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6日

  在當今社會中,競爭無處不在,且越來越激烈,包括體育活動;而在體育競賽中勝出與失敗是此生彼長的,中學生由於心理素質不過硬,處理問題還不大成熟,在面對失敗時往往會出現一些脆弱的表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論文範文一:中學生心理承受力的培養對策研究

  摘要:2013年5月12日,在河南周口市,一名讀高三的兒子僱凶殘忍殺害了家中父親和姐姐。其殺人動機竟是無法忍受家教管理嚴格。究其原因,高考的重壓、嚴格的家庭環境、童年成長經歷,眾多因素導致該少年人格分裂。這樣的慘案讓人震驚,造成悲劇的背後也值得我們去深思。對中學生心理承受力的培養很有必要。目前中學生心理承受力低主要表現在生活、學業、交往和情感等方面。而造成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家庭教育、學業壓力和校園環境。因此,本文對中學生心理承受力的培養對策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承受力;培養;對策

  一、中學生心理承受力脆弱的原因

  一心理不成熟,認知水平低

  從心理學角度講,心理承受力是由多種心理能力組合成的一種應付環境變化的主觀心理水平和心理狀態,即人對心理壓力的反應能力。中學生的心理承受力是一個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尚未成熟的一面,正是導致中學生心理承受力差的內在因素。由於中學生社會閱歷淺、認知水平低、生理和心理還處於發育中,對周圍的人和事缺乏客觀的全面的認識,看問題易於片面化、絕對化,加之情緒易起伏,自我調節能力差,從而產生難以預料的後果。

  二紛至沓來的各種壓力,使中學生的心理承受力達到極限

  現行的中學教育從內容來看,凡是高考科目,學校都加大課時密度,增加課堂容量;從方法來看,教師只重視知識的傳授,缺乏或忽視科學的教育方法;在評價學生上,往往舍德取智,光看分數。在校園裡,學校領導呼天喊地、諄諄教導,班主任關懷備至、婆婆媽媽,任課教師番上陣、喋喋不休,整個校園被籠罩在不上大學非好漢、成績不好就是差生的怪圈之中;在家庭中,保姆式的教育方式使學生缺乏堅強的毅力,依賴性大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更加給孩子心理施以重壓,再加上中學生自身生理提前發育,使其對突如其來的變化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面對同時產生或在一定時間內接踵而來的各種壓力,學生感到生活如履薄冰,各種神經之弦繃到最大值,心理承受力達到極限,再也不能容納絲毫的挫折和失意了。

  三陷入心理危機,不能面對現實

  中學生的生活應是多彩的,但它絕不是理想境界的世外桃源,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矛盾和困難將會把他們精心編織的五彩夢擊得粉碎。如所學理論與社會現實的反差,老師處事的不公,同學間的磨擦,與家長不能溝通,學習上遇到障礙,甚至某些中學生犯罪案例的影響等等,從而形成了以保護自己自尊心為核心的安全需求和周邊環境的矛盾。這些矛盾一旦得不到解決,就會轉化為憂鬱、厭學、早戀、人際關係緊張等行為。

  二、解決中學生心理承受力脆弱的措施

  一優良的家庭教育是基礎環節

  一是父母要改變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不要將考試分數作為判定的唯一標準。不要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否定他們的所有。應當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比如孩子擅長學習、唱歌、跳舞、畫畫、體育運動等,對他們的愛好施以鼓勵,而不是打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許以後這將成為他她最擅長的領域。

  二是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父母要多向孩子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除了面對面,父母也可以通過信件、手機簡訊、網路通訊比如最常用的QQ等方式與孩子交心。用這些方式去關心子女的學業成績、興趣愛好、情感等問題,用最真誠的態度與他們進行最有效的溝通。

  三是進行耐挫教育。崔華芳在《挫折教育的55個細節》一書裡就有提到對孩子的挫折教育。首先是主動設定挫折,比如讓孩子吃苦、經歷生活的磨難;然後磨礪孩子的意志,教孩子樂觀對待挫折,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後是假設一系列場景,比如當孩子考砸的時候、遭人誤解的時候,親人去世的時候、父母離異的時候、受委屈的時候、被朋友拋棄的時候等等,教會孩子去積極面對,主動戰勝挫折。

  二優質的學校教育是主要力量

  1.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發揮積極作用

  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特別是思想品德政治、心理健康教育這類課程的老師,課內課外都應密切關注到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包括心理承受力的狀況。

  1創設良好的班級氛圍。輕鬆良好的班級氛圍的建造,可以減少學習壓力,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全身心投入學習。比如班幹部、科代表等輪流換屆,組織晚會、辦板報、班級拔河比賽等等,做到班級管理工作全員參加、班級活動力求普遍參加,促使學生增強集體觀念和主體意識,有效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教師以自身的良好素質、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對中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學生會對這樣的老師產生信任感和崇拜感,心中有困惑時,也願意跟這樣的老師傾訴,向老師尋求幫助。

  3多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優點。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應該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並予以鼓勵。學生受到鼓舞,便會增強自信心,心理承受力也會逐步增強。

  4.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對於自我比較封閉的學生,鼓勵他們多與他人接觸交往,開啟心扉。正常的人際交往,對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的增強也是很有幫助的。

  5.多向學生傳輸正能量。多向學生介紹勵志文章、經典書籍、電影等,多向他們講述正面人物的事例,多用正能量去感染他們。

  三學校通過多種渠道培養中學生心理承受力

  1開展多門知識講座的宣傳。如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講座、怎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講座、學習心理學知識講座等,使學生能夠更為全面地認識自己與他人。

  2提供心理諮詢幫助。學校除了心理諮詢室提供面詢之外,學校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專門的心理諮詢電話、郵箱等,讓有難言之隱的學生有傾訴之處。提供心理諮詢幫助的老師應該為心理健康出現偏差的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疏導心理上的鬱結,引導學生回到健康的心理軌道。

  3開展校園活動,設立綜合實踐課。比如我市某中學初中的綜合實踐課裡就設定了藝術選修、體育選修、課題研究等課程,藝術選修裡面包括文學欣賞、電影賞析、音樂鑑賞、書法學習等豐富的內容。這些課程的開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擴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其認識水平,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的心理承受力也能有效得到提高。

  4營造輕鬆良好的校園氛圍。因為中考高考的來臨,校園氛圍總會顯得很緊張。這時如果校園內貼出一些幽默風趣又充滿創意的鼓勵標語,那麼既能博得學生一笑,寬鬆學生的心情,又能對他們產生正面的鼓勵效果,這樣的做法就不失為對寬鬆的校園氛圍的良好塑造。

  四寬鬆的社會環境是重要保障

  現在社會所倡導的主流價值導向單一,都把成功定義得特別狹窄,並且只允許有“非成功即失敗”這樣的二元對立語境存在,整個社會風氣顯得特別浮躁。筆者認為社會應該更具包容性,價值導向也應該更趨多元化,應該為青少年營造更為自由寬鬆的大環境以保證其健康發展。我們應該提倡相互關愛和互相尊重,並追求人人平等。每個中學生的性格、成長環境都不一樣,他們以後也不一定非得走不是成功就是失敗這兩條路。社會應該鼓勵孩子個性的自由發展,鼓勵每個人都積極追求不一樣的夢想,併為他們提供實現夢想的環境和機會。

  參考文獻:

  [1]張華.對中學生青春期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年03期

  [2]賀蘭亭.淺談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矯治[J].成功教育2007年01期

  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論文範文二:淺議中學生心理承受力的培養對策

  摘要:近幾年來,青少年因為心理承受力脆弱所引發的社會問題頻頻發生,造成的種種悲劇令人扼腕。為此,我們更應該關注對他們心理承受力的培養。本文從家庭、學校、社會這幾個視角出發,對中學生心理承受力的培養途徑做出探討。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承受力家庭學校社會

  2013年5月12日,在河南周口市,一名讀高三的兒子僱凶殘忍殺害了家中父親和姐姐。其殺人動機竟是無法忍受家教管理嚴格。究其原因,高考的重壓、嚴格的家庭環境、童年成長經歷,眾多因素導致該少年人格分裂。這樣的慘案讓人震驚,造成悲劇的背後也值得我們去深思。對中學生心理承受力的培養很有必要。目前中學生心理承受力低主要表現在生活、學業、交往和情感等方面。而造成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家庭教育、學業壓力和校園環境。為此,筆者將從以下幾方面對青少年心理承受力的培養進行探討。

  一、優良的家庭教育是基礎環節

  一是父母要改變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不要將考試分數作為判定的唯一標準。不要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否定他們的所有。應當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比如孩子擅長學習、唱歌、跳舞、畫畫、體育運動等,對他們的愛好施以鼓勵,而不是打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許以後這將成為他她最擅長的領域。

  二是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父母要多向孩子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除了面對面,父母也可以通過信件、手機簡訊、網路通訊比如最常用的QQ等方式與孩子交心。用這些方式去關心子女的學業成績、興趣愛好、情感等問題,用最真誠的態度與他們進行最有效的溝通。

  三是進行耐挫教育。崔華芳在《挫折教育的55個細節》一書裡就有提到對孩子的挫折教育。首先是主動設定挫折,比如讓孩子吃苦、經歷生活的磨難;然後磨礪孩子的意志,教孩子樂觀對待挫折,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後是假設一系列場景,比如當孩子考砸的時候、遭人誤解的時候,親人去世的時候、父母離異的時候、受委屈的時候、被朋友拋棄的時候等等,教會孩子去積極面對,主動戰勝挫折。

  二、優質的學校教育是主要力量

  一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發揮積極作用

  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特別是思想品德政治、心理健康教育這類課程的老師,課內課外都應密切關注到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包括心理承受力的狀況。

  1.創設良好的班級氛圍。輕鬆良好的班級氛圍的建造,可以減少學習壓力,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全身心投入學習。比如班幹部、科代表等輪流換屆,組織晚會、辦板報、班級拔河比賽等等,做到班級管理工作全員參加、班級活動力求普遍參加,促使學生增強集體觀念和主體意識,有效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教師以自身的良好素質、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對中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學生會對這樣的老師產生信任感和崇拜感,心中有困惑時,也願意跟這樣的老師傾訴,向老師尋求幫助。

  3.多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優點。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應該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並予以鼓勵。學生受到鼓舞,便會增強自信心,心理承受力也會逐步增強。

  4.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對於自我比較封閉的學生,鼓勵他們多與他人接觸交往,開啟心扉。正常的人際交往,對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的增強也是很有幫助的。

  5.多向學生傳輸正能量。多向學生介紹勵志文章、經典書籍、電影等,多向他們講述正面人物的事例,多用正能量去感染他們。

  二學校通過多種渠道培養中學生心理承受力

  1.開展多門知識講座的宣傳。如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講座、怎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講座、學習心理學知識講座等, 使學生能夠更為全面地認識自己與他人。

  2.提供心理諮詢幫助。學校除了心理諮詢室提供面詢之外,學校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專門的心理諮詢電話、郵箱等,讓有難言之隱的學生有傾訴之處。提供心理諮詢幫助的老師應該為心理健康出現偏差的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疏導心理上的鬱結,引導學生回到健康的心理軌道。

  3.開展校園活動,設立綜合實踐課。比如我市某中學初中的綜合實踐課裡就設定了藝術選修、體育選修、課題研究等課程,藝術選修裡面包括文學欣賞、電影賞析、音樂鑑賞、書法學習等豐富的內容。這些課程的開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擴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其認識水平,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的心理承受力也能有效得到提高。

  4.營造輕鬆良好的校園氛圍。因為中考高考的來臨,校園氛圍總會顯得很緊張。這時如果校園內貼出一些幽默風趣又充滿創意的鼓勵標語,那麼既能博得學生一笑,寬鬆學生的心情,又能對他們產生正面的鼓勵效果,這樣的做法就不失為對寬鬆的校園氛圍的良好塑造。

  三、寬鬆的社會環境是重要保障

  現在社會所倡導的主流價值導向單一,都把成功定義得特別狹窄,並且只允許有“非成功即失敗”這樣的二元對立語境存在,整個社會風氣顯得特別浮躁。筆者認為社會應該更具包容性,價值導向也應該更趨多元化,應該為青少年營造更為自由寬鬆的大環境以保證其健康發展。我們應該提倡相互關愛和互相尊重,並追求人人平等。每個中學生的性格、成長環境都不一樣,他們以後也不一定非得走不是成功就是失敗這兩條路。社會應該鼓勵孩子個性的自由發展,鼓勵每個人都積極追求不一樣的夢想,併為他們提供實現夢想的環境和機會。

  參考文獻:

  [1] 崔華芳,挫折教育的55個細節[M],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年

  [2] 鬱偉芬、史新廣,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9年,第1期

  [3] 賈曉波,中小學生心理適應能力發展與培養途徑的研究[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1年 第3期

自卑心理論文
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論文
相關知識
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論文
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研究論文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論文
乒乓球課與大學生心理髮展效應研究論文
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