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生活教育淺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豐富了新課改的理論內涵,對今天的教育教學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探討》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現狀不容樂觀,許多小學生感覺學習語文知識比較困難、枯燥乏味。引導小學生走出語文知識的學習困境,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是一項時代教育課題。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育應該回歸生活,即開展生活化教育,這樣有益於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生活化

  當前,一些小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知識感覺毫無頭緒,有的小學生已經闡述了一種厭學心理。近幾年來,筆者一直在探究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水平的方法,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育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生活是小學語文知識的海洋,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知識,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也可以讓小學生在生活中學到有活力的語文知識而讓自己的情操得到良好的陶冶。

  一、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1聯絡學校生活,學習語文

  學校生活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平臺,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學校生活中發生的一些故事巧妙地運用在語文學習中來。比如,在學校裡,小學生的周圍會經常出現一批好人好事,此時,語文教師則可請一些當事人來到小學語文作文課堂中,然後認真組織班上小學生邊聽邊做好記錄,用自己的筆將這些事蹟形象地寫下來。

  2聯絡社會生活,學習語文

  社會生活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資源。如果我們能夠充分發揮出社會生活這種教育資源的重要作用,則可以大力提升小學語文教育的實踐與學習的機會,引導小學生在社會生活這個舞臺中自主學習語文知識,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為此,我們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材,佈置小學生一些比較貼近社會生活的課外作業,比如,環保調查活動、環境保護等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暑假與寒假語文作業實踐活動等。

  3聯絡家庭生活,學習語文

  家庭是小學生重要的學習與生活場所,也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課堂。父母是小學生的啟蒙導師,也是學習的引路人。通過父母的教誨與父母的言傳身教作用,小學生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語文知識。所以,語文教師可以善於抓住每一位小學生的家庭特徵,靈活地、精心設計出語文教學活動。比如,有的小學生父母是從事服裝銷售工作,則可讓小學生結合所學的語文知識設計出一個關於服裝銷售的小廣告。有的小學生家長是從事水果販運職業,則可安排小學生嘗試寫下水果介紹與特點的習作。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貼近生活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收錄的文章中的那些人與事,由於跟小學生之時空距離存在差距,所以小學生很難全面認識與掌握教材內容,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指導小學生留心生活,在生活中要有一顆善於觀察眼睛,通過觀察去認識與瞭解生活,從而深刻理解課文,提升自己的觀察力與理解力。小學語文教師要可以組織小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調查訪問,加深課文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豐碑》這篇課文時,筆者就在組織小學生在課外認真閱讀關於紅軍長征之圖書,也引導小學生以小記者之身份去採訪當地的老紅軍戰士。通過這些活動,小學生對紅軍長征的惡劣環境瞭解比較充分,從而深深地感受到當年紅軍戰士之那種崇高的品質。

  又如,在教授《小露珠》這篇文章中,筆者發現小露珠在小學生現實生活中比較熟悉,可是真正觀察與瞭解小露珠的小學生並不多。為此,筆者就在課堂上向小學生明確提出觀察小露珠的學習任務,且認真指導小學生觀察小露珠的技巧。小學生通過此次觀察學習任務,深深明白有了小露珠,植物才會發生變化。待小學生順利完成這次任務之後,筆者再引導小學生認真學習此篇課文,發現小學生這時學習就如魚得水了,很輕鬆地掌握了文章內容。

  2.讓小學生演一演,再現生活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收錄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通過語言文字記載著若干生活資訊,而小學生在學習這些文章時就是一個在腦海裡將語言文字還原為生活中某些客觀事物,進而獲得一些主觀感受。基於此,筆者就嘗試將課文改編與排練成“課本劇”,指導小學生在課堂上演一演,進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與感悟。比如,在傳授《歌唱二小放牛郎》這個文章時,筆者就先運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向小學生播放王二小把敵人領入八路軍預設的埋伏圈而被敵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場面。接著,筆者就組織小學生模擬這個畫面,進行導演,班上小學生各司其職,表演很出色,其中,一個小學生飾演王二小這個角色非常成功,從而加深了對此文章的理解,也深刻領悟到王二小之英雄氣概,自身情感得到很好的陶冶。

  3.引導小學生體驗與感悟生活

  要深刻理解與認知課文的真諦,教師應該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小學生結合課文去體驗生活,去感悟生活,加深對文章與生活的感受。比如,在講解《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課文時,筆者就要求小學生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運用多媒體在課堂上向小學生展示如下畫面:和風習習,數名學生在美麗的公園裡興致勃勃地遊湖,公園環境綠樹成蔭,如詩如畫;然後筆者播放一首耳熟能詳的《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旋律;最後,筆者指導小學生邊表演邊齊聲歡唱。此時,小學生所體驗到的不只是純粹的黑白文字了,而是富有生命活力之日常的生活世界。運用這種教學方法讓小學生加深了課文理解,同時激發出了小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結語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是到處處充滿小學語文教育素材,也可以時時處處要用到語文知識。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立足教學課堂,使得自己的課堂教學不斷貼近生活,並積極鼓勵小學生運用活的標準來判斷與解釋語文知識的底蘊,運用生活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去詮釋語文材料、去感悟語文知識的真諦。筆者在小學語文教育實踐中,深深體會到,將小學語文教學不斷生活化可以激發出小學生樂於學習語文知識的激情,讓小學生學會做生活的強者、語文知識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陳娟.優化教學手段煥發課堂活力[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陳曉春.淺議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J].新課程教研版

  [3]劉永芳.小學語文課堂練習之我見[J].教育實踐與研究A

  [4]王業錦.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延伸[J].語文學刊

  [5]廖維芬.淺析“生活”與小學語文教學的關係[J].文理導航下旬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論文
小學生家庭教育試論論文
相關知識
小學生生活教育淺析論文
中學生禮儀教育淺析論文
小學生挫折教育淺議論文
小學生養成教育淺談論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淺述論文
大學生素質教育淺述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析論文
中小學美術教育淺析論文
中小學教育淺析論文