕頭是必備之物,它不但影響到睡眠是否安穩,而且也可能影響到兒童的身體發育。正常成年人的脊柱有三個生理彎曲,這三個彎曲像彈簧一樣緩衝了從腳下傳到大腦的震動。而嬰兒的脊柱是直的。這三個彎曲是在兒童的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些不良習慣就有可能影響到脊柱生理彎曲的正常形成。

  由於嬰兒的頭較大,枕頭過高,會使頸椎過度向前彎曲,有可能拉傷頸椎的韌帶,甚至頸椎關節錯位,也可能使氣管受壓阻塞呼吸道,久之還能影響頸椎後審的形成。過高的枕頭是將來發生頸椎病的重要原因,所以不但是兒童,成年人也不應該枕頭過高。如果枕頭過低,不但睡眠不舒適,還可能影響胸堆前彎的正常形成。

  枕頭以多高為宜?新生兒的枕頭3釐米較為合適,以後隨著身材的不斷增高,應逐漸增加枕頭的高度。不論年齡多大,枕頭的高度以側臥位時頭頸胸在同一水平面上為最佳。注意,枕頭是有彈性的,所以其高度是指受到頭部的壓力後的高度,即頭枕在枕頭上的高度,而不是就那麼放在床上的高度。高度合適了,枕頭中的充填物也很重要。枕頭的充填

  物五花八門,一般以木棉、蕎麥皮、穀殼等天然物質為好。不論你喜歡用什麼東西,應該鬆軟、透氣、軟硬適中、表面光滑、無有害氣體釋放為原則。

  枕頭過軟,使頭深深地陷在裡面,不利於頭部散熱和汗的蒸發,不但悶熱難耐,而且易得溼疹和汗皰疹;枕頭過硬,能磨掉枕部後腦勺的頭髮,久之還能使嬰兒枕部變扁,形成所謂的扁平頭。

  你會教小兒刷牙嗎?

  對於1-2歲的小兒,當吃完甜食後,家長應讓他們喝點開水,並告訴小兒是"漱漱口"。每天早上或晚上睡覺前,用清潔的棉棒或柔軟紗布蘸溫開水替孩子擦一擦已萌出的牙齒,讓他們知道是"刷刷牙"。讓牙牙學語的小兒把"漱口"、"刷牙"等詞彙與這些動作聯絡起來,在小兒的腦海中逐漸形成飯後漱口和早晚刷牙的條件反射。

  2-3歲的小兒,一般情況下全口乳牙已萌出,除了做好上述口腔衛生外,可以教孩子使用牙刷。開始時可由家長替孩子刷牙,以後讓孩子慢慢模仿,初學階段可以不用牙膏。

  小兒到了3-4歲,已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家長可以對孩子講一些刷牙護齒的簡單道理。家長以檢查者的姿態為孩子刷牙,並逐漸過渡到讓小兒自己刷牙。儘管孩子的刷牙動作不那麼正確、規範,但家長還是要予以鼓勵和表揚。為提高孩子的刷牙興趣,可開始使用兒童牙膏。

  小兒年齡達4-5歲時,家長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並經常監督孩子刷牙。

  小便訓練

  兒科專家指出,寶寶出世後便會排尿,是由於膀胱神經未成熟,因而不能夠控制膀胱之運作。而一般的寶寶到了1歲半時,膀胱才發展成熟。所以母親最好待寶寶長至1歲半時,才開始訓練孩子小便。 何時開始進行小便

  訓練小便的訓練的進展較大便訓練慢,因而母親需要花更多時間及耐心去教導小孩,當孩子滿1歲半後,或是在早上孩子醒來,替他更換尿片時,發現孩子整晚沒有小便的,那麼孩子便可以開始進行訓練了。 小便訓練方法

  通常寶寶早上醒來也要喝奶的,在他喝奶後十至十五分鐘,母親便不經意對孩子說:「寶寶尿尿呀。」安排他坐便盆,並一邊發出「殊殊」聲,刺激他小便。事後亦要教他洗手。小便訓練所需時間較長,所以父母切勿心急,日間訓練成功才進一步訓練夜間。日常不妨和小孩一起如廁,因為幼兒最喜歡摹仿父母的行為,若孩子成功的話,可使他自覺地長大,能夠做到和父母一樣,增強其成功感及自信心。同時亦有機會讓他了解異性及認同同性小便不同姿勢的分別。男孩子開始時坐便盆,稍後才教他站立小便。 小便訓練常遇到的問題

  訓練小便和大便一樣,不可讓小孩坐便盆超過十分鐘,引起他們的不適及抗拒感。在訓練初期,母親可在日間解去孩子的尿片,每隔兩小時或者進食用後十五分鐘,吩咐孩子坐便盆。由於孩子小沒有特殊表徵,因而常常會失敗。母親不但要替其更換衣服,還要清潔被鋪等,清洗工作更多。所以,若是用地毯者,如要訓孩子小便時,地毯還是快快收起為妙!

  寶寶大便訓練方法

  相對來說,大便訓練較小便訓練來得容易掌握及成功。開始進行時,先選擇一安全地方最好是在浴室內,置一幼兒便盆,讓孩子明白這是屬於他專用的便盆及大便的地方。

  母親需留意孩子在什麼時候大便,例如早上或飯後,而最佳的訓練時間,是在飯後半小時,觀察孩子快要排便時的表情,如鼓起面頰、睜著眼、面紅、兩腿分開站著不動等。當這些訊號來時,母親便不斷對他說:"臭臭呀,寶寶,唔唔?。"帶他去浴室,替他解除尿片,安坐在幼兒便盆上。久而久之,孩子便會明白,當有這種感覺時,便是要大便了。排便時,小孩雙膝靠胸及雙腳靠地,並鼓勵孩子用力,會更容易成功。每次完時,母親替孩子清潔及包好尿片後,也要教他洗手,讓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最初訓練大便常遇見的問題

  進行大便訓練時母親要留意,每次小孩坐便盆不可超過十分鐘,否則孩子會覺不舒服,因而顯得煩燥不安,及拒絕學習排便。在最初訓練階段,通常都會不太成功,因為不是孩子願意,便是來不及坐便盆,往往要大清潔一番;又或孩子因緊張而沒有排便,卻頻頻訴說要大便。這時候,便是要考考母親的耐性了。你不但不可以表露出不耐煩,更不可以責備或動手打罵他。母親應給予時間,多作嘗試,以增加至每天作兩次排便訓練,以免孩子有失敗的感覺,又或自以為製造麻煩,惹惱母親。嚴重的更會強忍便意,導致便祕等不良習慣。成功的則加以讚賞,以作鼓勵。若孩子動用便盆時,更要表揚他「寶寶是個大孩子了!」增強其成功感及自信心。

  不要遷就寶寶的不合理要求

  1歲左右的孩子有時會向大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要進廚房、玩剪刀等。當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大哭大鬧。遇到這種情況,大人首先要耐心勸阻,說明危險。如果孩子不聽,大人應想辦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如用一件孩子平日十分喜歡的物品逗引他,或帶他去看畫冊等。倘若孩子仍不肯罷休,可以採取冷處理,讓他自己去哭一陣,待發洩完畢後,再和他講清道理。

  大哭大鬧往往是1歲左右孩子逼迫大人"就範"的主要手段。如果大人總是遷就他,孩子一哭,就五條件地滿足他的任何要求,就會使他認為只要自己一發脾氣,一切都會如願以償。以後遇到類似情況,他更會變本加厲,愈鬧愈凶。由此養成難以糾正的任性、不講理的壞習慣。因此,大人要堅定地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因無理要求被拒絕而發洩幾次,對他的健康並不會有多大影響,大人不必為此擔心。應讓孩子從小懂得,每個人都要約束自己的行為。

  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要做到7個“當心”

  1.當心孩子爬高摔下來。

  2.當心小物體卡喉嚨,塞進耳、鼻。

  3.當心被刀、剪等利器刺傷。

  4.當心熱水、火源燙傷。

  5.當心吃錯藥。

  6.當心溺水。

  7.當心觸電。

  

新學期育兒知識
小班育兒知識百科
相關知識
小班育兒知識寶典
冬季小班育兒知識
秋季小班育兒知識
幼兒園小班育兒知識文章
幼兒園的小班育兒知識
小班育兒知識百科
懷孕育兒知識寶典
幼兒園冬季小班育兒知識
家長小班育兒知識大全
幼兒園小班育兒知識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