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有關幸福心理學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幸福心理學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其中一個重要領域,是一門研究幸福心理的學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基於幸福心理學的自我幸福感認知》

  摘要:本文從個人現實學習與生活中的心理感受出發,並結合幸福心理學課程相關知識,分別從學業壓力和生活矛盾等方面提出了本人對幸福的理解,並提出瞭如何解決生活中、學習上帶來的心理壓力的方法。

  關鍵詞:幸福、壓力、換位思考、理解

  正文:

  想當年,多少學子懷揣著對大學美好生活的期望,中學生涯,臥薪嚐膽,披荊斬棘,經歷了高考這場戰鬥的勝利後踏入了大學校園。然而,當時有多少人會想到大學生活並不是想象中那般——可以天天十點起床,可以夜夜玩玩電腦,隨時可以去球場上打球,隨處可以在校園林蔭小道上看到長髮飄飄的美麗少女。然而,真正的大學生活確實整天忙個不停,忙著上課,忙著寫作業,忙著抄報告,忙著做實驗,忙著準備考試„„大家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真正體驗著大學生活的同學們是否都能保持著那份對生活的積極與主動呢?不得不承認,答案是否定的。在大學生活的過程之中,不可避免地就會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問題一旦積累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就會產生嚴重後果。近年來,大學生群體的自殺,他殺事件不斷髮生。就如前段時間,海淀各大高校紛紛出現跳樓事件,交大也不幸中槍。又如復旦研究生投毒事件,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不可否認,其中有原因包括學業壓力,感情問題等等。當歸根結底,就是心理問題。因此,一個擁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時刻擁有一種對生活的幸福感,是相當重要的。

  2012年中秋、國慶雙節前期,中央電視臺推出了特別調查節目“幸福是什麼?”。央視走基層的記者們分赴各地採訪包括城市白領、鄉村農民、科研專家、企業工人在內的幾千名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幸福”成為媒體的熱門詞彙。“你幸福嗎?”,這個簡單的問句背後引發當代中國人對幸福的深入思考。

  一、學業壓力

  身為一名工科男,上完這門課之後,我感受很深,我現在真的覺得如何能更好的發現幸福感,放大幸福感對我的學習與生活極其重要。在我身邊,許多同學由於學業的繁重,都感到壓力山大。常常能聽到許多同學在抱怨“我要瘋了”“這段時間尼瑪要怎麼活啊”之類的話。還有,我發現一種極其不正確的心態,就是為了分數變得非常的功利。學上互相攀比是好的,但是卻出現同學請教卻故意裝作不知道的樣子,為了分數,同學之間“勾心鬥角”,為了保研,同學之間“你爭我奪”。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要麼是張口閉口思測分,要麼是一句“最近忙學習,沒空!”。我曾經和一位同學交流過,現在這麼忙是為了什麼。他的話讓我很震驚,他說不就是為了找個好工作,掙多點錢,娶個好老婆等等現實的問題。我認為,這個說法固然現實,但是人人都這樣想的話又何哪有幸福可言。就好比是,我們為了達到幸福的目的,卻帶來了不幸福的過程。奚愷元曾經說過:我們的最終目標不是財富最大化,而是人們的幸福最大化。就這個問題讓我聯想到了課上曾經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何為幸福的源泉。是金錢麼,是物質麼?我覺得幸福有時候確實需要物質基礎,但是並不是必須。就比如,前一陣子有一次上課的路上,我無意間看到了思源草坪旁的花朵。突然覺得這前幾天還光禿禿的一片,現在卻生機勃勃,拍了幾張照片,不禁感嘆大自然生命的活力,心中頓時有一張莫名的幸福感,感覺交大其實挺美的。我不禁想到,我曾有多少個匆匆忙忙的腳步,走過了明湖畔,卻不曾留意那些隨風飄舞的楊柳,走過了芳花園,卻不曾留意裡面的花草。走過了圖書館門口,卻不曾走進去靜靜地坐下,花半個小時來看看閒書。這一切的一切,其實就是我們給了自己太大的壓力,強迫自己太快的生活節奏。有時候真覺得,生活中並不缺乏美,只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幸福真的可以就是那麼簡單的一

  種欣賞,只要我們敢於慢下自己的腳步。刻苦努力是必須的,但是我們沒必要太過功利,太過急於求成。有時候,我們可以靜靜地坐下來,看看書,真正地去思考,找到自己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點,或者試圖去想一想現在的知識在以後的工作中可能會有哪些用處。這樣一來,我個人覺得是件挺有意思的事,能讓自己帶著興趣去學習,能夠從心底裡就認為是為了用而學,而不是為了考而學,弄得自己滿身壓力。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幸福了。我認為,這種幸福感反而能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生活矛盾

  大學生活裡,同學之間生活在同一個寢室,抬頭不見低頭見,難免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摩擦。在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問題。我們班有一個同學非常喜歡唱歌,幾乎到達忘我的境界。睡覺之前唱一首,睡醒後唱一首,上廁所前唱一首,洗澡時候唱一首。開始的時候舍友沒什麼意見,久而久之,影響了大家的休息,舍友們就開始有意見了,但是生活在同一寢室,平常又是好哥們,這事不好說。身為我們班班長,看到這樣的問題,一開始我也很難辦,我覺得,個人愛好的東西不好管。但是有想一想,這樣的問題拖下去,必然會產生大問題。我還是主動找了那位愛唱歌的同學,我向他說愛唱歌是好的,但是也要適可而止,影響了他人的作息就不好了。但是我換位思考了一下,有時候喜歡一件事,還真是停不下來,因此我建議他可以換到走廊裡唱歌,不一定要非在寢室,我還建議他參加院卡大賽,為班爭光。果然,這個矛盾就解決了,而且前段時間他還獲得了院卡亞軍。現在想想這個問題,還是有一些感悟的,舍友之間產生矛盾不要因為是好哥們就不說出來,憋久了就會破壞到關係,真正的好哥們是可以一起解決問題的。這樣一來既解決了大家的問題,又增加了彼此的幸福感。男女朋友間亦如此,有問題就要提出來,提出來才能解決。而且有時候換位思考也能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感覺,有時候一個工科男與一個文科女的思維方式真的不同,這就需要彼此的相互理解了。

  總之,上完了一學期幸福心理學這門課之後,引起了我對幸福的更多思考。有時候,幸福就是慢下腳步,有時候幸福就是相互理解。幸福不會自己找上門來,幸福是要我們自己去發現的,自己去創造的。

  參考文獻:

  1.幸福心理學課件

基於設計心理學的研究論文
兩性心理有關的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有關幸福心理學的論文
有關幸福心理學探析的論文
有關罪犯心理矯治論文
幸福心理學結課大學論文
關於幸福的幸福心理學論文
有關設計心理學的論文
有關刑法心理學論文
有關幸福哲理性句子
有關教育心理學論文
有關教育心理學的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